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_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26: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

【标题】

苏教版高一年级原电池的教学设计

杭州市萧山六中 邱新德 311261 chisasa@163.com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 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理论依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变化都是由能量驱使的”,能量从高到低是自发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原电池中所发生的变化。

设计特色:创设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原电池中的电子流向、电极及其反应、溶液中的离子移动等变化过程。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于电化学来讲,学生的认知还是处于空白状态,加上目前多数学校都是以讲题为主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分析能力明显不足,理解能力也亟待加强,因此,本节内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理解得都不好很普遍。

2.本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电池中电能的能量来源,为什么正极上只发生还原反

第1页,共7页 应、负极上只发生氧化反应,或者把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弄错。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2.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能初步根据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向分析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态度情感价值观:

1.通过电池方方面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能量来源、电极及电极反应。

教学难点:许多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原电池的装置上,忽视了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变化及电极反应。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运用参照水电站的能量转换的方式、结合能量守恒原理,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来源,通过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分析不同电极上所发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七、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图片收集、课件制作 2.教学用具:Zn、Cu、稀H2SO4溶液、电流计

八、教学过程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一般应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不要采用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

电已经成为生产中无法缺少的能源,就连生活中也无法离开电。曾经有一个

第2页,共7页 冰箱企业为了说明冰箱省电,在广告中说他们的冰箱一天只需一只5号电池。你会相信吗?

一只5号电池中到底会含有多少“电量”呢?学完了这节课之后再作回答。

(一)原电池

1.让学生感触化学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学生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入锌粒,再加入5mL稀硫酸。一分钟后,触摸试管外壁。

让学生感觉试管已经有些烫手,证明反应可以放出较多的能量。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展示三峡大坝图片,并同时引用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激发学生想象力。高峡是指水位很高,此时水的势能很大。

图1 三峡大坝电脑效果图

三峡大坝将水能变成了电能!这就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例子,大坝并没有产生新的能量,而是将大坝里的水具有的一部分能量通过相应的装置-整.....套发电装置,转变成了电能。

3.三峡大坝将水的能量转变成电能,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能量也能转变成电能吗?燃烧反应也能放出热量,中和反应也可以放热,这些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怎样才能转变成电能呢?

4.有了象三峡电站这样的大型电站,我国还拥有许多的电站,那为什么需

第3页,共7页 要电池?哪些地方需要电池呢?

在许多用电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手机、助听器以及许多特定的地方,电池可以提供普通电源无法提供的电能。这里就是要让学生对电池能“提供能量”树立牢固的印象。

5.听MP3的时候,电池里的“电”会很快被用完了,这是为什么呢?

电池就是通过物质发生化学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而电池的体积就那么一点点大,里面的物质总是很有限的,当电池中的用来提供能量的物质消耗完了的时候,反应也就停止了,没有了能量,电池也就没“电”了。

通过对电池是一个有限的能量源的确认,让学生明确电池的能量来源是“物质变化”所产生的。

6.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装置?

[学生实验]电流计中指针偏转,说明已经有了电流。

只需要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放进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就可以构成原电池了。原来装置还很简单。

7.在这个装置中,反应放出的能量为什么会转变成电能? 结合前面的图片,了解水电站的工作简单原理: A.具有较高的能量的水(筑坝)B.能量以一定的方式转换(水高速流下带动发电机)对照右图来看这个可以产生电流的装置:

(1)金属锌中的电子能量比铜的电子的能量高,所以锌的电子可以通过导线“冲向”铜。就像像坝上的水沿管道冲向坝下。但是只是能量高是不够的。坝上的水流到坝下并不能发电。

流向铜片的电子如果还在铜片中,那么后面的电子

124稀H2SO43

图2 铜、锌电池 就不会源源不断地流过来。这样,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的。

(2)流向铜片的电子的能量其实就像坝上的水,与流到坝下的水能量是一样的。因此铜片上的电子能量与锌片上的电子一样,可以与溶液中的H+结合,形成了H2:

第4页,共7页 2H+ +2e- =H2 氢气从铜片表面逸出。

(3)溶液中H+的可以不断结合由锌片“流”过来的电子,这样,锌的电子也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铜。因此,导线中也就形成了电流。这样,电子就完成了图二中从①到②的定向移动,在两个电极间的导线中产生电流。

Zn -2e- = Zn2+

(4)溶液中的H+不断向铜片移动,锌片上的锌原子失去了电子,变成了Zn2+进入了溶液中,填补H+被消耗形成的电荷“空缺”。溶液中由于Zn2+和H+的定向移动,也就形成了电流。阳离子完成了图二中从③到④的定向移动,在溶液中产...生了电流。

(5)整个电路就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电流(在电路中,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离子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电流的方向是一致的)。

8.电池的电极与氧化、还原反应:导电接力-导线中是电子导电,溶液中是离子导电。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导电方式,必然在电极上出现电子“流入”与“流出”,从而一定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出现。

电源的电极在物理学上有明确的规定:电流流出的极为正极,电流流入的极为负极;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极为正极。

导线中的导电是由电子完成的,溶液中的导电是由离子完成的。导线中的电子是无法直接从电极进入溶液中完成导电任务的,溶液的离子也是无法进入电极的,那么,外电路导线的电子导电与溶液中的离子导电要进行“转变”。这样,就会有一个在正极上电子接收的过程,也同时有一个在负极上电子给出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的转移过程,必然会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电极是转变导电方式的场所,当然也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场所。

在上述装置中,铜片上的“外来”电子必须 “传递”给溶液的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在铜片上(正极)就一定发生还原反应。同样,锌把电子给到外电路,锌原子失去电子,因此,在锌片上(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总 反 应: 2H+ + Zn = H2↑ + Zn2+ 负极反应: Zn - 2e- =

Zn2+

正极反应: 2H+ + 2e- = H2 ↑

如果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就不会有电子的转移;没有电子转移,就没有电流的产生。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并不是所有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来作为电池的能量来源,而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转移,才能满足电池中的由电子导电到离子导电的转变。

第5页,共7页

9.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能不能把氢气与氧气进行的反应置于原电池的装置中进行,得到电流?

一只电池的电量可以让一个大冰箱正常运转一天吗?当然是不能!但从价格上看:一只普通的电池只需0.3元,而一个节能冰箱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电费也约为0.3元,但是冰箱广告中故意使用了含糊不清的语言,这是不生产道德的。

中和反应虽然也能放出能量,但是由于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所以不能在原电池的装置中直接转换成电能,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

10.还需要解释的一个现象

在原电池反应过程中,锌片上的气泡比铜片上还多,可是在课本上,却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一、锌片上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有阻力,锌片上的电子可以直接与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氢气,所以流向铜片的电子只占一总分。

二、但是,锌片直接与H+反应并不产生氢气,所以“锌片上产生气泡”这一现象与原电池无关,所以本中并没有将其表现出来。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原电池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2.三峡大坝将水的能量转变成电能

3.电池的能量来源是“物质变化”所产生的。4.原电池装置

5.水电站的工作简单原理: A.具有较高的能量的水(筑坝)B.能量以一定的方式转换(水高速流下带动发电机)6.电池的电极与氧化、还原反应:导电接力-导线中是电子导电,溶液中是离子导电。

总 反 应: 2H+ + Zn = H2↑ + Zn2+ 负极反应: Zn - 2e- =

Zn2+

第6页,共7页 正极反应: 2H+ + 2e- = H2 ↑

十、作业设计

水果电池功率竞赛:自己找水果

【问题研讨】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原电池的教学难度相当大,学生要掌握好很困难。

这个设计经过了我多年探索,得到了这个案例,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具体列出本课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格式举例如下: 著作类

参考文献:

[1].华彤文,杨骏英,陈景祖,刘淑珍.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蔡少华,黄坤耀,张玉容.元素无机化学.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3].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高二化学上).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5].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化学(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第7页,共7页

原电池原理教学设计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马玉梅一、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教学案例评析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

原电池教学案例

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1,学生: 中学2,学科:化学 3,课时:1 4,准备实验材料: 桔子 锌片铜片 电线 小灯泡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原电池形成的原理及原电池的定......

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设计

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

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