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_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2:19: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 生社区、学生公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校学生社 区党建工作,既是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保持共产党员先 进性工作机制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的重要意义

面对高校学生公寓社区社会化的新形势,开展以党建工作

为重点,配合以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校园文明 活动等为内容的社区活动,对于保持高校的校园稳定,实现学 生社区的健康良性发展,增强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一)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有利于占领党的建设的新 阵地,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高校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 学习和生活的第二“课堂”,大学生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学生公 寓里度过的。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活动开展极为 频繁的重要场所。党建工作进入学生社区后,可以充分利用 这一场所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动员学生饯行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 地宣传党的主张。

(二)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的“发动机”和“宣传员”作用。学生党员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核心成员,又是强化党建工作、占领学生思想阵 地和充分发挥基层作用的核心群体。学生党员通过发挥自己 的表率作用和在创建学生文明示范社区中的“发动机”和 “宣传员”作用,从自己的寝艘做起,搞好一个寝室,辐射一 片寝室;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其他同 学。同时,学生党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也接受到其他同学的 监督,促使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进驻学 生社区后可以充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使党员发展 保证质量。

(三)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有利于体现高校“以人为

本”教育理念的要求。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能够深入到学生的 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关注学生所思、所盼、所想、所求,解学生 之难,助学生成才。党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为广大同学服务,有利于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 育人”的良好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二、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的紧迫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急于扩建基础设施以

应付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的问题,而在学生管理的有效探索和创

新方面却没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正经受

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新的教育组织形式要求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随着高

校学分制的实施,高校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发

生了变化,由于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自由安排课时的权利

进一步增大,学生在不同院系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流动增多,学

生当中出现“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甚至“同学不同专业、不

同年级、不同院系”的现象,学生对院、系、班级的依附性逐渐减

少,而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则越来越突出。这种新的教育组织

形式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必须打破学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的界限,走进学生社区阵地,实行总体规

划,统一管理,统一教育。

(二)学生社区社会化需要党建工作提供新的服务载体和

内容。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带来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缺失,使得学生社区管理处于“亚效应”状态,甚至出现“重管理轻教

育”、“重硬件建设轻文化建设”、以“罚”代“管”、以“管”代“教”的现象。同时,由于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和高校学生宿舍建设

滞后的矛盾仍然存在,一些学校不得不实施“插花”措施,把不

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宿舍,使得个别宿舍出现

多年级、多系部、多专业、多班级的状况,给学生管理带来弊端,导致管理的主体难以确定,出现问题难以定责。这种学生社区

管理的“亚效应”给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增加了极其重要的内

容。

[作者简介]黄炯华(1980—),男,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团委书记,助教。

孔燕群(1984—),女,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师。

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黄炯华孔燕群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九江332020)

[摘要]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学生公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社区的党建工作已日益引起重视和关注。高校应大力拓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积极探索党建工作进

学生社区的工作机制,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生社区工作机制

教育工作

79党史文苑

2007.11

学术版

(三)学生生源的多样性和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给学生

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生源来

自全国各地,学生群体类型呈多样性,学生中的贫富差异、城乡

差异、思想差异、兴趣差异也越来越突出。同时,在高校周边新

兴起来的校外学生房屋租赁市场使得校园环境越来越复杂,只

要学校在管理上稍有懈怠,都会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

三、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的工作机制,必须以社区党的 组织建设为基础,以社区学生党员和辅导员为主要力量,以 发挥党员的“发动机”、“宣传员”两个作用为主要手段,逐 步建立健全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一)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夯实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基

础。组织成立学生社区党工委员会,其成员主要包括:党委 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保卫处、后勤管 理处等部门的负责人。党工委员会下设各楼栋(公寓)分委 员会(党支部),由辅导员、后勤社区管理干部、保卫处干 部、学生党员及主要的学生干部组成。在此基础上,各楼栋(公寓)分委员会在各楼层设立党小组。这样就在学生社区基 本形成“社区党工委员会—楼栋(公寓)党支部—楼层党小 组”的工作链,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社区 内的学生党员组织关系隶属院系不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归 属管理不变,但要接受社区党工委员会和院、系党组织的双 重领导和教育管理,坚持“一个身份,两个舞台”。社区党组 织与院系党组织部属于隶属关系,而是分工协作、职能互补 的关系

(二)强化党的制度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衔接,保证

工作顺畅。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每级 组织各尽其责而又衔接顺畅,就必须有相应的工作运行制度 来保证。首先,要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机制,明 确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管理权限等,便于 分工协作,相互协调。其次,要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的学习 制度、党建联系制度,逐步健全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党员活 动日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及党员的奖评制度等各项考核、监督和评价体系。第三,要规范社区党建日常工作制度,提 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在时间安排上,社区党组织应根据实 际情况,争取定期安排开展组织生活;在地点安排上,可以 与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中心协调,开辟出若干个固定活动场所;在活动安排上,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对于重大问 题还要有决议;在活动形式上,力求在内容充实的基础上做 到形式多样,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设计活动,激发学生 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建立健全 各项制度,实现党的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使学生社区 成为党建工作的有力阵地。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社区

党组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 是社区党建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加强社区党建队伍 建设主要是抓好以下三支队伍建设:

1、严格学生楼栋(公寓)党支部的队伍建设,尤其是党支部

书记的选拔、任用。楼栋党支部是社区党工委员会和楼层党小 组之间的工作衔接点,宏观上要接受社区党工委员会的工作目

标,同时又要结合本楼栋(公寓)的实际情况制定微观的工作措 施,既是策划者又是实施者。笔者认为,楼栋(公寓)党支部书记 的任用要切实从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具有较强组织管理 能力、善于做学生工作的优秀辅导员中进行选拔,同时学校应 该配备相关的政策和激励机制,通过适当提高待遇,帮助解决 他们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岗位津贴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其安 心工作。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经验交流、研讨和外出考察 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素质。

2、抓好社区楼栋(公寓)党小组队伍建设。社区楼栋

(公寓)党小组长是带领本社区学生党员深入到宿舍、楼栋参 与社区党建的宣传者和实施者。在人员配备上应该坚持“公 开选拔、好中选优”的原则,真正把热爱学生工作、综合素 质较高的优秀学生党员吸收进来。社区党工委员会要通过经 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来提高党小组主要成员的政治素质、工作责任感和工作能力。

3、规范社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建设。学生党 员和其他普通的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在一起,要充分发挥学生 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深入学生当中,理 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和信 息反馈工作,真正体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同时,学 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社区工作当中也实现了学生自我教 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把他们的日常表现与党员考核、组 织发展集合起来,促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以 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开辟网络党建新阵地,丰富社区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动

机制。社区党建要积极主动地把理论学习和党建工作与信息网 络相结合,用积极、健康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占领网 络文化制高点,使之成为大学生活社区中面向全体学生、全体 党员正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及促进党课学习的新阵地。通过制作生动直观的 多媒体党建软件,直接上网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挖掘网络的 育人功能,及时弘扬个体和团队的优秀事迹,开设党建专栏,进 行网上理论学习和交流等。○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党组文件(教党[2000]21号).[2]李永松,庄一民.浅析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 践[J].高校后勤研究,2006,(1).[3]郝达富,戴跃侬.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

[J].扬州大学学报,2004,(6).[4]秦著红.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对策[J].理论学刊,2006,(11).责任编辑刘金旭

教育工作

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探索一、高校青年教师聘任制度改革1.增设工程实践背景要求应适当放低对于学历的过分要求,将工程实践背景作为评价的一个积极因素,看重应聘者......

社区工作思考与探索

社区工作思考与探索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最后的落脚点落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上.怎样才能准确的把握为民服务?为民服务的方式可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民族宗教信仰、......

高校学生公寓青春党建体制与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青春党建体制与机制研究【摘 要】目前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将党建工作延生到学生的公寓就是新时期党建工作......

秦都区社区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

依托党建 构筑和谐——秦都区社区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没有和谐的社区,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怎样抓好和谐社区建设,是秦都区近年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经过积......

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详解

以“两学一做”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推矩阵式党建为生产经营加力护航按照中央、省委和省国资委党委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在公司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下载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