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_思修论文大学生道德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2:49: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修论文大学生道德”。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故此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更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中清晰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质疑地成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简单资讯来源,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包括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内容甚至其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内容。所以我们根据要网络时代的状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教育的成果。

1.2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化,其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例如学习,资讯、游戏、娱乐、购物、交际等都越来越多的实现网络化。大学生活的网络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必然要网络化,只有更好的利用网络,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1.3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创新性。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鲜的事务层出不穷,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务,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创新是连续性,而不是一时的创新,要随着学生的关注点不断的变化,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

学习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具体如下:

2.1 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道德人格缺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一直灌输的传统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不断弱化,导致道德评价失范。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有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甚至导致个人是非善恶感念不明,道德人格缺失。

2.2 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诱发心理问题。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生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过分地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加之在就业、经济、情感等多重压力下,使大学生躲进网络里去构想自己的生活,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用虚无来证明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其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2.3 影响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占据上风,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目前充斥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带来伦理道德失律失范。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着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3.1.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高校校园网是学生的“网络家园”,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广泛开

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建设学生的门户网站,并努力使其承担起学生中的主流网络媒体的任务。学生门户网站包括校内新闻焦点、学生热点调查、校园生活服务、创新创业辅导、社会实践指导等与学校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的信息频道。学生门户网站要以个性化的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同学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服务当中来,力争成为每位学生首选的因特网入口和获取网上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首选网上渠道,并致力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主要任务。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这些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是学生网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学生的门户网站与它们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媒体的格局。同时也要努力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可以建立一些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的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合力和正面舆论强势,努力消除负面影响,积极扩大正面影响,始终使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占据主流地位。

3.1.2 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网上舆情和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校长信箱、学生论坛、QQ群和学生网站都是反映学生网上舆情和舆论的重要窗口。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窗口,及时了解和认真分析校园网上动态。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把握正确导向。同时综合运用网络监管的多种手段,首先,学校应当运用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络,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尤其是校园网上论坛的管理,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消除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的信息,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其次,学校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技术上对校园网络游戏进行必要而适当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在一定时间段关闭校园网,还可以推广实行网络实名制,从源头上防堵道德失范行径。再次,学校要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对免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并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最后,学校应当利用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校园网络监管实行领导责任制,如果监管失职,学校不仅要严肃处理当事学生,而且要认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3.2 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应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起来,使思政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网络社会需要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所以学校要教育学生不但要做到“内省”,对自己进行内心的省视和灵魂的拷问,而且要努力做到“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差异,认清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生存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有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增长才干,取得成绩。

3.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少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极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和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总之,网络在新时代中逐渐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于网络这种新时代的基本工具,才能更好的实现其教育的成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换教育观念,利用网络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大学生能够在网络生活中也遵守规范的伦理准则,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当前大学......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应该怎么写?网络是我们现在生活中不能够少的一部分,看看下面的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吧!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但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乱了方寸,奉行拜......

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谈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行李燕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处克服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从一......

下载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