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塑料成形工艺模具设计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31: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塑料成形工艺模具设计”。

1、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与加工工艺?(1)热力学性能:1)玻璃态:塑料变形程度少,处于刚性状态,型变过程可逆;2)高弹态:变形量大,处于柔软而有弹性的状态,可逆;3)粘流态:聚合物为粘性流动的液体状态,不可逆过程。

2、塑料制件的特点?1)塑料密度少、质量轻;2)塑料拉伸比强度高;3)塑料绝缘性能好;4)塑料化学性能稳定,良好的耐腐蚀能力;5)塑料的减震、隔音等性能较好;

3、我国塑料模发展特点?“快、精、多、高”:(1)所谓“快”,就是市场对产品的更新周期要求越来越短,相应要求制模周期快,因而各种快速加工手段大量出现并得到推广。(2)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迅猛发展,因而对模具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即模具“精”。(3)品种、规格“多”。(4)效益“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追求,很多模具厂商都十分重视模具的生产效率。

4、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1)温度:包括料筒温度、喷嘴温度、模具温度(2)压力:包括塑化压力、注射压力(3)时间:成型周期内各成型过程的时间

5、注射模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成型零部件:通常由凸模(或型芯)、凹模、镶件等组成,合模时构成型腔,用于填充塑料,它决定塑件的形状和尺寸,凸模成型塑件的内部形状,凹模成型塑件的外部形状。(2)合模导向机构: 由导柱和导向孔(通常配导套)组成,用于确定动模和定模合模时的相对位置。(3)浇注系统: 将熔融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带有侧孔或侧凹的塑件,在成型后塑件被推出前,将侧向型芯抽出的机构。(5)推出机构 : 用于开模时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机构,也称脱模机构。(6)温度调节系统: 为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注射模设有冷却加热系统。(7)排气系统: 用于在注射过程中排除型腔中的空气和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8)支承零部件: 用来安装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及前述的各部分机构的零部件均称为支承零部件。

6、注射机的组成及工作方式?(1)注射机主要由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传动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及机架等组成。(2)工作过程:模具的动、定模分别安装于注射机的移动模板和定模固定模板上,由合模机构合模并锁紧,由注射装置加热、塑化、注射,待融料在模具内冷却定型后由合模机构开模,最后由推出机构将塑件推出。

7、注射模具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一、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二、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设计;

三、成型零件设计;

四、和模导向机构设计;

五、推出机构设计;

六、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七、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八、注射模的标准模架

8、不同形状分流道优缺点比较?(1)圆形截面分流道的比表面积最小,但需开设在分型面的两侧,对应两部分须吻合,加工不方便;(2)半圆形和矩形截面的分流道则因比表面积较大不常采用;(3)梯形及U形截面分流道加工 较容易,且热量损失和流动阻力均不大,为最常用形式。

9、分流道布置形式? 分流道应尽量均匀布置,使各浇口处压力降相等,分流道布置形式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以平衡式布置为佳。流程应尽量短,排列紧凑使模具尺寸小,分流道布置应使塑件投影面积重心与锁模力中心重合。

10、浇口的设计?含义:又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浇口的位置、形状及尺寸对塑件的性能和质量影响很大。分类:(1)分两类:非限制性浇口:(直接浇口);(2)限制性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平缝浇口,环形浇口,盘形浇口,轮辐浇口,爪形浇口,点浇口,潜伏浇口,护耳浇口

11、熔接痕的含义及影响?含义:熔接痕是熔体在型腔中汇合时产生的接缝;影响: 其强度直接影响塑件的使用性能,在流程不太长且无特殊需要时,最好不设多个浇口,否则将增加熔接痕的数量,如右图所示为轮辐式点浇口,但可以在塑料汇合处增设冷料穴消除前锋冷料。

12、冷料穴设计? 冷料穴的底部常设计成曲折的钩形或球形、锥形、圆环形,使冷料穴兼有在开模时,与拉料杆一起将主流道凝料从定模中拉出的作用。常见冷料穴拉料杆结构有下列几种类型:(1)带钩形头(z字形头)拉料杆的冷料穴—取塑件时,须用手抓住塑件朝钩头的侧向移动方能取下塑件;(2)倒锥形和圆环槽形冷料穴,开模时靠倒锥或圆环槽起拉料作用,然后由推杆强制推出,适用于弹性较好的塑料,取塑件时无需侧向移动,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也适用于一些无法侧向移动的情况。(3)带球形头(或菌形头)拉料杆的冷料穴,专用于推板脱模机构中,塑料进入冷料穴后,紧包在拉料杆的球形或菌形头上,开模时将主流道拉出定模,脱模时靠推板将其从拉料杆上刮下脱模,也适用于弹性较好的塑料。(4)带尖锥头拉料杆及无拉料杆的冷料穴—尖锥头拉料杆为球形头拉料杆的变异形式,靠塑料收缩时对尖锥头的包紧力,将主流道凝料拉出定模。(5)无拉料杆的冷料穴—在主流道末端开设一锥形凹坑,在凹坑锥壁上垂直钻一深度不大的小盲孔;开模时靠小盲孔内塑料的固定作用将主流道凝料从定模中拉出,脱模时推杆顶在塑件或分流道上,穴内冷料先沿小盲孔轴线移动,然后全部脱出。为使冷料能沿斜向移动,分流道必需设计成s形或类似带有挠性的形状。

13、无流道浇注系统对成型塑料的要求?1)塑料的熔融温度范围宽,其粘度在成型温度内变化小,在较低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高温下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2)比热容小,导热性能好,热变形温度较高,这样的塑料既易熔融又易冷凝,塑件在较高的温度下即可快速冷凝,便于成型,缩短了成型周期。3)对压力敏感,无注射压力时塑料不流动,在施加很低的注射压力时即可流动。具备以上条件的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聚甲醛等。

14、凹模的设计?(1)整体式凹模:塑件上无拼接线痕迹;加工困难;热处理不便。(2)组合式凹模:分类—1)整体嵌入式凹模;2)局部镶嵌式凹模;3)底部镶拼式凹模;4)侧壁镶拼式凹模;5)多件镶拼式凹模;6)四壁拼合式凹模。组合式凹模特点:简化加工工艺;减少热处理变形;有利于间隙排气;便于模具维修;节省材料。

15、凸模和型芯的设计?凸模和型芯均是成型塑件内表面的零件。凸模:一般指成型塑件中较大的,主要内形的零件,又称为主型芯。型芯:一般指成型塑件上较小孔槽的零件。(1)整体式,常用于工艺试验模具及小型模具。(2)组

合式:通孔凸肩式。模具设计中最常用的形式。

16、整体式的特点?(1)整体式的优点:强度和刚度高;

组合方便;在产品上留下的痕迹少。(2)整体式的缺点:加工不便; 热处理不便;更换不便;搬运不便。

17、鑲拼组合式的特点:(1)鑲拼组合式的优点:加工方便;热处理方便; 更换方便; 搬运方便。(2)鑲拼组合式的缺点:强度和刚度不高;组合不方便; 在产品上留下的痕迹多。

18、影响塑料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1)塑料成型收缩的影响:成型收缩是材料与成型条件的综合特性,与制品结构、工艺条件、模具结构等诸多因素有关。在最大收缩与最小收缩之间波动;(2)模具成型零件制造误差的影响: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实践表明,因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而造成的误差约占塑料制件成型总误差的1/3 ;(3)模具成型零件的磨损量:由塑料熔体在模具中流动以及脱模时塑件与模具型腔的摩擦造成;(4)模具安装配合的误差:采用活动型芯时,由于型环的配合间隙,将引起塑件孔的位置误差或中心距误差。又由于合模导向机构中导柱和导套的配合间隙,将因此塑件的壁厚误差δj。

19、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1)推出零件;2)推出零件固定板和推板;3)推出零件的导向与复位部件。

20、脱模力的含义?塑料件冷却时,体积收缩,对型芯产生包紧力,塑件要从模腔中脱出,就必须克服因包紧力而产生的摩擦阻力。对于不带通孔的壳体类塑件,脱模时还要克服大气压力。脱模力的大小随着塑件包容型芯的面积增加而增大,随脱模角度的增加而减少;

21、型腔的壁厚设计原则?在模具型腔的壁厚的计算中,应以最大压力为准:(1)大尺寸的模具型腔,刚度不足是主要矛盾,其尺寸的计算以满足刚度条件为准。(2)小尺寸的模具型腔,在发生大的弹性变形之前,其内应力往往超过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因此其强度不够是主要矛盾。在尺寸计算中应以模满足强度条件为准。强度计算的条件:型腔模具在各种受力作用下的应力值不得超过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刚度计算的条件:1)模具成型过程中部发生溢料; 2)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3)保证塑件的顺利脱模。

22、锥面定位机构的作用和形式?(1)锥面定位的作用:在成型精度要求高的大型、深腔、薄壁塑件时,形腔内侧向压力可内引起形腔或形芯的偏移,如果这种侧向压力完全由导柱承担,会造成导柱折断或咬死,这时除导柱导套外应设置锥面定位机构;(2)锥面定位的形式 :1)两锥面间靠淬火块配合;2)两锥面直接配合。

71侧向分型与抽芯含义?当注射成型具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内外侧孔或侧凹的塑件时,棋具必须具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在脱模时,需先将侧型芯抽出方可取出塑件。抽芯距S含义?型芯从成型位置抽到不妨碍塑件脱模的位置所移动的距离叫抽芯距,用S表示。一般S等于侧凹深度S0加上2—3mm的余量,即S = S0+ 2—3mm72涉现象的含义?干涉现象是指滑块的复位先于推杆的复位致使活动侧型芯与推杆相碰撞,造成活动侧型芯或推杆损坏的事故。

23、避免干涉的条件?(1)侧向型芯与推杆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出现在两者在垂直于开模方向平面上的投影发生重合的条件下。(2)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在侧型芯投影范围内设置推杆。(3)如果受到模具结构的限制而侧型芯的投影下一定要设置推杆,首先应考虑能否使推杆推出一定距离后仍低于侧型芯的最低面,当这一条件不能满足时,就必须分析产生干涉的临界条件和采取措施使推出机构先复位,然后才允许侧型滑块复位,这样才能避免干涉。

24、避免产生干涉,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将推杆布布置于侧型芯在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范围内;②使推杆的推出距离小于滑动型芯的最低面;(3)采用推杆先复位机构,即优先使推杆复位,然后才使侧型芯复位。78、几种常见的先复位机构?1)弹簧式先复位机构: 弹簧先复位机构是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推出机构在合模之前进行复位,弹簧安装在推杆固定板和动模支承板之间。2)楔杆三角滑块式先复位机构:楔杆三角滑块式先复位机构如图所示。合模时,固定在定模板上的楔杆1与三角滑块4的接触先于斜导柱2与侧型芯滑块3的接触,在楔杆作用下,三角滑块在推管固定板6的导滑糟内向下移动的同时迫使推管固定板向左移动,使推管先于侧型芯滑块的复位从而避免两者发生干涉3)楔杆摆杆式先复位机构: 楔杆摆杆式先复位机构如图所示,它与楔杆三角滑块式复位机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摆杆代替了三角滑块。合模时,固定在定模板的楔杆1推动摆杆3上的滚轮,迫使摆杆绕着固定于动模垫板上的转轴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它又推动推杆固定板4向左移动,使推杆2的复位先于侧型芯滑块的复位,避免侧型芯与推杆发生干涉。

25、模具温度对模具的影响?(1)模具温度是影响热固性塑件硬化定型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成型质量的好坏和生产效率的高低。(2)模温过低,硬化时间长,而模温太高时,又会因硬化速度过快难以排出低分子挥发气体,导致塑件出现组织疏松、起泡和颜色发暗等缺陷。(3)通常,对于热固性物料,模具温度的选择和控制范围约为150~200 ℃(4)另外,动模温度有时还需要比定模高出10~15 ℃,这样会更有利于塑件硬化定型。

26、模架的含义与组成?模架是注射机的骨架和基体,通过它将模具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定模座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支撑板、垫块、动模座板、推杆固定板、推板、导柱、导套、复位杆等。

27、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原理?将成型物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入料筒内加热并在螺杆的旋转作用下熔融塑化,使之成为均匀的粘流态熔体,通过螺杆的高压转动,使这些熔体以很大的流速经过料筒前端的喷嘴注射进入高温模腔,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压补缩和交联反应之后,固化成型为塑件形状,然后开模取出塑料件。成型材料:酚醛树脂、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等。91、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差异?(1)热塑性注射塑件的固化基本上是一个从高温液相到低温液相转变的物理过程;(2)热固性注射

温度控制必须精确:精确控制注射机料筒和喷嘴温度,还要注意脱模后周围环境温度对塑件精度的影响。

29、压缩成型原理?将粉状、粒状、纤维状的热固性塑料加入敞开的模具加料室内(下图a),然后合模加热(不加压力),当塑料成为熔融状态时,再在压力的作用下,使熔融塑料流动而充满型腔各处(下图b);这时,型腔中的塑料产生化学交联反应而逐渐转变为不熔的硬化定型塑件,最后脱模(下图c)将塑件从模具中取出,即得所需产品。

30、压缩工艺过程?包括压缩成型前的准备及压缩过程两个阶段。通常,压缩成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预压、预热和干燥等预处理工序。压缩成型前,常利用预压模将成型物料在预压机上压成重量一定、形状相似的锭料。在成型时以定数目的锭料放入压缩模内。

31、溢式压缩模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耐用(凸凹模无磨擦);2)塑件易于取出,特别是扁平件可以不设推出机构,而手工取出或用压缩空气吹出;3)无加料室,方便在型腔内安装嵌件;适用于压缩流动性好或带短纤维填料以及精度与密度要求不高且尺寸小的浅型腔塑件。缺点:1)水平溢料,去除困难,易影响塑件外观;2)无加料室,装料容积有限,不适用于高压缩率材料;3)凸凹模的配合完全靠导柱定位,不适于壁厚均匀性要求高的塑件;4)每次压缩量的差异导致每个塑件的尺寸及强度不一;5)由于溢料的损失要求加大加料量。

32、不溢式压缩模具特点?优点:1)塑件成型压力大,故密实性好,力学强度高;2)适用于压缩形状复杂、精度高、薄壁或深腔塑料件;3)可以压缩流动性小,比热容大的塑料;4)塑件飞边极薄,且与分型面是垂直分布。缺点:1)加料量直接影响着塑件的高度尺寸,必须准确称量;2)凸模与加料室侧壁摩擦,模具受到磨损;在推出塑件时,这些划伤痕迹会损伤塑件外表面;3)必须设计推出机构;避免多型腔设计。

33、半溢式压缩模的特点?优点:1)有加料腔2)凸模与型腔间隙配合,挤压面限制了凸模的 下行行程;3)溢料槽保证在凸模压缩过程中多余的塑料顺利排出;4)加料简单,按原料体积计量,高度确定;5)塑件尺寸精度高,密度高,模具寿命长;缺点:1)操作中要及时清除落在挤压边缘上的废料;半溢式模具兼有溢式和不溢式压缩模的优点,塑料的径向尺寸和高度尺寸的精度较好,密度较高,模具寿命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34、压注模具的结构组成?1)、成型零部件:凹模、凸模、型芯等;2)、加料装置:加料腔、压柱;3)、浇注系统:主流道、分流道、浇口;4)、加热系统:利用压机的上下加热板加热,同压缩模(电加热)。还有导向机构,侧向分型抽薪机构,脱模机构等。

35、挤出成型原理?塑料挤出成型原理是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挤出机的料斗送进加热料筒中,塑料受到料筒的传热和螺杆对塑料的剪切摩擦热作用而逐渐熔融塑化,然后在挤压系统作用下,塑料熔体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挤出模具(机头及口模)以及一系列辅助装置(定型、冷却、牵引和切断),从而得到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型材。

36、挤出机的组成?主机:①挤压系统 主要由料筒和螺杆组成,塑料通过挤压系统而塑化成均匀的熔体,并在特定压力下,被螺杆连续地定压定量定温地挤出机头。②传动系统 它的作用是给螺杆提供所需的扭矩和转速。③加热冷却系统 通过对料筒和螺杆进行加热和冷却,保证成型过程在工艺要求温度范围内完成。辅机:①机头成型塑件的主要部件,熔融塑料通过机头获得一定的几何截面和尺寸。②定型装置将从机头中挤出的塑料以特定形状稳定下来,并进行调整。从而获得精确的截面形状、尺寸和光亮表面,通常采用冷却和加压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③冷却装置由定型装置出来的塑件在此充分冷却,获得最终形状和尺寸。④牵引装置均匀地牵引塑件,并对塑件的截面尺寸进行控制,使挤出过程稳定地进行。⑤切割装置将连续挤出的塑件切成一定长度和宽度。⑥卷取装置将软塑件(薄膜、软管、单丝等)卷绕成卷

37、中空吹塑成型?成型原理:将处于塑性状态的塑料型坯置于模腔中,通入压缩空气将型坯吹胀并紧贴于模腔壁上,冷却定形得到一定形状的中空塑件的加工方法。主要适合加工包装容器和中空制品。适于吹塑成型的原料有:高压聚烯、低压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塑料、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目前常用的吹塑制品原料是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为主,因为聚乙烯制品无毒,容易加工。

38、吹塑模具设计要点?1)切口: 在挤出吹塑成型过程中,模具在闭合的同时需要将型坯封口并将余料切除,因此在模具的相应部位要设置夹坯口。(2)余料槽通常设置在切口的两侧,其大小应依型坯夹持后预料的宽度和厚度来确定,以模具能严密闭合为准;(3)排气孔一般设置在模具型腔的凹坑、尖角处,以及最后贴模的地方,排气孔直径0.5~1mm。排气槽:分型面上开设宽度为10~20mm,深度为

0.03~0.05mm;(4)开设冷却水道,通水冷却

39、真空成型原理:将热塑性塑料板、片材固定在模具上,用辐射加热器进行加热至软化温度,然后用真空泵把板材和模具之间的空气抽掉,从而使板材贴在模腔上而成型,冷却后借助压缩空气使塑件从模具中脱出。

40、塑件设计?(1)塑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 真空成型方式难以得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塑件不应有过多的凸起和凹槽;(2)塑件深度与宽度(或直径)之比(引伸比):反映了塑件成型的难易程度,一般采用引伸比为:0.5~1;(3)圆角:成型塑件的转角部分应以圆角过渡,圆弧半径应尽可能大,避免塑件厚度减薄以及应力集中。(4)斜度:真空成型同注射模具也需要有脱模斜度,斜度范围在1~4°;(5)加强肋:对于大面积的盒形件,为保证塑件的厚度,塑件的适当部位设计加强肋。

塑件的固化必须依赖于高温高压下的交联化学反应。

28、精密注射成型的工艺特点 ?(1)注射压力高:增大体积压缩量,密度增大,膨胀系数少。降低塑件的收缩率以及收缩率的波动。改善塑件的成型性能,成型超薄壁厚塑件。(2)注射速度快:提高注射速度,有利于成型复杂塑件(3)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总112学时,其中:理论36课时,上机76课时 学分: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Pro/E塑料制品造型设计》等。适用专业:模具设计及制......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 冷水壶盖注射模设计设 计 者: 李 立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班 级: 2005级模具(三)班设计时间: 2007.12教 研 室: 模具教研室......

17874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指南

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改革创新教材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高级技工学校规划教材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指南 陈少友主编 戴乐陈向云蔡福洲......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改革论文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改革论文摘要:分析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特点及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综合采用任务驱动......

下载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