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苏省干线航道网”。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
发布日期: 2010-02-03
访问次数:
目 录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1
(一)基本情况.............................................................1
(二)总体评价.............................................................2
(三)必要性和紧迫性.......................................................4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7
(一)指导思想.............................................................7
(二)规划原则.............................................................7
三、布局规划.................................................................8
(一)功能定位.............................................................8
(二)规划目标............................................................10
(三)规划标准............................................................11
(四)布局方案............................................................12
四、实施安排及效果展望......................................................13
(一)分期实施安排........................................................13
(二)投资及土地占用规模..................................................13
(三)实施效果展望........................................................14
五、政策措施................................................................14
附 表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布局规划方案表
附图一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布局规划方案图
附图二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近期建设重点示意图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水网密布,河流众多,水运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具备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条件,是我国内河
航运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1958年~1961年,实施了苏北运河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形成了十座梯级船闸;1982年~1988年,对苏北运河进行了续建整治,建成了404公里二、三级航道和八座复线船闸,形成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通道;“八五”、“九五”期间,对苏南运河208公里航道进行了系统整治,基本达到了四级航道标准,成为我国内河航道建设的样板;淮河干线初步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建成,为“两淮”煤炭、矿建材料运输提供了便捷的对外运输通道;1999年开始实施京杭运河船闸扩容工程,长湖申线、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芜申线、申张线等干线航道也已开始建设。内河航道建设显着改善了通航条件,提高了通过能力,初步缓解
了我省内河运输紧张的状况。
2003年,江苏省拥有内河航道24793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18.4%,居全国第一位,七级以上等级航道7546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1781公里,占全省内河航道里程的7.2%,占全国四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里程的11.8%;共有内河运输船舶5.36万艘,847万净载重吨,内河货运运力占全国的28%,处于全国第一位,货运船舶平均吨位158吨/艘;完成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4亿吨和811.1亿吨公里,分别占全省综合运输量的38.0%和44.0%,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48%和33%。
(二)总体评价
江苏省内河航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
分,内河航运的地位十分突出。
1.内河航运已成为推进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促进了沿江河产业带的形成。
江苏省经济发展原材料和产成品“两头在外”,能源缺乏、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大批适合于水运的煤炭、建筑材料及原材料等大宗物资需跨区域运输。2003年,内河煤炭运量达7000万吨,占全省煤炭调入量的1/2,是我省能源运输的生命线;内河矿建材料运量达1.9亿吨,约占建设所需矿建材料的80%,是我省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京杭运河、长湖申线、苏申外港线等跨省市航道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外贸物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内河航运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孕育了灿烂的运河文化,还形成了沿河城镇和产业带,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沿河经济和内河航运已进入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运河效应”全面显现。内河航运已成为推进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优势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2.内河航运已成为江苏省以及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对内河航运的依存度较大,在公路、铁路等其它运输方式迅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在水路运输中的地位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2003年江苏省内河运输量占全省综合运输量的1/3强,货物周转量则占近1/2;其中过境运量44007吨,交流量1.4亿吨,占内河货运总量的42%,内河航运在江苏省与周边省市的物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寸土寸金”的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河运输以其特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和竞争力有效沟通资源地和消耗地,分流了货运量,降低了综合运输成本,极大地缓解了陆路运输压力,同时为港口提供了便捷的集疏运条件,完善了综合运
输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内河航运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内河航运具有占地少、能耗低、运能大、运输更环保的优势,是综合运输中最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运输方式,也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治航道,增强了行洪排涝能力、提高了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大大改善了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航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协调发展的要求。
目前,内河航道建设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投入严重不足,与内河航运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的反差。“九五”期和“十五”前三年,江苏省完成内河航道基本建设投资分别为26亿元和18亿元,分别占公路水路总投资的3.6%和2.5%,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内河航道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
影响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
5.航道基础设施落后,等级普遍较低,通过能力严重不足,堵档碍航现象时有发生。
江苏内河航道等级结构性矛盾突出,能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仅占7.2%,目前,除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苏申外港线等航道能组织500吨级以上船舶运输外,大多只能开展100吨级船舶运输,高等级航道少且沟通度差,导致全省内河航运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较低,较为严重的堵档碍航现象时有发生,2003年仅京杭运河江苏段累计堵航达50次、800小时,最长一次达15天,不仅危及航行安全,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反应强烈,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6.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缺乏统筹考虑。
由于部门之间在开发目标上的差异,导致在实际开发中水资源综合利用不充分,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联合治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
(三)必要性和紧迫性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进一步发挥内河航运的优势,为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1.实现“两个率先”,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为重点物资运输和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现“两个率先”,是江苏省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全省经济总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能源和矿建材料运输需求将大幅增长。内河航运是江苏省煤炭、矿建材料等物资的主要运输方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计2010年、2020年全省内河煤炭运量将分别达到9000万吨和1亿吨,矿建材料运量将分别达到2.4亿吨和2.9亿吨,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为能源供应和城市化建设
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
2.建设和谐社会,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必须逐步改变“南强北弱”的局面,苏南地区要率先发展?着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苏中地区要利用沿江开发契机,快速崛起,尽快融入苏南经济板块;苏北地区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环境,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积极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这都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强化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相互之间,以及与上海、浙江等周边省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快沿江、沿运河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构筑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改变内河航运发展的落后局面。
构筑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形成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内河航运在江苏省综合运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航运基础设施最为薄弱,优势和潜力没有充分发挥。预计2010年、2020年江苏省内河货运量将分别达到5.3亿吨和6.4亿吨,在全社会中承担的份额将继续巩固并适当提高,运输压力很大,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同时促进内河港口发展集约化、运输船舶标准化和大型化进程,逐步实现内河航运现代化,与其它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衔接,促进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
4、形成长江三角洲通畅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
心,适应区域内主要港口的集疏运要求。
2004年1月,黄菊副总理明确作出了要大力发展航运事业的指示。加快形成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和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内主要港口提供便捷的集疏运通道,是沿海港口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形成内河航运与沿海港口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江苏省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将继续攀升,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2020年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量将分别达到50万TEU和150万TEU,迫切要求干线航道网提供强大的集疏运能力。目前,在交通部关于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的指导下,上海市和浙江省已编制完成了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共同促进长江三角
洲地区形成通畅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
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紧张、能源匮乏、环境压力日趋增大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切要求开发利用好丰富的水运资源,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发挥内河航运能耗低、污染小、节约土地、改善生态、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出发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展内河航运,构筑以干线航道网为核心的高等级航道体系,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并逐步实现现代化,为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支撑。
(二)规划原则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服从全国内河航运发展的总体部署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并遵循以
下原则:
1.战略性原则
将内河航运作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统筹规划布局干线航道网,合理开发水运资源,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实现跨区域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共享,促进江苏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产
业经济带发展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
2.协调性原则
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协调。干线航道网规划布局要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提供矿建材料运输;进一步加强内河航运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在水利部门治理主干河道、扩大泄洪和灌溉能力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团结治水,形成标准统一的高等级航道网,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
3.通畅性原则
提高干线航道网的覆盖密度,延伸高等级航道的服务范围,与区域内主要港口相联接。尽量考虑与主要工矿基地、经济中心城市(主要是地级市)之间的连接和沟通,通过干线航道连接资源产出地和消耗地,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区域内主要港口依托内河航道的集疏运要求,适应港口吞吐量增长的需要。
4.合理性原则
充分考虑河道的自然条件,正确处理运输发展需要和航运开发可能的关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
重效益、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布局规划
(一)功能定位
干线航道网在江苏省内河航运体系中起着核心和骨干作用提供运转高效、安全可靠的航运服务的重要前提,是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沿江河产业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1.有效促进矿产资源与国土开发和沿江河产业带的发展。
内河航道建设不仅提高了通过能力,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更是促进矿产资源与国土开发、沿江河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江苏省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基础好,今后生产力布局将划分为沿江和淮海两大区域,建立五大产业经济带,沿江河产业带将进一步发展壮大,生产力布局将更趋合理,同时矿产资源与国土开发对运输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服务质量将提出更高要求,内河航运尤其是干线航道网将在能源、原材料、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促进矿产资源与国土开发和沿江洞
产业带的发展。
2.沟通地级以上城市、重要工矿基地和主要港口,拓展内河航运的服务范围和空间。
江苏省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切实整合水运资源,不断拓展和延伸服务范围,减少中转环节,提供高效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内河航运开展长距离、高标准、成网直达运输,充分发挥优势的前提。江苏省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运输提供经济交流和辐射条件,主要港口的规划建设以及吞吐量的不断增长,需要内河航道提供便捷的集疏运条件,促进港口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干线航道网将沟通地级以上城市、重要工矿基地和主要港口,拓展内河航运的服务范围和空间。
3.主要为跨省市、涉及国计民生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服务。
江苏省原材料、产成品“两头在外”,与外省市运输交流量大,京杭运河、长湖申线、芜申线、苏申内港线、苏中外港线等跨省市航道,是建立与外省市之间畅通的运输通道,满足原材料供应、产成品输出,保障经济发展的水运资源。因此,干线航道网将主要承担跨省市、涉及国计民生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包括煤炭、原油、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和矿建材料等。
4.提供集装箱快速运输通道,适应运输市场发展需求。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外贸量较高的区域,以三资企业为基础、以开发区建设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以上海为中心,太仓、宁波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增长,迫切需要内河航道提供便捷的集疏运通道,缓解陆路运输压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也是内河航运上台阶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代表内河航运的发展方向。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干线航道网将提供集装箱快速运输通道,适应运输市场发展需求。
(二)规划目标
江苏省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并要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干线航道网的规划目标是:
2010年前,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基本建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基本消除堵档碍航现象,内河航运的优势和规模效益得以体现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到2020年,基本形成标准统一、网络畅通、运转高效的干线航道网,为实现船舶标准化、拓展港口功能提供基础支撑,促进内河航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并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
优质的运输服务。
(三)规划标准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航道规划标准主要为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及以上航道,少数航道规划标准为可
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航道。
三级航道尺度的最低标准为水深3.2米,底宽45米;四级航道尺度的最低标准为水深2.5米,底宽
40米。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航道(长江干线除外)跨河桥梁及建筑物通航净高标准为7米。
(四)布局方案
以长江干线、京杭运河为核心,三级及以上航道为主体、四级航道为补充,形成“两纵四横”约3500公
里高等级航道组成的干线航道网。
两纵:
--京杭运河:主干691.2公里,其中二级474.5公里,三级216.7公里
(次干231.9公里,其中三级216.7公里,四级15.2公里,包括芒稻河、丹金溧漕河、德胜河、锡
澄运河、锡溧漕河、乍嘉苏线)
--连申线:主干558.1公里,三级
(次干472.9公里,其中三级255.7公里,四级217.2公里,包括盐宝线、盐邵线、刘大线、兴东
线、泰东线、锡十一圩线、杨林塘)
四横:
--淮河出海航道:主干278公里,三级
(次干95公里,三级,包括盐河)
--通扬线:主干299公里,三级
(次干78公里,四级,包括姜十线)
--长江干线:一级365公里
--芜申线:主干254.7公里,三级
(次干207.7公里,其中三级114.7公里,四级93公里,包括秦淮河、苏申内港线、苏中外港线、长湖申线)
干线航道网规划航道里程3455公里(扣除重复里程),约占江苏省内河航道总里程的14%,占江苏省现状等级航道里程的46%。其中规划三级及以上航道3052公里,四级航道403公里,分别占干线航道网规
划航道里程的88%和12%。
四、实施安排及效果展望
(一)分期实施安排
2010年前,集中力量重点建设集装箱运输通道和运输需求旺盛的干线航道,逐步消除堵档碍航现象,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航道体系。重点建设京杭运河、连申线苏南段(申张线)部分航段以及苏北段的部分船闸、芜申线的宜兴溧阳段、锡溧漕河、丹金溧漕河、苏申外港线、杨林塘、锡
澄运河、长湖申线、苏申内港线等航道。
2011年开始,围绕实现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目标干线航道建设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线航道网。
(二)投资及土地占用规模
初步匡算,实现该规划方案投资总规模约540亿元,其中航道工程投资285亿元、船闸工程投资95亿元、桥梁工程投资160亿元;共需占用土地24万亩,其中耕地10万亩。2010年前需投资约130亿元,占
用土地6万亩,其中耕地3万亩。
(三)实施效果展望
1.规划实施后,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内河航运成本,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益,全面提升内河航运的竞争力。到2010年,航道综合通过能力可提高40%以上,船舶航行速度将由目前的4~6公里/小时提高到8~10公里/小时。经测算,规划目标实施后,每年可节约运费约25亿元,基本消除船舶堵档碍航现象,干线航道网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占全省内河周转量的70%以上。
2.干线航道网规划目标的实现将为内河航运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并将促进内河航运实现跨越式
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
3.全面实现规划目标可为江苏省经济社会提供高效、可靠、有竞争力的内河航运服务,规划的干线航道网基本覆盖了省内所有地级城市和80%以上的县级市,且沟通了重点港口、资源产出地和消耗地,将为
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政策措施
1.资金筹措
干线航道网规划目标宏大,实施任务艰巨,筹措建设资金是保证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实现的关键,也关系内河航运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内河航道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干线航道网建设资金筹措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内河航道建设的支持力度。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是全国内河航运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在国家宏观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应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内河航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政府的资金投入。争取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经初步估算,可提供约160亿元建设资金,约占江苏省干线航道网总投资的30%。其中,2010年前拟安排39亿元,每年投资6.5亿元;2011~2020年投资120亿元,每年投资12亿元。
--建立省级航道建设专项基金。
为使我省干线航道建设有长期、稳定的资金保证,需建立江苏省内河航道建设专项基金,对于实施干线航道网规划乃至于今后更长远的内河航道建设十分关键。同时,这也是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江苏省航道建设专项基金拟按占干线航道网总投资的40%考虑,建议由省政府财政安排(因为每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养护企业上交的税收达20多亿元)。经初步估算,可为干线航道网建设提供资金220亿元。其中2010年前拟安排55亿元,每年投资9亿元;2011~2020年投资165亿元,每年
投资16.5亿元。
--统筹使用交通建设资金。
统筹考虑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资金使用,并适当向水路倾斜,确保公路水路协调发展。此建设资金按占干线航道网总投资的20%考虑,可为干线航道网建设提供资金108亿元。其中2010年前拟安排26亿元,每年投资4.5亿元;2011~2020年投资82亿元,每年投资8.2亿元。
--充分调动并发挥市县地方政府及水利、城建等部门联合建设内河航道的积极性。
内河航道建设促进了市县交通运输的发展,改善了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行洪排涝能力,提高了防洪标准,因此市县政府及水利、城建等部门给予干线航道建设一定的支持是必要的,投资拟按占干线航道网总投资10%考虑,可筹资约52亿元。其中2010年前拟安排10亿元,每年投资1.7亿元;2011~2020年投资42亿元,每年投资4.2亿元。
--建议省国有交通控股公司参与投资建设。
2.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
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针,逐步完善相关的协调机制,联合治水,对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水利和铁路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3.强化行业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挖掘现有航道的潜力,适应运输发展需求; 同时,依法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保证航运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内河航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附表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布局规划方案表
航道名称
航段及通航起迄点
里程(km)
规划 等级
两 纵
1.京杭运河
691.2
苏北:湖西航道~苏北运河~中运河
474.5
二级
一、京杭运河
苏南:谏壁~鸭子坝
216.7
三级
(含芒稻河、丹金溧
2.芒稻河:江都邵伯~三江营
36.8
三级
漕河、德胜河、锡澄运河、锡溧漕河、3.丹金溧漕河:丹阳七里桥~溧阳
66.5
三级
乍嘉苏线)
4.德胜河:魏村江口~连江桥
21.4
三级
5.锡澄运河:黄田港~无锡皋桥
37.O
三级
6.锡溧漕河:宜城~洛社
55.0
三级
7.乍嘉苏线:平望~王江泾
15.2
四级
1.连申线
558.1
三级
苏北段:盐河(含新墟运河)~灌河~通榆河~射阳河~通榆河~通扬运河~如泰运河~焦港河
426.5
三级
二、连申线
苏南段:申张线~苏中内港线
131.6
三级
(含盐宝线、盐邵线、2.盐宝线:宝应运河口~盐城龙岗
73.5
四级
刘大线、兴东线、泰东线、锡十一圩线、3.盐邵线:邵伯运河口~盐城
131.5
三级
杨林塘)
4.刘大线:串场河刘庄~王港闸
39.1
四级
5.兴东线:兴化轮船站~丁溪
42.5
四级
6.泰东线:泰州港(高港港区)~东台
83.4
三级
7.锡十一圩线:亮坝桥口~长江
62.1
四级
8.杨林塘:申张线巴城~杨林口
40.8
三级
四 横
一、淮河出海航道
(含盐河)
1.淮河出海航道:洪泽湖南线~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灌河
278.0
三级
2.盐河:杨庄~武障河闸
95.O
三级
二、通扬线
(含姜十线)
1.通扬线:高东线~建口线~通扬运河~通吕运河
299.0
三级
2.姜十线:新通扬运河口~十圩港口
78.0
四级
三、长江干线
江苏段
365.0
一级
四、芜申线
(含秦淮河、苏申内
港线、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
1.芜申线:芜太运河~太湖航线~太浦河
254.7
三级
2.秦淮河:入江口~杨家湾闸
93.0
四级
3.苏申内港线:瓜泾口~三江口
63.3
三级
4.苏中外港线:宝带桥~周庄
29.7
三级
5.长湖申线:南浔~平望
21.7
三级
附图一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布局规划图
附图二 江苏省干线航道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图
常州市航道网规划二○○八年二月水运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对于常州这样一个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位于我国沿江沿海经济带、苏锡常都市圈三个中......
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的决定(2010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江苏省第十......
九江“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规划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盘点“十一五”我市干线公路建设成就,共投资15.87亿元,改造(改善)干线公路418公里。大机线、316国道、双黄线、柯垅线......
浅谈江苏省内河航道“弃臵船”江苏省交通厅苏北航务管理处 陈柱98年发表于水运工程目前,江苏内河航道“弃臵船”问题十分严重,且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严重威协着江苏内河航道的安......
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本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充分发挥测绘的基础性作用,定期更新航道基础数据,及时了解船闸主体的安全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