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修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2.A3.A4.C5.C6.D7.A8.C9.A10.B11.B12.D13.D
14.C15.C16.B17.A18.B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BD22.AB23.ABD24.ABCD25.BC26.BCD27.CD28.ABCD29.BC
30.BC
三、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31.答案要点:(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5分)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分)
(3)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2分)
弘扬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分)
弘扬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2分)
32.答案要点:(1)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5分)
(2)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1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除了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坚持四个统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5分)
(3)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5分)
33.答案要点:(1)交通环境属于公共生活的范畴,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4分)
(2)文明出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6分)
(3)构建文明的公共秩序,需要学习和把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提升自身文明素质。(5分)
四、论述题(15分)
34.参考要点: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自由。(见第八章)
大学生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见第七章)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是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见第五章)
内容一般要包括上述要点,并结合大学生实际,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论述充分。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
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
1、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
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
一、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16)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