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成就与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有企业改革成果”。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成就与问题
中国企业列入世界500强数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绝大部份是国有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之中,中国独特技术引进策略,有大量同类企业,形成市场竞争。在几乎每个行业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输于其他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条件比较好,在经济高速发展情况下进行,80年代迅速扩张,出现重复引进和生产过剩,80年代末-90年代,经济遇到两次大下滑,国有企业乡镇企业陷入困境,各地大规模出售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很多企业的品牌和技术价值散失。中国经济转变成三资企业的出口经济为主的经济,他们为外国生产产品,不注重内需。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战略抓大放小,发展大型资本密集企业,脱离企业办社会。但是,一个是地域上一刀切,内地国有企业是当地经济核心,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有规模经济优势,纺织企业仍然能赚钱。改革之后,当地经济衰败。很多企业原来的学校,医院,基础设施没有很好接受,使得当地社会福利大幅度下降。国有企业战略不是很全面,未从地方经济和公共服务上全面考虑,因此进度过快,方式粗暴。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引起公众广泛争论。
建立现在企业制度,对产权问题的强调,而中国的国有企业最大问题是: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和经理利益不一致,短期化,制度落后,同时内部没有力量和制度监督。19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公司诞生,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企业主要问题。私人所有制企业也有同样问题,企业主拥有企业,但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管理企业,这几年来几起重大药物事故,是新企业主压低收购国有企业的成本造成的,也有是国有企业压低成本缩短工艺流程造成。私人企业比国有企业优势在于,对经理阶层监督和激励上花时间比较多,对工作业绩有高回报,否则解雇。
国有企业的激励和监督不足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少,失败多。除了垄断企业外,多数企业越改越死。国企改革流于为改革而改革,有了改革者的名誉,为自己增加升迁资本和消除对自己的监督力量。
1没有形成现代的激励和控制制度,追求短期利润和低负债透支了企业未来,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逐渐下降,国有企业过于迅速丧失市场份额,而占用国家资源和银行贷款地位不相称。
企业内部为分配年度大饼,不断发生争斗,很难平衡。落后的新酬制度,企业采用预算制度分配各类成本,沿用了落后的包干制度和计划经济的 分几类工的定岗定编制度,实际上按照身份,不是按照员工知识和努力与企业利益一致的程度,编制外和编制
内难以实现“同工同酬”,在社会保障、向上发展(入党升职培训)等方面也难以享受到平等待遇。
2 企业改革矛盾重重监督缺位,竞争性企业,汰弱,增资,技术改造,身份转换。但是多数会不久就失败,内部腐败是主要原因。垄断企业每次改革都是压缩成本下进行,利润能带来升迁的资本,为了保持自己阶层的收入水平,就按照身份和岗位分配进行,因此改革根本是腐败和不公平的,客观上带来一个低效的企业。每次改革,淘汰能力差的,没关系的,实际上是没关系而工作态度好很容易被淘汰,工作能力强与否还不是领导说了算?!最终保留的是有关系,增加的都是有关系的,企业效率大幅度下降。都是自己人,企业内监督没办法了,随后很容易发生腐败案件,以后增资和技术改造都化为乌有。有的企业改制之后,几乎换了新人,新人知道什么呢,没两年企业就垮掉,企业资产被席卷一空。就是企业管理者本身命运又好吗?好的用不正当得到的钱去炒楼,不好的被双规和判刑,几家子都完了,流亡国外过着提心掉胆的生活。
3 企业内耗扩大。
身份转换,变成合同制员工,外聘低工资的新人。企业通过双轨用工压低成本,员工按身份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同样的劳动付出,薪酬可能相差一倍多。整个企业有多种身份员工,透过表面会发现身份代表着不公平的分配,没有正式身份的被称为农民工或白领民工,工资和福利差距巨大。比较时髦的企业变相分为不通类型的岗位,开始是A类经理岗,B类管理岗,C类技术岗,D类生产岗,最后竟然发展到十几类,还不公开,像印度种性制度,在分配上逐渐形成身份待遇差距,高能力或者工作勤勉的低等级员工被剥削,科研项目之中外聘人员干了相当关键工作,但是不能署名。形成独特的政治和文化。
内部高度政治等级化,这种身份和岗位分配是基于关系的分配,甚至传统上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分配也被逐渐消除,党和工会逐渐弱化,党工团管理部门越来越小,干部储备制度形同虚设,丧失了监督,必然是腐败和低效。这种等级化下,对环境变化反应缓慢,在市场竞争会很快中失败。以前国有企业上下级之间关系没有现在这样紧张,现在干部保护措施非常严密,这证明有极高的内耗,企业内部的公平才有低的成本和高效率。
虽然市场上竞争优势和低劳工成本,垄断企业和资源企业掩盖了不少弊端,但是腐败大案、玩乎职守的有大量伤亡的工业事故案件、购买金融产品失误接连爆发,在内部监督,干部素质和专业素质上不断下降。未来令人担忧
企业众多,规模小,产能过剩。企业产业升级速度很慢,企业陷于价格竞争之中,对产品开发投资不足,模仿期比较长。
企业内部部分员工高工资引起全社会反弹,一个正式抄表工年薪10万,其他身份员工年薪1万,甚至超过非正式身份的高学历员工,企业内部价值观与社会普遍价值观严重违背,央企地王成为众矢之的,将难以长久。
以企业高利润和上交红利维护自己,但是企业高利润难以维系,大型国有企业雇佣了大量低工资的农民工和非正式身份员工,降低了成本,掩盖了低效。现在面临劳动力短缺,利润无法维持这样高,欲降低其他类员工的工资和裁员将是很大矛盾。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
浅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摘要:传统体制中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在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而内生形成的。一方面,中国国有企业具有不同......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问题总结成就:1、经济建设成就斐然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GDP约占世界的5.5%,而1978年时中国GDP仅为世界的1.8%,为中......
浅议国企改革的成就及问题问题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也不断向前迈进,大体经历了放权让权、两权分离、建立现......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