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5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含解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复习罗斯福新政”。
(对应学生用书P219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年8月6日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受此影响,全球股市暴跌。回顾历史,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也曾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产销矛盾加剧
B.股票恶性投机 C.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解析 D 做本题时注意题干的限定词“根本原因”。C项导致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使产销矛盾加剧,是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B项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D项是导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2.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 A 从题干的时间1931年以及美德机器、技术大量提供给苏联可得出答案。
3.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而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解析 D 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有关。
4.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解析 D 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是经济危机,但题干问题中的限制条件是“直接因素”,经济危机是从金融业开始,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对经济干预,整顿金融业,D项与题意相符。
5.(2013·哈师大附中模拟)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 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解析 D 材料中西汉“常平仓”通过控制剩余粮食流通来控制价格,实现粮食市场“平价”的目的,与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控制农业的生产来实现粮食价格的稳定(即平价)的思想一致。
6.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C.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
()
()
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解析 A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7.1935年和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许多“立法”违宪,但罗斯福管辖下的行政机关依然我行我素,“新政”措施照行不误。这一事件表明()A.罗斯福总统个人魅力的光芒超越了法律 B.新政得到了美国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 C.新政的措施全面解决了美国面临的问题 D.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特殊时期遭到一定冲击
解析 D 根据所学美国政权机构实行三权分立,最高法院、国会和总统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材料中法院裁定罗斯福新政“违宪”,但行政机构却不予理睬,表明最高法院对总统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说明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特殊时期遭到一定冲击。故本题选D项。
8.伯顿·W·小福尔索姆(Burton Folsom,Jr.)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 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解析 D 本题实际要求回答罗斯福新政的负面影响,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
9.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解析 A 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但是,()
()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基本经济理论,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10.二战后60多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物质、文化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政治、社会相对稳定,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根本原因在于()A.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 C.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D.扩大了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解析 A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并完善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而使资本主义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11.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下列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关的是
A.人民资本主义
C.高福利政策
B.经营者革命 D.企业国有化
()解析 C 人民资本主义是指股票分散化,经营者革命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都与希腊债务危机无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发了债务危机。
12.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解析 A 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繁荣时期,20世纪70
年代初期,经济进入萧条阶段,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90年代重新进入繁荣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总统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4分)(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10分)(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指的是什么?这一“改变”之后各国逐渐发展出什么经济?(6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由“自由放任”到积极干预和调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影响。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第(2)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国家
——
干预经济的思想,后面两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掌握。第(3)问求答项较多,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来回答。
【答案】(1)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由市场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政府承担起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中央银行权力;管制证券业等。工业方面(核心):制订包括工资、工时、行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调整农产品结构;公布《农业调整法》等。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12
分)(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夫人政府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8分)解析 第(1)问比较美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异同,考查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相同点就是共性,不同点就是各自的特点。第(2)问实质考查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
【答案】(1)相同点:都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减少政府开支;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不同点:里根政府强调减税和调整经济结构;撒切尔夫人政府强调发挥自由市场机制,推行企业民营化。
(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夫人政府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罗斯福政府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创优导学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7 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27 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含解析)(对应学生用书P173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题(人民版):选修一(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
课时达标4 1.(2014·湖北教学合作体10月联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官________,勤政爱民是评价每一位领导干部德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用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3课时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含解析)
专题五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3课时 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2011·黑龙江“五校联谊”期中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