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践研究(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践研究》
阶段性总结
李家沟小学张素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布置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性,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然而,对如何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确很少关注。学生仍长期处在机械训练的作业模式中,这种单一的、封闭的作业,已消钝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我们日常的布置作业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做数学作业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有力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真正实现了将数学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科研之路。
经过快一个学期的亲身体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一.设计内容生活化、活动主体化、形式多样性、过程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做问题的探索者。
在实践过程当中,我和学生一起努力创造出了许多落实新理念的作业方式。比如制作、游戏、调查、实验、数学短文或日记、小课题研究等。
制作作业:绘制各种美丽的图案。利用我们所学过的圆的知识自己动手绘制作一幅美丽的图案。(这项作业已经完成)我们以“中秋月儿圆”为主题,学生自己画一幅富有一定意义的图案,在教室外的板报上展示,同时我们评出等级,将其记作第一单元的动作做的成绩。学生们很喜欢完成的很棒。
二.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实践的成功者。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如:国庆放假时,我利用网络在我的博客给学生留“三星级”和“五星级”两种不同层次作业题,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考虑选择设计你会做的题,进行挑战比赛。其中第一个要求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每个学生只要经过一定的思考都能够完成。而第二个要求是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不强求一致,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与能力来主动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再达到不同要求中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为此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在实践中老师们设计出了不少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这类开放性作业,内容形式新颖,问题解决具有发散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另外,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
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体验成功,体现“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的思想。
四.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必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比如: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梯练习,分为三个阶梯:一级——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级——变化题;三级——开放、实践题。并建议喜欢自己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三、初步成效:
(1)数学分层作业的实施,使学生满意程度提高,慢慢形成了乐学、爱学的情绪。
(2)通过较长时期的主体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能思会说,运用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有更浓的兴趣。
四、存在不足
1、由于家长包办代替的较多,学生的数学生活实践很少能独立操作,甚至有些根本没去操作。
2、教师、学生收集资料相对有困难。
总之,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
性、个性、特长,较好地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摘 要: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分层教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分层教学的倡导者把“因材施教”理论作为其理论依......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的实践研究”初二数学 孙娜一、为什么要开展数学作业有效分层的实践研究作业是教学五个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和课堂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摘要: 数学新课程理念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要有不同的发展,强调要因材施教,那么教学中该如何实施呢?由此笔者在学习有关理论的基......
小学数学异步作业 希望小学 黄艳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