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_浅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3:34: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论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二、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把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需要进行许多探索。比如,如何才能在保持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实现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何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健全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如何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既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又使其得到有效使用,实现保值增值,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进行理论探索,又需要积累实践经验。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实际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难度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所有者(投资者)主体的多元化,就没有真正规范化的公司。我国的《公司法》虽然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但是同时也规定了只有个别特定行业和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才可以成立国有独资公司。从改革的实践来看,许多国有企业虽然改组成了国有独资公司,但这些公司却很难实现政企分开,很难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这说明,在国

有制条件下要实现所有者主体的多元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2、企业债务负担沉重。

很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不少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有些甚至已经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这种状况给国有企业改革造成了极大困难,解决这一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3、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很普遍。

多数国有企业都办有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等非经营性的公益性事业,有些企业的辅助生产部门也很庞大,将它们从企业分离出去,以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4、富余人员多。

据测算,在我国国有企业里,存在30%左右的富余人员,在一些老企业这一比例更高,而要为这些富余人员寻找出路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法律保证,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健全,立法工作还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必须制定一系列

法律法规,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国有企业产权交易(重组)方面的法律、建立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反垄断方面的法律、拍卖法等,它们都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密切相关。必须把建立现代公业制度与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进行,并加强公正执法的力度,规范企业行为,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公平竞争,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必要的法制环境。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的长远目标是使国有企业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解放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为此,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经过二十多年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这个总目标的确定,对我们统一认识,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基本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扩权让利向转换经营机制的转变,从管理体制的变革向制度创新的转变,从单一国有制向国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转变,从单项推进向整体配套推进的转变。

总目标是长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还要研究提出我国现代

企业制度科学的、规范的标准,明确具体目标。只有既有明确的总目标,又有清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才能分阶段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至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组成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要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中型企业可以改组成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大型企业可以改组成股权分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

2、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处理好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关系、“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

3、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的改革,建立起有效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与相关改革配套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它不仅涉及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涉及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它不可能单项推进,必须与其他相关改革配套进行。近几年来,我国在财政体制、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外汇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初步改变了这些领域改革长期滞后的状况,国家对企业进行间接调控的宏观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但是,这些改革还是粗线条的,必须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细化和完善。还有一些改革,如社会保障制度、银行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刚刚起步,成了深化企业改革的制约因素,这些方面改革的最终完成,也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的努力。

4、全面推行合同制,建立起“双向选择”、职工能进能出的劳动制度和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同时,配合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险费征缴率。

5、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度。

不仅要强化各项专业管理,抓好以战略管理为重点的综合性管理,还要根据公司制的要求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大型的集团公司必须处理好母子公司的关系、集团内部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发挥子公司和各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外向型企业和外向型集团公司还必须建立起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管理制度,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为向跨国公司发展创造条件。

6、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营运。

7、深化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加快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强法制建设,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现总目标及其各项具体目标必须分阶段进行,认真打好每一个阶段的攻坚战。我们利用三年时间,已经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又正在进行三年改革和脱困的新战役。这一战役完成后,我们还会提出今后五年、十年的奋斗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家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流失虽然从1992年起,我们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95%的商品物资已经放开由......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国有企业的体制、管理的深化势在必行,国有企......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浅议国企改革的成就及问题问题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也不断向前迈进,大体经历了放权让权、两权分离、建立现......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

下载浅论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