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大题答案修改版_思修答案修改版打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18: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思修大题答案修改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修答案修改版打印”。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当代大学生崭新形象(绪论P10-11)(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合一;脚踏实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绪论P13-15)(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3.理想信念的含义(第一章P21-23)理想的含义:1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向往和追求;3理想是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的含义:(1)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2)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3)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类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4.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第一章P24-25)

理想信念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5.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章P43-45)(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6.怎样做忠诚的爱国者?(第二章P56-62)(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3)维护祖国统一;(4)增强国防观念;(5)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7.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第三章P65-66)(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 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有认为对的,可以加上: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8大学生应当怎样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第三章P66-68)

需要端正人生态度,即:

1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的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2人生当务实: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

3人生应乐观: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对待人生充满自信。

1人生要进取: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开拓进取的态度接待人生的各种挑战。

9.大学生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第三章P80-82)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0.怎样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第三章P85-86)1正确认识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 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4正确认

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11.竞争的含义(第三章P84)

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一般来说,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的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又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的恶性竞争,既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大忌。

13.合作的含义(第三章P84)

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是有限 的,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就越多样。

1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第三章P84)1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2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同一的。3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的通力合作的结果;4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5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6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

15.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第三章P72-74)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就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6.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第三章P74-76)(1)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即:贡献越大,社会价值越大;反之,社会价值就越小;若起反作用,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

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劳动的发展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历史的进步。(3)评价人生价值要掌握恰当的方法,做到四个坚持:①坚持能力有大有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②坚持物质与精神贡献相统一;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第三章P76-79)

条件:条件:

(一)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实现方法: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即: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8、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第四章P92)(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重大的影响;(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要求可以具体分为哪三个层次?(第四章P106)1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2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3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第四章P113)(1)“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的学法 懂法用法和护法;(2)“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3)“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4)“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5)“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为什么更要大力倡导诚信美德?(第四章P114)

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的要求;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22.诚信美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作用?(第四章P115)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于国家和民族事业。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努力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3.个人品德的概念及其特点?(第四章P116)概 念: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特 点:①实践性:个人品的不是个人的某种先天禀赋,而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而成的一种特殊品行。

②综合性:个人的道德品质不是零碎的个人生活片断,而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

③稳定性:个人品的不是临时的、短暂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时间地影响人的知、情、意、行各个方面。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24..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P122-124)公共社会需要社会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5.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特征?(P126-128)含 义: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特 征:①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

②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③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④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26.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的作用主要包括哪些?(P134-135)(1)指引作用: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2)预测作用: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3)评价作用: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4)强调作用:指法律能够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5)教育作用:指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27、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第六章P147-150)①爱岗敬业;②诚实守信;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⑤奉献社会;

28.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正确创业观?(第六章P161)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因为消极、应付的态度,就有可能失去已经得到的职业。反而,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因为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

3要有提高创业的能力:因为创业需要的是智勇。既要不拘泥于陈式,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境等各种现实的因素。

29.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要求体现在那几个方面?(第六章P165)

1尊重人格平等: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无论贫富、康病、顺境或逆境,都要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

3文明的相亲相爱:举止得体、相互尊重,在公共场合,遵守社会公德。

30..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应处理好那几方面的关系?(第六章P167)

①恋爱与学习的关系;②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③恋爱与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31..法律的一般含义(参见P174-175)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32..法律运行包括的哪几个环节(参见P179-181)①法律制定(立法)②法律遵守(守法)③法律执行(执法)④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33..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参见P180)(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 制定行政法规。(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为之内,制定部门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互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34..全国人大的立法活动的环节(参见P180)①法律案的提出;②法律案的审议;③法律案的表决;④法律的公布。

35.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参见P190)1从来源上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

2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的行为。

3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36..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如何?(参见191-192)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首先,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其次,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包含。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

37.法律思维方式及其特征?(参见P197-198)含

义: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特 征:①讲法律: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

②讲证据: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

③讲程序: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

④讲法理: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38..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参见P201-202)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宣传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3)敢于同违法罪犯作斗争: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39..我国宪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参见P204-206)特征:①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②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③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 ②人民主权原则; ③公民权利原则; ④法治原则; 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40.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哪些?(参见P219)①平等原则;②自愿原则;③公平原则;④诚实守信原则;⑤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41.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参见P220)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2.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参见P232)(1)罪行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成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罪行相当原则:是指罪犯社会危害性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

罪罚轻重的主要依据;(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思修大题

简述题1:如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6 A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利益关系调整和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激荡给人生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的社会条件下,更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B在人......

思修大题

思修大题1、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全面,创新,终身2、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在实践的基础上迎接挑战:面临世界科技文化的挑战;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

考研政治思修大题分析

亲,按照技巧写思修与法基分析题答案1、(2013、37)(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5分)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

思修答案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 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

思修答案

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

下载思修大题答案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修大题答案修改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