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学生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篇”。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
一、考点精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纵观近年来新课标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炼字”与“炼句”这两个层面;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多选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采用的简答题型,采用客观题型(选择题型)考查的日渐流行(如国家卷、北京卷、上海卷等)。
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动词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数量词
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副词
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叠词
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此外,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使诗歌生动形象。例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作》)句中的“漠漠”与“阴阴”这两个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广漠空蒙,夏木浓荫茂密的特点,前者开阔,后者幽深,形容贴切。
解答鉴赏诗歌“炼字”艺术题的常见步骤是:先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简要分析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再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炼句与炼字属性相似,而综合性更强,更灵活丰富,赏析炼句艺术可以从诗句内容、形象、手法、语言、情感、结构章法等角度切入。如杜甫的名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一联十个字无一虚设。正如《石林诗话》所评点的,“雨细著水而为沤,鱼常上浮而棯,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这一联对仗工稳,描写逼真,表意精准,生动细腻,尤其传神。
解答鉴赏诗歌“炼句”艺术题的常见步骤是:先解释该句的意思,然后运用联想,简要分析句子表达的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再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 炼字类题型常见设问方式主要有:
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示例1】(2017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问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技法点拨】
解答炼字类题型切忌将该字孤立起来、割裂理解,而应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此类题型解题步骤通常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顺带指明手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指出该字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指出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示例2】(2016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问题】“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技法点拨】 解答比较赏析类的炼字题型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比较分析,注意比较字的含义、词性、连带的修辞手法、与上下文的组合(或照应)关系及其产生意境特点、流露的情感基调等的细微差别。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白帝城楼 杜甫
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注]此诗作于大历七年(767)岁暮,诗人时在夔州。(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扣题写白帝城楼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地势特点,正面写城楼之高。B.颔联写“翠屏”“白谷”风景之宜人,用美好春景反衬自己的愁思。C.三四句写登楼所见,“宜晚对”“会深游”表明诗人隐逸山林之意。D.尾联“春色起”点明了时令,“放扁舟”三字流露出辞官归乡之情。E.本诗融情于景,写游白帝城楼所见的自然景观,寄托诗人出峡之思。(2)简要赏析颈联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夜泊宣城界 孟浩然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火炽梅根冶ƒ,烟迷杨叶洲④。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注]罗刹:今安徽繁昌县荻港长江中的一块矶石。‚敬亭: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县北。ƒ梅根冶:镇名,在安徽贵池,是冶炼钱币处。④杨叶洲:在贵池市西北二十里大江中,状如杨叶。
(1)后人评本诗二三两联曰“意境高妙”,请简要赏析。
(2)简要赏析“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一联中“炽”“迷”二字的妙处。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2)题型二:鉴赏诗歌炼句艺术 炼句类题型常见设问方式主要有:
1.请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
2.某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3.某联(句)又作某某,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示例1】(2017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问题】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技法点拨】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语句的表达效果?首先要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意义;其次,要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含义;再者,要注意句式特点(倒装、省略、互文等),解释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最后,要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
【示例2】(2016高考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ƒ。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ƒ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问题】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技法点拨】
如何解答有关“炼句”比较类试题?首先,要立足全篇,把握不同诗句语意表达的侧重点;其次,要抓住所比较诗句中的相异字眼,仔细揣摩这些字眼在含意、用法、感情色彩、结构关系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者,要结合全诗主旨与章法,简要分析肯定其中一个的具体理由。
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语言风格类题型常见设问方式主要有: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示例】(2017四川成都一诊)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问题】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技法点拨】
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首先,要品味整首诗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类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是否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其次,要了解相关知识。不同题材的诗歌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如:田园诗恬淡闲适;山水诗歌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婉而多讽;咏史诗雄浑含蕴;怀古诗幽绵深长;送别诗意蕴深远;等等。
再者,要联系诗歌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第四,要从多角度入手。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看遣词造句的特点(通俗、平易、简练、明快、朴素等),看画面色调(清新、华丽、雄浑等),看情感意蕴(悲慨、沉郁、豪放、委婉、平淡、深刻等)。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观鱼潭 李白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注]《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桤而去,乃歌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题,“碧”“清”写潭水之碧绿清澈,“木落”暗点诗人迟暮之心。
B.颔联写鱼跃水面漾起圈圈波纹的动景,表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C.“紫鳞”形容晚霞辉映下的鱼色之美,“处处”写鱼之多与鱼跃频频之态。D.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闲适自由和意欲摆脱利禄羁绊的高洁志趣。E.本诗写碧潭观鱼之乐,抒发诗人渴望泛舟沧浪之水以一洗尘俗之心的愿望。2.简要赏析颈联两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③。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注]草堂:杜甫在成都时的住所。江东:杜甫在成都时李白正放浪江东,往来于金陵(今江苏南京)、采石(今属安徽)之间。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吴侬:吴地口音。简要赏析上阕语言表达的妙处。
简要解析下阕“犹自”“依旧”两词的表达效果。
永州一中唐检民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注意对诗歌含蓄、精炼的语言作些解读。2、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难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鉴赏古代诗......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专题教案 【考纲解读】(一)能力层级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能力层级为E级。(二)考试重点诗......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诗歌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KGHYB-0978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学目标 :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