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十周年祭_父亲十年祭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4:20: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父亲十周年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父亲十年祭”。

父亲十周年祭

一晃便是十个春秋,到了父亲十周年的祭日,但记忆的闸门总还翻腾在过去的岁月,我眼前是父亲慈祥的微笑,耳畔是父亲厚重的谆谆教诲声音,仿佛父亲不曾离我们而去,他就生活在我的周围,并用他关爱的目光注视着我的生活,关注着我人生的每一个脚印。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农民,初中毕业后安排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海州师范师资训练班,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音乐方面:二胡、风琴也很精通,每逢周围邻居适逢红白之事,都喜欢找我父亲记账,写对联,缺乏文化的农村被人们尊称为老夫子。其一生经历了土改运动的轰烈,文化革命的劫难,听父亲讲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另行安排乡里党委做文秘工作,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回到了教师队伍中来。

父亲中学毕业后,爷爷奶奶没有什么祖业可继,作为长子我的父亲,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补贴爷爷奶奶抚养六个子女家用,父亲并不怨天尤人,相反,更加勤农重教,笑对人生。记忆中,总是父亲忙碌劳作的身影。父亲一生酷爱《三国演义》、《论语》,一有时间就拿起《三国演义》、《论语》等古典小说大声朗读,并给我们讲故事,常常引来村庄上的孩子们长久围坐而不肯离去。待到我长大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渐渐读懂了父亲了错位的人生必将催发人的心理日益趋向成熟、稳健、洒脱和豁达。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怀念父亲就是回味自己成长的历史,也是探索家族文化底蕴对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我的祖父兄弟两个,我的家族在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常住居民,在日本入侵间,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逃难中,被日本人杀害了,当年被害的还有祖父的兄长还有一位亲人,在当时疼失四位亲人,落难的祖父、祖母只能到远房的亲戚家暂时避难,在客居异乡间,祖母生下了长子――我的父亲。父亲正是在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家道衰落、兵慌马乱,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出生,因而其受教育是比较艰辛的。

父亲除了在私塾识字读书、诵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外,小学直接从二年级上起,由于家贫,其五给兄弟姊妹都没有能力受到很好的教育,只有父亲的大妹妹相对受到教育好些,年级轻轻就入了党,先居住于安徽省会城市。父亲作为一个平凡而善良的文化农民,让人感动和欣赏的是:那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具备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胸怀,即是在最阴暗最困苦的日子里,都能用豁达的胸怀,洒脱的人生态度,才使他遇事想得开,走过了春风秋雨,跨过了坎坎坷坷。由于他有文化而被乡邻经常请去服务,凡是婚丧嫁娶,写婚联、撰挽联,作祭文。

长子如父,在异乡教学期间,凭着其豁达的人格,正直的人品,在家境比较清贫的大家庭中,成就了三个弟弟的婚姻,也找到自己人生非常得意的大儿媳妇,在四方相邻中传为美谈!

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而在子女教育上均寄予深情的厚望。父亲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自然有他独特的方法。我们姊妹兄弟众多,从小生活得很艰辛,衣食常常成了父母最头疼的事。我属于家中老二,按照中国农村的习惯,受到父亲的恩宠机会就少些。如果说有什么幸运之神的恩赐,那就是他从小对我学习的严厉和做错事后的责罚。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我吃妹妹的零食并撒了谎,受到了父亲一顿狠打,也是我记忆中最为严厉的一次,让我终生难忘。父亲教育我们: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真本事;要学会吃亏,吃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凡事要让人三分。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心中常感庆幸。在人生的旅途上,父亲的教诲之音常常提醒我小心做事,谨慎做人,遇事沉着,宽容大度,他使我享益终身。

还有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就是父亲对我文化课的教诲。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学、初中时代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涛声中度过。那是一个践踏文化、蔑视文化、教育沦落的时代。运动来了常常让学生去向群众宣读毛选,就利用学毛选宣传的机会,辅以高声朗读和写字。朗读,不能有错别字,如果念错了,他就严加指正,直到念对念准了,如此使我受益非浅。

父亲是那种严厉并不苟言笑的人,我小时候很少记得他亲吻过我,也未见到他对我们过分的亲昵,但是他又不是那种心胸狭隘、冷漠的人。一有时间给我和小朋友们讲故事。有时也在劳动之余和村庄上的老人们下象棋。作为一个孩子有时真想让他抱一抱,亲一亲,抚摸抚摸。然而常常令人失望,曾怀疑他是否喜欢我。父亲是很爱我的,每当看到我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都会给与鼓励,当自己做了父亲后,才真切地体会到父亲育儿艰。其实,伟大的父爱往往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才体现出来,他并不表现在日常的亲昵和溺爱中。父亲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很深,他深深懂得“恩生害、溺生怨”的道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从不表现在日常的亲昵上,而往往是在我们做错了事、生了病或者学习不认真时,用严厉的批评和无微的关怀来表现蕴藏心中的爱,这比那种用奢侈、娇惯、纵容、包庇的“爱”更能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生活常常是苦乐相伴,而艰难的岁月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在我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很少有新衣穿,很少有好饭吃。上小学初中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有时仅靠供应粮和回销粮接济,而供应粮、回销粮都是红薯、豆饼之类的东西,常常吃了胃中发酸。借粮在我的记忆中是比较难堪的事,真正领略了“壮士穷途一饭难,一钱迫死英雄汉”的尴尬。父亲与亲戚叽叽咕咕说了半夜,亲戚很不情愿借粮食,因为那个时期人们普遍缺粮,亲戚害怕父亲借去后孩子多不能偿还,费了好大的口舌,勉强答应借一斗小麦,这样总算帮助我们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期。家中的生计只有靠父母亲艰难维持。少年时代缺衣少粮的经历常常使我难以忘却,父亲珍爱粮食,吃饭中不许我们浪费的谆谆告诫始终在耳畔响起,象钟一样时刻敲打提醒着我,时至今日,看到小儿吃饭浪费米饭馒头时,心中非常生气,接待看到满桌吃剩的饭菜,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怀有愧疚之心,期盼奢靡浪费之风好转,人人都能珍爱粮食,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尽管生活的艰辛,但他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放松,虽然有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尽其所力让每个子女受一点文化教育,不致成为睁眼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哥高中毕业没有参加高考参军至1990年我大学毕业,弟弟98年大学毕业,在长达近30年,这30年每一个孩子的升学升级、成家立业都是踩着父亲的肩头一步一步地在前进。况且这期间是我国农村最贫穷的时期,农民家庭收入微薄,教育抚养一个孩子的成长父母付出的心血和辛劳是难以计算的。常常为了一学期的学费靠喂猪、养鸡来支撑。可以说我们大学的毕业,父母亲是用养鸡、喂猪来完成的,有时靠卖鸡蛋、卖生猪往往还凑不够一学期的费用,只有靠父亲找亲戚东挪西凑了。就是在这艰难的环境中,父亲使每个子女受到不同的教育,其中有二人接受高等教育,在落后的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已经相当不易。

每一个人都有他生命的辉煌时期,父亲也是一样,他一生中活得最潇洒最开心的时期当属他的晚年。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教育的阳光普照大地。恢复政策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光荣中共组织一员,先后多次评为先进教师个人,评上了高级职称,工资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自父亲晚年,更多的是富有的精神释放了久存的郁闷,展现了他乐观、大度、豁达的一面。随着我们兄弟大学毕业,相继走上工作岗位,家中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父亲也能做些心存已久的善事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气贯长虹的壮举,一位普通而善良的老百姓,在平凡的世界里做了平凡的事,在他生活过的土地上能赢来敬重和思念,父亲也该瞑目九泉了。每每回忆起父亲,有一首诗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父亲的腰弯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父亲的眼花了,他把明亮的眼睛给了我;

父亲的皱纹深了,他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父亲老了,他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

父亲,我永远感恩于您!

谨以此文,对父亲寄托哀思!

父亲十周年祭

父亲十周年祭河南省南阳市第七小学校赵鑫473000 父亲病重的时候,他的小孙子降临到世间;父亲撒手人寰时,小孙子刚好三个月。期间,我们抱着刚满月的儿子下乡看望父亲,这是爷孙俩儿......

父亲去世十周年祭

父亲去世十周年祭时光真快,一转眼,父亲去世已整整十周年!十年前的今天,父亲因肝癌去世。因历史***罪蹲了15年监狱的贫困僚倒的父亲,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只留给我一个遗愿:希望能......

父亲去世十周年祭_

父亲去世十周年祭农历甲午年四月初三,是父亲逝世十周年忌日,特草书数语,以表达对父亲的深切哀思和怀念。(一)慈父西游已十年,每忆慈父泪阑珊。 惟愿来世重相聚,再续今生父子缘。(二)......

母亲十周年祭诗歌

母亲十周年祭诗歌火塘你用吹火筒吹气火花四溅钓锅里的猪食咕噜起来你从灰烬中取出红苕一片片剥下皮那个寒冷的夜晚像河一样流走了如今这个夜晚如期而至红红的.火塘却在三十......

张国荣十周年祭——各地纪念活动

张国荣十周年祭——各地纪念活动时间总是过得太快,一转眼张国荣已经去世快十年。但张国荣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冲刷而显得平淡,一些长情的粉丝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张国荣。他......

下载父亲十周年祭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父亲十周年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