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专题之社会工作篇——开拓创新 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工作教学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专题之社会工作篇
——开拓创新 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是现代社会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而普遍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是国家实施社会政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回顾30年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在中央和地方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其主要举措,可以概括为制度建设、调查研究、人才培育、人才使用、组织架构、广泛试点等六个方面。
积极推动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和发展凭借。多年来,民政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社会工作有关制度体系建设,在实践中业已形成一些好的做法。
首先是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2003年,上海市率先由民政局和人事局联合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之后,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总结地方探索经验基础上,2006年7月,原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从国家制度层面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了专业技术人才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初步建立。2008年6月底,首次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成功举办,共有13.6万多人报名参加考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次是推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意见和配套性政策出台。目前,民政部代中央起草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形成,将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统一征求意见。《社会工作者条例》作为2008年民政部立法计划项目,也已经完成草案建议稿的起草。许多地方如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南开区、浙江宁波海曙区等,也组织开展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研究。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所需要的制度环境在不断完善。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由于民政和社会工作的天然联系,民政部一直致力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2007年以来,民政部着重协助中央有关部门开展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研究论证,并组织开展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研究,制订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分工方案和课题研究工作方案,组建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课题组,就10个民政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2008年民政部又发布了有关社会工作发展的31项课题,进一步利用社会力量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详细研究。同时,民政部专题研究组先后到部分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座谈会、论证会13个,考察部门(区县)26个、社区32个,访谈人员200余人。《社会工作者条例》起草小组对境外41个国家
和地区的社工立法等资料和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
大力搭建人才培育平台
民政部为了提高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做好中国的社会工作——民政工作,大力搭建教育、培训、信息交流等人才培育平台。首先,大力倡导了社会工作教育,多次提出建立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大学或社会工作学院。1987年9月,民政部特邀了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北京马甸举行了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进一步确认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1988年民政部还向北京大学资助100万元,开办改革开放后第一个非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随后,各级民政院校及其他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和课程。1997年经民政部建议,国家对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调整,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隶属于社会学学科。其次,围绕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这个主题,民政部集中优势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开拓培训渠道,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系统的培训。从1984年开始,民政部率先在所属院校培训课程中增加了现代社会工作的内容。此后,民政部培训中心和有关省市民政厅局培训机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工作课程培训班。2007年一年,就举办了12期民政干部社会工作培训班、4期试点地区和单位社会工作研讨班,4000多名干部参加了培训;还组织了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宣讲团,为2000多名民政干部职工讲授了社会工作知识。从2007年开始,中组部还每年委托民政部举办两期全国地市级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至今,民政系统举办的社会工作培训已培训人员达20余万之众。1993年以来,民政部先后与境外及香港高校开展中长期项目合作,联合培养了200多位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2004年至今,先后组织10多个出国(境)学习考察团,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再次,为搞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服务、宣传工作,30年来民政部相继创办了《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教育》、《中国社会导刊·社会工作》、《中国社会报·社会工作周刊》、《社会工作文选》等报刊,建立了社会工作专网,成立了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社会工作宣传中心和40多个社会工作宣传通讯联络站,编辑出版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丛书,为社会工作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了一个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平台。
全力打造人才使用机制
多年来,民政部一直努力通过“两手抓”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载体。
一是在民政领域的有关机构中明确使用社会工作者的有关要求。2001年,民政部批准发布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三个强制性行业标准,2003年,颁布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作出规定。2006年,民政部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的意见》、民政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制度、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做好相关保护工作。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发布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政类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人才的岗位比例。
二是鼓励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2005年,民政部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民发[2005]170号)、《民政部关于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发展的通知》(民
函[2005]679号),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此外,还起草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草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
努力构建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社会工作人才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奠定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基础,也是社会工作人才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载体。30年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包括行政管理机构、行业自律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在内的组织架构体系。
行政管理机构。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民政部“三定”规定,增加了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职能,在人事司加挂“社会工作司”牌子。
行业自律机构。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并于次年加入了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此外,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区、县级市)也成立了社会工作者协会。1994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两个全国性协会和近50个地方性协会在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专业服务机构。随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一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相继建立。这些服务机构绝大部分都是民间性质,成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全面推开试点工作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必须进行大胆的实践和探索。2003年1月,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通知》,2007年2月,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并确定了75个地区和90个单位参与试点。同年12月,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综治办、民政部、原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的意见》,首批确定了13个地区参与试点,探索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一年多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成立机构,制订方案,安排经费,集中培训,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为全面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大量鲜活经验。
通过以上努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始迈入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
首先,社会工作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和优抚安置工作格局、慈善事业发展格局,这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长足发展。从办学规模看,全国已有73所中等职业学校、151所高等职业学院设置了与社会工作相关的14种专业;211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一些高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研究方向的硕士;部分省市建立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制度,初步形成了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体系。从师资队伍建设看,近20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了一大批较为优秀的专业教师。根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
1年的调查,在参与统计的686位教师中,硕士所占比例最大,为39.94%,学士占36.44%,博士占15.89%。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为19.16%,有社会学教育背景的教师为18.98%,两项总和约占40%。从教材建设和科研看,至今全国已发表了大量社会工作方面的教材、专著、论文,积累了大量的社工案例。
再次,社会工作人才资源迅速发展。2007年中组部对我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状况的摸底调查表明,民政领域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从业人员约368万余人(包括44万居民委员会成员和243万村民委员会成员),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分别是:广东省有45.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58%;辽宁省65.8万人,占1.57%;上海市约40万人,占2.46%;湖北省27万人,占0.45%;四川省24万人,占0.28%;山东省69.8万人,占0.77%;广西壮族自治区41万人,占0.85%;河南省44万人,占0.46%。这些人员在长期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资源。就专业人才而言,从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看,从恢复设立社会工作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约计培养出8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20多万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学生。而从2004年开始,社会工作类专业本科生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1.1万~1.2万人左右;高职高专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稳定在1万人左右。另外,上海有7992人取得上海市社会工作职业资格。2008年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后,还产生了一批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以社会工作领域相关从业人员为依托、以社会工作人员为基础、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结构。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是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社会工作已步入规范化、职业化的轨道,社会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专门职业。社会工......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201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一、2016年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回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们逐步走出了'党政主导......
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10-06-13 09:27:46 来源: 人民网(北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党的十七大......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我们结合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