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不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烽火”。
烽火不息
——参观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县位于贵阳市北部,是一个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好地方。据说,一向迷信的蒋介石认为息烽二字是“息灭烽火”的意思,可以讨一个扑灭革命烽火的“好兆”。但事与愿违,最终熄灭的是反动派的淫威,革命烽火却如燎原之势,愈烧愈旺,愈烧愈大。
在息烽阳郎坝川黔公路边,有一处由青山环绕的地方,树木青翠,郁郁葱葱,一片繁茂,显得生机盎然。当大家都沉浸在欣赏秀美景色的时候,青山高处数座碉堡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这片葱茏的树林,监视着树林里的一举一动,显示出这里曾经的森严和恐怖。抗战时期,息烽集中营就设在这里,国民党反动派将这里变成人间地狱,严酷摧残抗日志士、革命同志及进步人士,使这片茂盛的树林里暗藏杀机,危机四伏。
我们怀着沉重而又崇敬的心情,走过广场,走进息烽集中营。里边古木参天,青草丰茂,流水潺潺,在绿树掩映下,各种风格的木质建筑或依山而建,或傍湖而立,有集中训话的礼堂,有特务们开会的中山堂,有集中营本部办公楼,有特务休闲活动的洗心池、篮球场,更多的则是关押不同犯人的监舍。昏暗的监牢,破碎的草席,坚硬的床板,连贯的铁丝网,栅栏后边的铁镣,漆黑的岗亭,无不向人们诉说当年凄惨的场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将这里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军统特务们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臭名昭著的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称作“中学”,而将息烽集中营称为“大学”,可见息烽集中营捕杀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的森严与规模。
息烽集中营设监狱八栋四十三间,残暴的反动派将如此黑暗的监牢竟冠以堂皇的名字,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等,其中“义斋”为女监狱。集中营自1938年11月建立到1946年7月撤销,被囚禁的人员主要有杨虎城、宋振中(“小萝卜头”)、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张露萍、马寅初等共产党员、抗日将领和爱国知名人士1220余人,在这里屠杀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转押重庆72人(大多在重庆被杀害),幸存者不足百人。
在半山腰还隐藏着一个处于地面下的溶洞,当地人称为猫洞。里面阴暗潮湿,摆放着锈迹斑斑镣铐和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军统特务们在猫洞里使尽了种种酷刑,其中“吃汽水”、“坐飞机”、“半边吊”、“老虎凳”、“点天灯”、“披麻戴孝”等更是令人发指。由于猫洞较为隐蔽,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反动派于是将猫洞改名为“妙洞”。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致死后就地埋在洞里。
集中营第一任主任何子桢将息烽集中营变为人间地狱,采用全天关牢房、体刑毒打、水火交攻(开水烫与烙烙铁)、灌辣椒水、十指连心等刑罚摧残革命者的身心。第一任主任周养浩大搞“狱政革新”,要求受关押人员参加印刷、雕刻、做鞋、办报、演戏等活动,妄图通过“精神感化”,取得酷刑和杀戮所不能得到的东西,但他的阴谋最终还是失败了。
面对凶残敌人的残暴酷刑,共产党员们的革命理想没有丝毫动摇,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豪迈气慨。他们以意志与毅力、鲜血与生命,大义凛然的同白色恐怖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革命赞歌。
以《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许晓轩烈士为首的革命先驱成立了秘密支部,使革命之火在这座人间魔窟里始终燃烧不息,这里成为他们奋起反抗、坚持真理的一个特殊战场。看守让他在大树上刻下“先忧后乐,忠党爱国”的标语,他认为“先忧后乐”可理解为共产党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于是他在树干上刻下了“先忧后乐”四个字,然后故意蹬翻梯子将自己胳膊摔断而拒绝刻“忠党爱国”四个字,这充分展现出这位伟大的革命者的坚强精神和宽广胸襟。打入军统电讯总台的巾帼英烈张露萍等7名地下党员被捕后,都被关押在这里,1944年又被集体杀害在息烽快活岭下,张露萍烈士时年仅24岁!她美丽的微笑成为永恒。“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在息烽的铁窗中度过了艰辛的童年,1948年被枪杀于重庆渣滓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一位烈士!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被关押在吊脚楼的底层,不及一人高,人在“斋”内不得不弯腰低头,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的艰难。
牢房虽能锁住共产党人的身,却锁不住他们的心。他们用笔名在狱中的《复活月刊》上发表“一个月的世界与中国”、“七月里的石榴花”等文章诗歌,揭露国民党统治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迫害共产党人和抗日爱国民主人士的罪恶行径。他们还自编自演节目,鼓舞身陷囹圄的难友增强生存下去的信心,激励与敌周旋的斗志。他们还排练话剧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张露萍将《日出》中的陈白露演得栩栩如生;赵力耕在话剧《反正》中用慷慨激昂地喊道:“起来吧,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能再当亡国奴了!” 通过文化活动,他们凝聚了起来,团结了起来,更加英勇的同反动派作斗争。
参观了间间牢房,阅读了件件事迹,革命先烈的影子时时浮现在了我们眼前,每一段写满了不屈和抗争的历史都被我们铭记。走出集中营,我站在群雕《忠魂曲》前伫足凝思,心潮难以平静。回望监舍牢狱,心情由沉重转为悲愤,这里虽风景如画,革命先烈们却受尽了威逼利诱和酷刑摧残,享受不到丝毫清爽凉快;回望青翠山谷,心情由崇敬转为敬重,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朽的革命气节,催人泪下,令人感动。
青山不改水长流,烈士英名耀千秋。他们虽然为理想、为革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已铭记史册;可以告慰先烈们的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已经巍然挺立于世界东方,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他们点燃的革命烽火永远不会熄灭,将指引着代代青年人为国家振兴、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中国梦】“锋”火不熄翻开共和国厚重的史册,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一个年代,总有一些人用自己伟大的精神与超凡的行为铸造着榜样的火炬,这种无形的火炬凭借着强大的感召力指引着一......
息烽集中营—烽火不息,革命精神永存息烽地处川黔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苗、布依等17个少数民族,南连贵阳,北接遵义。息烽县由崇祯皇帝赐名,取“息息相关,烽火永靖”之意。......
尊敬的主管: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询我的自荐材料。今天在网上看到你们的招聘信息,由于在安庆这边做工程负责人,所以认识你们公司在安庆做网优的张健工程师,对你们的公司有......
烽火经典语录101、强大不是来自枪和枪弹,而是来自谎言扯一个弥天大谎,整个世界城市随你起舞! 102、人无所谓高尚,高尚是由于遭到的魅惑还不够;人也无所谓忠诚,忠诚是由于违叛的......
5卢沟桥烽火主备人:徐兰琴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