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进 找差距 求发展3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先进找差距”。
比学赶超
争先进位 奋发有为推进“五个衢江”建设
——“三上苏北”再回顾、再学习心得体会
龙年伊始,我区开展了“广泛学先进、提升执行力、加强纪律性、事业向前进”的主题教育,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追赶跨越,推进“五个衢江”建设。这次,我们选择了宿豫、沭阳两地,通过查资料、学习两地工作报告等方式进行剖析,这是对“三上苏北”的再一个延续,再一次学习,再一轮对比。我们不仅看到了两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外在现象,更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了两地迅速崛起的内在动因,获得了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学先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宿豫、沭阳两地经验,关键在于取其真经。首先要看现象,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两地快速崛起,主要表现在三组数字上:一是在项目投资方面。2011年宿豫、沭阳两地的固定资产投入分别达到了108.2亿元和198.9亿元,分别增长27%和24.8%。二是在工业化方面。2011年,沭阳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0家,达到589家,在全市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达到33.9%。宿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400家。三是在城市化方面。沭阳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41万,三年时间改造一个老城,建设了一座新城,崛起了一座工业城。宿豫区2011年新开工建设“三靠近”农民集中居住区26个,扩建16个,新建住房1万多套。分析他们快速崛起的原因,感觉最本质的有三点:
(一)求发展定位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将解放思想体现在了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办法、举措上,无论是项目招引、工业园区、城市建设都站在高起点、推出大手笔、谋求大发展,始终坚持高目标定位。宿豫提出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高于省市目标要求、高于苏北兄弟县区的目标,力争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十二五”总体要求。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同比增长25%,全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2亿元,同比增长27.1%。沭阳的发展目标定位是“在全市三分总量有其一,跻身苏北前三强”,并提出“发展速度务必领先苏北,发展质态务必优于苏北,发展动力务必大于苏北,发展活力务必强于苏北”的“四个务必”。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410亿元、3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8%、42%。
(二)促发展干劲足。全县(区)上下都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丝毫不动摇,下达发展指标不降低,加大推进力度不含糊,目标定位上,向好的看,向高的攀;重点工作推进上,做到看准就干,干有结果。宿豫深入贯彻“六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十大工程”,大力实施城市发展“四大战略”,明确了在“现代化新城规划建设、现有企业全面升级推动上市、招引特大项目推动新型工业化、现代高效外向农业建设、文化服务业发展、加强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六个方面谋求突破的主攻方向,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建设富强宿豫、生态宿豫、宜居宿豫、和谐宿豫。沭阳始终突出导向的“指挥棒”作用,让各级干部在带领群众致富、引领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明确“争一”目标定位,牢固树立“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失败”的工作理念,引导广大干群始终保持“自加压力、勇争第一”的“亮剑”精神。
(三)保发展工作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感悟最深的就是他们以“把事办成、做好”为目标,坚持全面创新、务实推进,探索和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宿豫坚持抢抓机遇。在发展过程中,他们抓住了前两年产业大转移和房地产大开发的机遇,通过多种措施,做大工业经济,集聚人气、商气。严格执行“项目工作法”和“大督查机制”,对各项工作明确责任要求,排出时间节点,建立健全现场公示、一线会办、重点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形成了紧张快干的工作局面。沭阳坚持“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全力实施项目推进、全员招商、全民创业三大重点工作,以重点突破推进全面发展、跨越发展。坚持真抓实干,对干部考核动真格,抓工作落实重实效,强化工作推进督查,建立倒逼机制,推行“工作成果倒逼法”,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形成了浓厚的抓落实氛围。
二、找差距。
2011年,我区实现生产总值99.3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总量突破4.47亿元,增量突破1亿元;全年新引进项目396个,实际到位资金32.45亿元,其中亿元项目35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31.89 %;农民人均纯收入9225元,增长16.6%;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综合考核争先进位,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差距,坚持跳出衢江看衢江。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态势、苏北地区惊人的发展实绩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迫使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内省的精神正视差距,反思不足。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发现在发展上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差距。一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总量、速度、质量、后劲上的差距,从总量看,沭阳和宿豫的GDP分别是410亿元、195亿元,分别是我区的4.1倍和2倍。从速度看,两地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2011年GDP增幅分别达30.38%、25%,分别高于我区18.38和13个百分点。从质量看,两地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57.18亿元、13.31亿元,分别是我区的12.1倍和7.9倍,增幅分别达到58.6%和37.78%。宿豫区2011年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9个,其中15亿元以上企业就有4家,而我区虽然引进亿元项目也达到了35个,但10亿元以上项目一个没有。从后劲看,两地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98.9亿、108.2亿,增长24.8%、27%。而我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仅为58.26亿元。二是城乡建设上的差距。2011年,沭阳县城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拓展到83平方公里,集中居住人口56万人,城区规划建设12层以上楼房720栋,建成和在建467栋,其中百米高楼目前已规划建设50栋,其中建成或在建35栋,进入了高层和小高层时代。宿豫张家港大道北延段等城市道路和运河一号桥建成通车,京东信息科技园、六盘山路商业步行街等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加上盛世家园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完成,使得城市建设内涵更加丰富。乡镇新增单体2000平方米以上超市3.6万平方米、居住小区29.9万平方米,城镇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形象不断提升。新开工建设“三靠近”农民集中居住区26个,扩建16个,新建住房1万多套,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而我区实施的滨江新城建成区面积才5.58平方公里,“百幢高楼工程”在建26幢,建成才11幢,靓丽城市才初具雏形,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尚未成型,与两地相比差距明显。三是机制创新上的差距。沭阳坚持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形成“1+6+X”的重点工作指挥组织体系,实行一线工作法、重点工作会办制、点评制、交办制、通报制,推行无借口工作法、细节工作法、立即就办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提高了干部抓落实的主动性。宿豫着力在管理创新和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考核激励制度,把工作实绩与干部任免、经济利益相挂钩,以实绩论英雄,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改革维稳信访机制和教育、卫生事业机制,以创新提效率、以跟踪督查促落实、以奖惩分明强动力,形成合力、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而我区机制仍然存在创新不够、活力不足、执行不严的情况。四是项目建设上的差距。沭阳高举“工业强县”大旗,把投资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拉动力,把“全方位、全领域、全激活”作为加快发展的基本方略,集中全县政治、经济、人才、信息、社会等各类资源突破工业发展。2011年实现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8.9亿元,同比增长24.8%;
二、三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29.1%。宿豫坚持 “做强二产实力、做大三产规模、做响一产品牌”的要求,千方百计应对挑战,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2011年全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2亿元,5 同比增长27%;经济开发区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5家、总数达到20家,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9个,引进亿元以上合同工业项目33个,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而我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仅58.26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23个,规模块头比他们小得多。五是要素保障上的差距。沭阳坚持全面做好土地盘活利用文章,深入开展闲臵土地清理盘活工作。集中力量推进征迁工作,加快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的征地、供地进度加快已征地块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及早征迁一批、推出一批、储备一批熟地。同时,鼓励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建多层厂房、利用空闲地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宿豫研究加快低效利用国有建设用地的二次开发的政策措施,加大闲臵土地处臵力度,引导投资强度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开展资产重组和产业合作。认真执行用地“双控”指标和用地标准,推进“亩产论英雄”用地评价考核机制,开展开发区集约用地评价,完善激励与约束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而我区存在闲臵土地过多,收回力度不够、土地使用率低、“项目等土地”的状况,与两地在土地要素保障上差距还是很大。
三、求发展
应该说,这些是差距的表象,透过表象看实质,深究我们与宿豫、沭阳真正的差距,想要在现有环境要素下率先突围、率先突破、率先突进,破除桎梏,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创先争优比拼中展现“衢江速度”,我们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 6 下工夫: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高定位。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坚定追赶跨越信心。宿豫、沭阳超常规发展的实现,来源于他们解放思想出实招,招商引资动真格,奋发有为求实效,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工作的大落实,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宿豫和沭阳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不求变通,不善变通,不敢变通,制度就会僵化,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激活,思想不统一,认识不统一,行动不统一,发展的提质扩量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我区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与苏北两地的差距,在肯定成绩中坚定信心,统一“吐故纳新破僵化,兴利除弊求奋进”的思想,统一“一起皆有可能,一切立足干成,一切在于较真”的认识,统一全区上下同频共振,群策群力的行动,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紧迫感,以“大爱衢江”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持续突破,坚持解放思想,自觉行动,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拉高标杆定位,加快追赶跨越步伐。同样是拉高标杆,苏北两地的进步使我们相形见绌。分析了苏北两地政府提出的任务目标,我们惊叹佩服,标杆真高,任务真重。我们是站着摘桃子,人家是跳起来摘桃子,摘到的自然是更高、更大、更圆的果实。这样的事实在迫切的敦促我们“思想再解放,眼光再放远,胆子再放大”,立足我区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我区内在潜力,高点定位总目标,并层层传递,层层细化,将总目标分解到各条战线,如2月份,重点就是“加强纪律性、提升政府执行力”,把各乡镇(办事处)的指标和 7 部门重点工作进行分解下达,晒在媒体上,同时让部门和乡镇一把手在媒体上公开承诺,并延伸到各级各部门,绘制出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发展蓝图。
(二)进一步强化投入,项目拉动提增长。标杆再高,决心再大,没有项目就是空中楼阁。宿豫、沐阳始终把投资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拉动力。我们更应该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按照省、市提出的“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和“以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为支撑”的工作要求,力求“三大突破”:一是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工作的牛鼻子,继续实行分产业和定性定量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努力营造招商引资有功、招商引资光荣、招商引资有奖的浓厚氛围,全年力争引进亿元项目20个以上,到位资金30亿元。二是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推行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重点建设项目“互看互学互比”、重点建设项目“挂牌招才”、重点建设项目“百日攻坚”、重大项目谋划等活动机制,对重大项目做到手续优先审批、用地优先安排、产业优先扶持、用工优先保障,确保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以上。三是在平台建设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土地活、全局活”的理念,利用我区低丘缓坡十分丰富的优势,抢抓全市列入国家首批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区获得的3平方公里指标,重点要做好开发区东扩10平方公里产业布局规划,完成开发区东扩一期基础设施配套,启动东 8 扩二期征地和主要路网建设,推进廿里、上方、大洲工业功能区建设,确保供应熟地1000亩以上,切实增强平台承载力。同时,要强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积极争取复垦指标,全年完成立项实施2772亩、新增储备2000亩的目标任务。
(三)进一步加快转型,优化结构促升级。2011年,沐阳农业稳步推进,工业经济提档再升级,服务业加速发展;宿豫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经济也快速推进,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在这个产业发展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始终把优化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抢抓“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机遇,加快山区经济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富裕生态屏障。一是加快工业持续扩量提质。要坚持培育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抓,推进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以上。要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壮大”、“低产低效提质”和“中小企业培育”三大工程,完善落实帮扶企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实体经济投入,引导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形成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0家、亿元企业5家以上。二是推进现代农业更快发展。要加强农业“两区一化”建设,进一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全年新流转耕地1.5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基地1000亩以上。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一核三带八村”为重点,推进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农民饮水安全和农村电气化等工程,推 9 动下山异地脱贫,引导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集聚,着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要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和“富民壮村强乡镇”工程,推进特扶和移民后扶项目建设,把旅游业作为山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支柱产业来抓,加快建设一批机械化来料加工基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三是加快服务业壮大提升。要出台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发展金融业,繁荣发展房地产业,不断深化“商贸兴区”战略。特别要抢抓“大衢州”建设的机遇,强化“市区一家、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意识,按照“东扩、西联、南接、北跨”的战略思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强化城市功能配套,深入实施“百幢高楼计划”,启动34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市区快速通道、区人民医院异地扩建、城市综合体项目、城东污水处理厂、衢州国际学校、汽车东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城区项目投资21亿元以上,加快城区从框架型向功能型转变。
(四)进一步创新服务,提高效能抓执行。宿豫严格执行“项目工作法”和“大督查机制”,对各项工作明确责任要求,排出时间节点,建立健全现场公示、一线会办、重点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形成了紧张快干的工作局面。沐阳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深入实施“155”、“311”等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苏北两地的发展都和政府职能的提升脱不开关系,都和执行力的加强密切相关。我们要以“务实、高效、公正、廉 10 洁”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努力优化政务环境,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加强对接协作。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完善市区管理体制、简政放权提效”的机遇,主动沟通、强化对接,着力在完善市区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在执行的体制机制上创新求突破。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理念,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切实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权限上分、力量上合,不断增强工作合力。着力在重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上求突破、见成效。二是强化执行力。扎实开展“三治三比”活动,继续深化“一线工作法”、重点工作大督查、限时办结、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示范观摩、项目工作“白皮书”和挂图作战等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使之成为破解重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的有力抓手。同时,通过领导牵头带着干,考核激发压着干,目标拉高逼着干结合起来抓队伍突破,进一步严格奖惩制度,强化责任追究,重点加强对执行不力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问责,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三是深化工作载体。要把省市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作为建设满意政府的重要载体,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整合工作力量,由区、乡两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到各行政村和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切实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两深入”,所有行政村和困难企业“两覆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双服务”,着力解决基层、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破解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与宿豫和沭阳的对比学习,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 11 野,看到了衢江发展的差距所在,切实增强了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坚定清醒有作为。当前,衢江区正处于加快发展、后发崛起的大好时期,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标杆,持续突破、创先争优,必能为加快建设“五个衢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先进、找差距、促赶超”心得体会自6月6日以来,濮阳市上下开展“学先进、找差距、促赶超”集中学习活动,通过这几天的集中学习并和观看相关材料,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差距,作......
学先进 找差距玉田特教王淑香我全程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被那些最美的乡村教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为了自己从事的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业他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我折服于他......
学先进 找差距 抓机遇 求发展2009年,蛇窝泊镇中心完小迎着栖霞市教体局作风整顿的东风,以校园文化建设和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为契机,抓管理、提素质、重过程、求落实,学校各方......
学先进、找差距、搞对标、促发展”心得体会今些天,我校组织了学先进、找差距、搞对标、促发展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我认真学习文件内容,深刻领会搞好理论学习,强化自我教育。加强理......
学先进 找差距 三项工作齐努力毛万春在会上作《学先进、找差距,三项工作齐努力》的讲话中指出,我市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的力度不够大。二是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