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准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展会需要准备什么”。
[展会专辑第一期]--展前准备
展会季节即将到来,相信很多福友们为参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使参展效益最大化,吸引买家、获取定单呢?
我们专门准备了一个展会专辑,希望大家做好有效的展前规划、展中销售以及展后跟进工作。
福友们可以跟帖提出问题,我们将大家的问题集中汇总后,会请专业的老师帮助解答。
一、展前准备
尽早作决定,争取获得好的展馆和展位
国内企业赴外参展当然首选的是业内的知名展会,一旦决定参展,就尽快报名。知名展会都会有相对固定的大客户和老客户,主办方会优先分配好的展位给他们,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一些好的小展位分配给提前报名的展商。
展馆会根据展品类别进行大致的分类,争取分到和自己产品和服务对口的展馆是很重要的,因为展览会规模巨大,同时居住费用昂贵,很多远来的观众会直奔专题场馆,看完就尽快离开,无暇旁顾其它。
另外展位众多,同类展品非常齐全,如同进入一个巨大的宝库,大多数观众都难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遗漏那些偏僻的角落也不会觉得遗憾。但是对于展商而言,就非常不妙,花同样的价格,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一定要事先避免。
最后一点就是,知名展会可能提前半年就能把会刊印制出来,报名太晚,只能把信息收录到增页上。
人员的选择
选派谁去参展和组织什么样的团队去参展,这是每一次组织参展时公司管理层必须慎重考虑的大问题。
要不要从展会的主题和买家的角度来考虑和挑选参展人员,这也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在这一次的展会中,发现有不少的展位只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支撑门面,吸引到的买家没有其他展位多。同时,有个别台湾和韩国的展位,只有2位年长的参展商,可是他们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沟通技巧,赢得了不少买家的青睐和肯定,走进他们展位的买家并不比有Trade Show Model 展位的少。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一种可能,年长的参展商也是这一家参展公司的老板。我们在挑选参展人员时,对年龄偏大一点的职员,自然会产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顾虑。当然,在这一次展会中,我看到更多的是由销售、技术及管理人员组合的黄金团队,并发现这样的参展团队吸引到了更多的买家,并成功地实现了与买家的沟通与合作。
宣传准备 公司网站
在国外参展之前,务必完善自己的英文网站,将自己公司的产品、服务、资质证明、成功案例等内容补充完善,并且要确保网站美观而且便于使用,赢得印象分。
展板设计
文字要简练醒目,几乎没人会停下来看密密麻麻的文字介绍,典型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关于以上样本、网站和展板,我觉得有必要强调的是,如果你要开拓的市场和目标客户不是英语国家,那么最好加上该国和地区的语言说明,因为以英语为外语的老外水平不见得有多高,还有就是对于同样的专业术语,不同国家的英文翻译可能天差地别。
另外,如果展位不佳,有什么方法补救?
资料袋
制作标志醒目的资料袋,最好是可以肩背,而不是手提的袋子,把您的公司名称缩写、Logo、和展馆展位号标上,佩上礼物使用策略,就会增加数以百计的流动广告员。会刊广告
外国观众喜欢预购会刊,按图索骥,既然参展了,何不索性再多花点银子让效果更好一点呢。如果嫌插页广告太贵,那么就做LOGO 和名字广告好了,一定要记得印上展位号。
和国内不同的是,会刊基本不印你提供的公司简介、产品说明,而是只印你的产品类别编号,所以务必仔细对照展品名录,把自己的产品类别编号报送主办方,否则只有你公司的基本联系信息,别人无法检索到你。
[展会专辑第二期]--如何利用现有不利条件取得较好展示效果?
在展会专辑的第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参加展会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今天我们再跟大家分享下在现有的不利条件下如何取得好的展示效果。
福友们可以跟帖提出问题,我们将大家的问题集中汇总后,会请专业的老师帮助解答。
二、如何利用现有不利条件取得较好展示效果?
在一些大型展会上或场馆中,常有某些参展企业分摊到较小的展示空间,加上采光或照明等不足,给展台的设计增加了很大难度。这就需要展台设计师想方设法改变不利条件和因素,否则将导致整个展示活动的失败。如何利用现有的不利条件而取得较好的展示效果呢?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要像建筑师一样,具有空间的设计、组织与驾驭的技能,使小展台变“大”。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1、为使展位“亮”起来,可采用灯箱式结构
采用K8系统(八棱柱展架)或三通插接式框架结构,镶装白色有机玻璃,内部安装直管型荧光灯,可使展位通体透明,令人感到轻巧明快,且展位形象突出,可吸引观众注意力。
2、展厅环境可采用整体照片和局部照片相结合的方式
如展厅较矮,可在顶棚上安装成组的格栅灯,排成行或方格网。或使用槽灯照明方式照亮顶棚。还可使用直管型荧光灯做成大面积的发光顶棚。更可运用先进的“场致发光”照明技术,使整个场地的天棚、墙面和地面都亮起来。此外,在靠墙展柜的背部和底部,在展台的下部,也加装直管型荧光灯或霓虹灯。这样,展台会令人感觉比较宽阔、高大,改变原来的压抑、沉闷感。
3、空间界面和展示通道宜选白色或浅靓色
白色和浅靓色用于墙棚表面或道具以及隔断的外表,会增大空间的宽阔感。而用深重色彩,会令人感到空间狭小、心情憋闷忧郁。
4、在展位造型设计上采用小尺度
在较小的展示空间中,绝不可将展位形体和展示道具搞得过大,而应与展示空间的尺度相协调。在尺度选定上应以上体尺度的依据,要让观众感到亲切舒畅。
5、减少展示道具的数量
展厅小,展品陈列密度一定要小、少,而通道则要宽大,以保证观众的人身安全并使展厅显得宽阔。
6、展品摆放造型要简洁和整体性强
不论是展位形象,还是展品等道具的外型,要尽量的“整”和“简”绝对避免繁杂和琐碎的造型,一定要鲜明、简洁、大方,让人看后心情舒畅。这一点尤为重要。
7、不用或少用装饰纹样
展厅小,不宜使用许多大尺度和色彩浓重强烈的图案纹饰,因为这些纹样的衬托会让人感觉展厅“变”得更小,并会喧宾夺主。可用一点儿单独纹样(如标志、题花、尾花等)。如果非用大面积图案不可,则一定要选用小碎花图案,而且色彩要浅。
8、采用少而精和重点突出的手法
小空间里的展示,一定要精选展品,选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而且对这些展品也应区别对待、主次分明,在展示方式、衬色选择、照明质量和艺术手法上,也应有所区别,而不能是千篇1律的形式。
[展会专辑第三期]--展会上和买家交流的技巧
在展会专辑第二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不利条件取得较好展示效果?今天我们再跟大家分享下展会上和国外买家交流的技巧。福友们可以跟帖提出问题,我们将大家的问题集中汇总后,会请专业的老师帮助解答。
三、展会上和国外买家交流的技巧
企业参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展会直接与国外买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展会开发客户,最大化销售线索。展会上与国际买家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今天我们推荐一篇外贸业务员的展会销售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展览会上我们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买家。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假如发挥的好一点,能增加你获得定单的概率。毕竟很多业务员一年也没有几次参加展览会的机会,一定要达到收获最大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荷兰公司提供的信息,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欧洲人,美国人是非常喜欢那种 interactive 的人的,你不需要太拘谨,不需要什么都yes.在两个人对话的时候,适当的时候要称呼对方。假如你在对话中经常称呼对方,对方也会称呼你,这样可以让客户很容易对你有印象,这样对后续跟踪客户好处多多。非英语的名字,象北欧人的名字,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发音,很多法国人的名字不是按英语发音的,要注意,你不会读可以直接问客户,这是不失礼的。
2、母语是英语的人说话可能会很快,没有停顿的。你可以让别人稍微慢一点,这是不失礼的。千万不要没有听懂就接客户的话。否则客户会觉得和你沟通很困难。很容易就走掉了。
3、客户坐下来以后,你可以问客户你可以给我多少时间。How long are you available(for our talk)? 这样可以体现你对客户行程的尊重,也可以让你自己根据时间来掌握沟通的内容。
4、老外只要坐下来以后,要让老外多说,在你完全明白的情况下,再介绍你自己。和欧洲美国人谈的时候,你可以让客户简单的说一下此行的目的。希望找一些什么样的供应商。有的客户不会直接回答你,有的客户会告诉你。假如你有幸碰到头衔是Director,Vice President等职务的买家,要多说一些战略性的东西。这些人来展会不是为了1个柜2个柜来的。他们很多是来找战略性伙伴的(Strategic Partners)。所以你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功力。假如你自己工厂实力可以的话,要主动的邀请这些人访问你的工厂。
这些职位的人很多学历很高,有些人有MBA background.所以,有点喜欢听比较酸的话。这些人开口闭口就是: value, global supply chain, private label, costs, partnership,bottom line等等。你可以这样说:We are one of the top 3 private label suppliers in the global market.Our producing capacity is more than 5,0000000000000/units each week.Furthermore, you know, the knowledge and the know-how sometime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machines and equipments.Fortunately, we have accumulated enough producing and management know-how from our long-term co-operation with XXXX company.I am sure we can help you to reduce your international sourcing costs, we can help you to increase your bottom line.假如是零售商:How many stores does your company have? 假如是中间商:Do you distribute your goods only in your domestic market? Or in the whole Europe? Which country is your biggest market?(不能直接问谁是你最大的客户,这样太敏感了。)
在展览会最后一两天的时候,你可以问: What do you think how about the trade show? Did you find everything which you need exactly? 你问这种问题很容易可以从客户那里得到你们整个行业的情况,客户的观点对你是很有价值的。同时,你也间接的问客户了客户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找到,说不定你可以帮上客户的忙,假如你刚好也有这种产品的话,客户也会把定单下到你这里。
5、跟客户介绍的时候,不要总是说 Our quality is very good.展位上面大家时间都不多。不要说一些客人没有办法衡量的话,怎么样才叫好呢?大公司的买家基本上都是至少大学学历,很多都受过专门的采购培训,他们内部有一套定量的评估体系的。所以,最好是用你本行业的定量术语来表达,假如本行业没有定量术语,就直接说,We have supplied our products for XXXXX company for 5 years, and XXXX company is quiet satisfied for our quality.So I believe we can meet or exceed your quality requirements.这个XXXX公司最好是客户应该知道的,和客户差不多同类档次的,或者高一点点,不要高太多的。否则要误解的。
6、其实,大公司的买手最关心的不是price, quality, 而是: reliability.差不多的商品,买手从不同的供应商购买,价格有点小差距,国外的公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买手找的供应商出问题的话,那问题就大了,欧洲还好一点,美国可以马上就走人。所以,我们假如能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让买手觉得你在所有的供应商里面,你是最reliable的,包括质量,价格,长期供货能力等等。
总之,你是在和客户沟通,而不是被审问。一定要interactive.[展会专辑第四期]--参加展会后何时为最佳的跟进时机?
4月,展会的季节!各大展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信众福友也在为展会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不管是第一次参加展会的还是参加过数次的,感受和感想肯定是不一样的,展会归来,闲暇之余,福友们可以把展会上的见闻和心得分享一下,晒一下自己的收获!
那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展会上和国外买家交流的技巧,今天我们再跟大家分享下参加展会后何时为最佳的跟进时机?
福友们可以跟帖提出问题,我们将大家的问题集中汇总后,会请专业的老师帮助解答。
四、参加展会后何时为最佳的跟进时机?
在参加完展会之后,有效地跟进展会上获得的销售线索,最大化参展的效果对于参展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推荐一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先制定营销计划
一项调查显示,有71%企业在参展时并不做计划或者有计划但也没认真执行。或许在他们看来,营销就是展会上发资料、递名片或是聊聊天以及参展后电话沟通和E-mail联系,的确,这些手段都是企业营销所常用到的,但它们并不能替代营销计划的作用。因为企业参展本身就是一项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所以那些平时独立运用的营销方式并不能涵盖适应参展所涉及的市场和客户。就如美国管理营销理论学者劳伦斯·J·彼得所说: “如果你不知道你将去向哪里,你可能哪里都到不了。”因此就需要企业在参展前制定一整套后续跟进的营销计划,从而保证整个参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为了参展后完成最终的营销目标而进行。
从展会获取客户、同行以及市场信息是参展的基本目的之一来看,制定计划对于后续跟进销售影响最大的体现也在这一点上。虽然每一次参加展会企业都能拿回不少客户或是同行的资料,但并非所有参展企业都知道如何有效使用它们。对一些营销人员来说,唯一有价值的信息就是名片上的姓名与联系方式,他们似乎宁愿回去以后多打半天电话也不愿意在展会中对观众和客户的信息多加留意一些,因为在他们看来,电话是迟早要打的,邮件也是早晚要发的,一切留到那时沟通也并不为迟。而实际对展会上有意向的专业观众来说,一般不会在一家参展商的产品上钉死,而会广泛的在同类企业中进行比较和询价,如果展后有同行在你之前捷足先登,那就等于失去了一笔原本可能谈成的业务。举例来说,曾有一家软件科技公司首次参加了一个大型通信展,整个参展过程是非常顺利,但他们在展会结束数周后才进行信息跟踪,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导致了部分有意向的客户已经转而寻求其他供应商。
所以,要保证展后跟进营销的成功,必须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信息采集和整理方案,将展会上企业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要让参展人员有目的和参观者进行沟通,获取意向信息,做好确认潜在客户的工作。
在这里,潜在客户可以由以下四个线索来进行确认:
1.确保对方对你的产品或服务有需求;
2.确定对方有一个合理的采购时间段;
3.确定对方有足够的资金或预算;
4.确定对方有权利进行购买或有能力影响购买。
然后,根据获得信息把留下联络方式的参观者再分为以下四类,即:
A.购买金额大,购买意向强;
B.购买金额小、购买意向强;
C.购买金额大,购买意向弱;
D.购买意向小,购买意向弱
这么做不但有利于尽快促成那些成功可能较高的业务,也可以帮助团队在展会结束后更好的休整,让销售人员在战后立即对A类和B类销售线索展开行动,而其他的可以在之后的星期里再跟进。到那时候,团队经过休整,精力已经恢复,且销售已见起色,士气也被提升,更有助于攻克C、D 这两类难度较高的任务。
善于运用联络技巧
展会结束,企业收集整理好从展会上获得的信息后,企业要评估好参展信息,并依照实际情况对营销计划进行一定的必要调整,跟踪所有在展会上获得的销售线索,这样能衡量最终在销售方面的成功和总体结果。这能帮助企业证明对展会投资的合理性,以及比较不同展会的参展效果。此后,参展团队的工作便全面进入后续跟进营销阶段,而在这里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和展会上遇到的那些客户重新建立起有效联系。前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主席、现华盛顿大学教授Bob·Dealmaker对此的看法是,与客户建立联系不但需要投入精力,更需要掌握技巧。比如,个性化的直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促进因素。但营销人员应该试着发三轮邮件。因为研究证实每一轮新的邮件都可增加回复率:一轮邮件可得到 25%的参观者回复,两轮可产生50%的回复率,三轮可将回复率增至75%。此外,随着你发出的每一轮邮件,买家对你企业参展的感知也有提升。
而与邮件相辅的寄去一些具有特色创意的物件和赠送品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选择一个独一无二的物件,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是一个有纪念意义并且是环保的。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将特色物品的一半寄给那些参观者,让他们再次来访或者我方前去拜访时获得另一半。
另外,他还提醒参展企业应注意让员工在展会期间获得合理休息,研究证实人在展台上的最佳工作状态最多只有4~6个小时。那之后,从生理到心理都将开始变得疲惫。因此应该把员工在展台服务的连续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下,以避免影响工作效率。
而那些经验老道的参展商还建议,在获得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和展会上遇到的那些有意向客户合影留念,展后发送第一封邮件的时候附在其中,以引起客户的注意。总之,一切都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后面的接洽更加顺利。
[展会专辑第五期]--参展后如何跟进销售线索(上)?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参加展会后何时为最佳的跟进时机?今天我们再跟大家分享下环球资源讲师对展后如何跟进销售线索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福友们可以跟帖提出问题,我们将大家的问题集中汇总后,会请专业的老师帮助解答。
五、参展后如何跟进销售线索(上)?
随着全球不少贸易商展的举办,最近我的邮箱内也收到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参展客户发来的邮件,共同想探讨如何有效跟进展后销售线索,较集中的问题有展会期间收到了不少的名片,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但展后跟进回复者却是寥寥无几,十有八九是石沉大海,有的抱怨说展中与客户谈的好好的但展后客户收到我的邮件还不知道我是谁。为此困惑着不少外销员。我想借助博客分享几点我的看法和建议:
我觉得造成如此状态的原因大部分都来自展中与客户的沟通、信息收集上和展后的跟进方法上。同时,展会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整个营销过程,包括:市场调研、商展选择,展位确定、展品征集、客户邀请,人员培训、展位布置、广告宣传、展中销售、展后追踪,它一环扣一环,其中任何环节的缺乏或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参展效果。
在我的商展技能培训中曾经做过多次调查,几乎70%以上企业在参展时并不做具体计划或有计划但执行模糊。在他们看来,参展就是展会上等待客户、与新老客户聊聊天或是发发资料。很多企业以收集名片数量为参展目标,以为在展会上收到大量的名片就万事大吉了,其实,销售线索的跟进远远胜于名片的收集,有效的销售线索来自展中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和相关信息收集。如何使展中的销售线索能在展会后延续销售才是关键!
我认为要做到展后的延续销售下面的三个环节不可或缺;
一.锁定目标客户的商展推广
调查显示76%的参观者在参加展会之前就有固定的日程安排和明确的重点关注目标。如果他们不清楚你在哪里,展出什么?那么你在这商展的茫茫大海中被找到的机会将十分渺茫。所以,强势的展前、展中推广十分重要,这将使您的客户和潜在客户了解您所要展出的产品。把拜访您排入他们的参展行程计划中。
商展的推广与营销建议根据企业自身状况考虑:
* 展前向买家发送邀请函,向客户发出电话邀请。很多买家没来到你展位不是因为他们对你展品不感兴趣,而是他们从来没有被邀请过!
* 锁定公司客户数据库的不同级别的客户发出个性化的一对一邀请函 * 公司直邮广告推广展会 * 营销人员电话跟进邀请客户 * B2B贸易出版物广告
* B2B网站推广、公司网站设立网页推广
* 商展户外广告、商展赞助项目、商展指南广告。* 展中准备了独特的礼赠品发放 * 举办各类产品和新产品展示 * 举办专业技术研讨会 * 新产品发布会….六、参展后如何跟进销售线索(中)?
展中沟通、记录是关键
在商展这个绝对竞争的环境里,同行、对手林立,价格透明,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给买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展会后能与你继续作沟通?
展中的客户的筛选、沟通和记录是关键!首先要从观察和发问中去鉴别客户。销售来自于发问和倾听!在与客户讨论产品和价格之前先交换一些与产品、行业、专业关联的背景问题有助于体现你的专业,参展商在展位里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有效运用发问和倾听与买家进行沟通以确定是否可以将销售机会转化成交易。
避免急功近利的快速销售。在展中大多数展台销人员简单问候的开场白后即进入了产品的操作演示阶段,这样的销售非但无助于你成交反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局面,使买家对你的产品兴趣消退,在没有了解客户的背景、兴趣前销售是徒劳无益的.应在开场白中简单地评估客户、了解客户对产品兴趣后进行个性化销售,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观察客户反应来调整下一步策略。在与客户沟通时,应该如何运用语言引导他们对产品的兴趣?避免简单地使用“我们的产品要比同样的产品价格要低?”“您如果选择我们的产品,会给您一定的优惠”等低阶的表达方法。
在与客户的沟通中要设法确认以下五点这将有助于你展后跟进的有效性和针对性。1.评估客户对你的产品有需求程度
2.确定对方是否有权利决定合作或有能力影响合作,他的职位如何? 3.确定客户有足够的资金或预算; 4.确认客户的采购阶段。5.客户的最关注什么?
要保证展后跟进的成功,还必须在展中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理方案,包括收集、关注什么信息? 用什么方式方法收集,如何管理?将展会上企业收集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参照上述五大要点做好确认潜在客户的信息登记工作。除了收集名片外还可采用设计表格、记录本、录音、数码照片等方法收集、记录潜在客户信息,以便展后有效沟通。个性化的客户信息收集对展后跟进客户提升回复和成交率息息相关!
展会期间的每一天,包括展会结束时应与参展人员开会总结,将收集到潜在客户的信息加以分析,以便展后轻重缓急处理给类销售线索。
参展后如何跟进销售线索(下)?
展后的跟踪与管理
如何与展会期间收集到的客户信息重新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首先,参展结束后我们外销团队的工作应该全面进入展后跟进及营销阶段。
收集整理从展会上获得的信息,对其进行评估,按照不同的评估级别,轻重缓急跟踪所有在展会上获得的销售线索。
根据展中收集到的客户信息可将销售线索分为:
1.有意向的客户
在展会上有过比较多的交谈的客户,有的是现场签单客户是重点跟进对象。针对在现场签单的一定要摸清客户的真正意图,为何签单?哪一方主动?并和客户确认支付方式和期限。回来后首先和客户电话确认并按承诺寄出相关的资料, 同时要求客户按合同或在规定期限内汇订金或开证。同时,针对现场签约客户我们参展商不要期望值太高,同时也要谨慎沟通。建议在展会现场认真评估或收取一定的定金以测试客户的诚意度。展后追踪一旦出现签单客户迟迟不汇订金、不开证的情况, 请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或将其等级降低处理。
2.同行的客户
展会中也经常会碰到同行的买家来到我们展位了解信息,沟通中发现他们已经和国内的同行在合作,有的还是很多年的老客户。有的希望来参观我们工厂的。这些客户一般一次来看不止你一个工厂,而是很多个同行业的工厂。所以你要找出你们自己的优势,把这些客户留住。那么针对同行、对手的客户展后应如何有效追踪呢? 我认为首先从心态上要积极,这是销售机会但不能操之过急。制定有经验的外销人员负责追踪,他们必须具备相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方便与客户电话和邮件交流。基本的外贸知识,包括贸易双方国家的相关行业规定、渠道模式、产品要求、运输途径等。建立档案收集对手客户的合作信息:贸易方式、销量、价格折扣、优势、劣势、联络手段、组织结构、出现何种矛盾等。制定逐步跟进的行动计划包括:选定对方能及时回馈信息的联络对象、准备投入多大精力、财力人力、期望效果、达成合作允许作出什么样的价格让步和承诺等。
3.要求寄样、打样,索要资料、报价的客户
针对这些客户在展中评估后,我们往往会在展后按要求寄出相关的资料和样品,但时常是样品寄出、价格报出就石沉大海!原因可能是:
客户在收到样品、报价后与其他比较后没有选择你们的产品下单;市场发生了变化,客户公司发生变化;客户的不良动机等;
我认为展会中的沟通、评估、记录是关键!一般主要从三方面来评估,一,对产品和市场的专业了解及关注内容,二,沟通中的诚意度,迫切度及意图,三,对方的职位,在采购中的角色和采购的阶段
针对专业客户, 展后应及时联系, 把相关的资料发给他,回答关联问题。按公司寄样,打样的收费原则寄样。寄样前和寄样后运用电话,邮件跟进。
如寄出样品后无回复那也不要放弃, 保持联系, 有新的产品及时向他邮件推荐, 下次展会给这些客户发邀请信,以后还是有合作的机会.对于有意向的客户,邮件却联系不到。那你就完全有必要电话联系客户。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你打电话之前,你要想好在接通电话后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客户知道你是谁,让客户知道你们曾经就什么问题讨论过,谈过话。当然,提到展会的名字,是让客户最快想起你的最好方法。
针对展中谈判中由于某些条款无法谈妥的客户.回来后还是应该立即电话或邮件沟通。策略上不要立即妥协,退让,说明我们的优势及带给客户的利益,或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4.随便看看的过路客
在展会期间确实会碰到很多随便看看,问问的过路客, 他们有的留了名片,有的拿了资料留了联系方式。或在展会上对某几个产品很感兴趣,但是交谈不多,意向不明显。需要进一步跟进的!这些客户一般都没有深入交谈,但应该在这些客户的名片和记录上标示出来。
展后跟进凭名片和现场简单记录,通过查看他们的网址,几条电话线,Fax,公司所处该城市的地段,查清他们的背景, 在当地是否代理过一些同类产品,主要经营的产品,与我们的匹配度 再按照收集到不同的情况向客户发不同的资料和信件。
这部分客户的量很大。也可以把他们按照地区来分。分好后根据你的时间来安排是一一回复或选择公司的主要出口主打地区的客户进行回复。
针对无网址客户建议用统一的版本邮件建立关系。内容可设及感谢来访,介绍产品及公司网址链接。要求对方提供进一步背景信息。
看展会要做何准备?毕加展览小编以为,看展会也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需要提前准备才能有备无患:1、尽快取得参展商的分布图,设定参观路线。2、携带足够的名片,这样使你省去填表的麻烦......
中国企业在德系列展会策略 展中准备在上期论坛中,对中国企业出访德国参加各类展会期间,前期所做的准备做了一个分析,可谓未雨绸缪期。在顺利到达德国,展会开幕倒计时后,将迎来盼......
一、参展准备(一)参展产品1、展品选择考虑的因素(1)种类;(2)数量;(3)主推产品;(4)销售价格;(5)摆放主次位置;(6)样品的运输;(7)布展及撤展时间。2、确定展品的选择(1)收集样品实物带数码相机到展厅收......
转:参加展会需要准备什么 (2008-04-02 14:50:08)转载▼标签:分类: 随意的精湛杂谈要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出口竞争环境中取胜,以适当的信息,在适当的时机,接触到适当的买家已势在必行......
去莫斯科展会需要准备的工作1.各项费用的确认 A.报名费 B. 展台租赁费 C. 往返机票费用 D. 住宿费 E. 餐费2.会场布置设计本项工作必须要等到确认展位面积以及在展馆内具体位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