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三困生”纪实(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免费学困生转化记录”。
转化“三困生”纪实
一、珍爱贫困生——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开学初,我校对全校学生实施了“两免”,每人免除杂费、书本资料费,全校共免除资金两万多元。我校还将两免对象的基本情况公示在校务公开栏中,接受全员监督,让每一分钱都实至名归。
二、关爱学困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由于学生自身素质这个内因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的这些外因的共同作用,教学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业不良学生。我们把这些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学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由于有过多次的失败经历,对人对事往往缺乏自信,面对成绩优秀的同龄人,或表现得漠然、敌意,或产生自卑与焦虑,他们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情感、行为问题或心理障碍。“学困生现象”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如何帮助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一直都在苦苦思索并付诸探索的问题。
(一)、采取情感倾斜,抚慰弱势心灵
素质教育下的办学理念时时提醒着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当我们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当我们脱下“有色眼镜”自然而然把“弱势群体”当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师,喜欢听教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就会驶
向成功的港湾。我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主要采取谈心、家访的方式多给学困生一点爱,提倡“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敲开他们尘封的心扉,抚慰他们的弱势心灵,让他们也感受到有人关怀,有人疼爱。
(二)、点燃理想之灯,唤起自信之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不可否认,大多数学困生是班上的“另类”,他们饱受冷潮热讽和唇齿相讥,感受不到爱的温暖,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他们可怜的一点自尊、自信在这种冷漠、孤寂、无爱的环境中早已荡然无存,学习无兴趣,人生无目标,公然对抗教师的消极行为也时常发生。所以,我们要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灵魂的搏斗”,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让即将熄灭的自信之灯重新点燃。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用在学困生身上是最恰当不过。
(三)、运用激励机制,体会成功快乐
由于学困生过去是经常失败、屡遭挫折的,他们大多存在着懒惰、说谎等现象,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我班的程宏雷同学上课随意讲话,不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而且特别懒惰,父母双双出门打工,他的自觉性又很差,靠他奶奶根本无法管教,经常是骗了老师又回家去骗他奶奶。针对这一情况,我给他母亲打了电话,和她谈了程宏雷
目前的学习现状,希望她回家管教孩子,帮忙端正一下孩子的学习态度,她欣然答应了,去年年底回家后,今年没再出门了,我抓住这一机会,在开学初就和她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她确定教育方法。说服她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孩子学习。我也注重在学习中逐步培养他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段时间下来,我渐渐地发现,他不是学不会,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去认真地去学习,也就是他们没有按部就班的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听课,做练习,课后做作业、复习。只是随心所欲的想学就学点,不想学就连书本都不碰一下。难道这样的学习就能学会吗?学习态度端正了还愁他们学不会?我在辅导的过程中还经常给他做思想工作,除了给他们讲清学习的必要性外,然后还要针对学生的辅导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做的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让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是学的话,也能学会,只不过平时学不会,是因为自己的惰性引起的恶性循环。做的不够好的,在给予耐心的讲解,让他理解作为教师的一片苦心,唯一的目的就是:只要学生学好了,就是当老师的最大的欣慰!在这几个月里,在我的帮助下他的语文成绩有了不同层次提高。我特别的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一定会做好像他一样的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四)、综合分析调查,注重优化方法
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我感觉“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认真地去分析“不一样”的原因。其实导致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这些学生在经历多次失败或挫折后,逐渐失去进取动力,丧失学习信心而沦为学困生。应当指出,在智力因素无重大差异的情况下,一个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差异,既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也有可能分化为学困生,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引导教育的同时,要科学分析、因人而异;要刚柔相济、良药苦口;要有的放矢、综合治理。针对学生发展倾向方面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奖励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倾向,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特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长处,都能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厚爱监困生——让亲情的阳光照进你的心田
在我们麻坪,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留守子女。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行差、纪律涣散、自私冷漠、忧郁多疑、以自我为中心”,是许多教师对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评价。如何教育好“留守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班的温华安同学上课随意讲话,不完成作业,经常会与同学发生争执,事后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凡事总认为是别人的错。情绪易激动,易走极端,逆反心理严重。是我班代课教师都很头痛的一名学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尽可能多的与他交流,给于他实实在在的疼爱(衣服破了,帮他缝上;鞋子烂了,联系他的监护人给他换一双;早饭没得吃了,帮她买一份;有不舒服了,马上了解情况,或安慰或送医院检查治疗;„„)。并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天,肯定了他的成绩,并严肃地指出他存在的毛病,告戒他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贵在坚持做好事,只有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还精心制作了一些奖品,在他表现有起色是给予鼓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知道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并努力改正。虽然,他现在的状况不容乐观,但我们看到了希望。不久前,他的舅舅高兴地对我说:“梁老师,太感谢你了,这孩子慢慢变了”。实践证明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温柔胜于强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励、关爱”,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是一种能见实效的好办法。
为了孩子,为了学生,我校用厚爱来关注留守学生健康成长,让亲情的阳光照进每一个留守学生的心田。我们的做法是:
(一)、在校内,做好“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指的是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了留守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生”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每半月不少于一次)、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
为留守生过生日)、多家访。“三沟通”指的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
实践出真知,我们在实践中明白了三困生的帮扶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们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三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但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只有倾注满腔的爱心,才能为三困生撑起一片最蔚蓝的晴空!
青山九年一贯制学校2007---2008学年度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大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低,父母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等原因,造成了......
困生转化工作总结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和毛病是班主任分内的责任,为此,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
转化的纪困生心得体会我叫孙佳旺,形象很典型:胖胖的,小鼻子小眼儿小嘴巴。头脑聪明,思维活跃,性格开朗,能够虚心听取师长的教诲,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平时的我,无忧无虑,是一个快乐......
品困生转化案例我在担任四二班班主任的第一天,当我拿到花名册的时候,教过这年级的老师马上说小丽在你们班,于是便把小丽三年级时让老师头痛事一一说给我听:说她与哪位学生闹过......
2013年上学期131班双有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学校以教育为宗旨,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双有生是学校教育最需要关心、爱护的一个群体。但双有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