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化工业时期产融结合模式_产融结合与国际化经营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55: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美国重化工业时期产融结合模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产融结合与国际化经营”。

美国重化工业时期产融结合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以电力、化学品、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钢铁、汽车业为代表的许多工业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在生产集中,并由集中走向垄断的基础上,产业界和金融界的资本结合形成了大型垄断企业。经过1929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出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3)》、《证券交易法(1934)》等法律,开始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银行在原则上只能提供流动资金。在分业管理的背景下,产业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筹资,产融结合也主要通过金融市场中介来实现。因此,美国产融结合模式被界定为市场主导模式。

所谓市场主导模式,是指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社会储蓄的汲取以及向投资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任何金融中介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都是市场的积极参与者,不存在明显的融资成本优势或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换言之,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需求将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得到满足,不存在对某一融资方式和中介机构的严重依赖。从资本交易的关系看,法律上严格禁止金融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和金融部门内部如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如同行业之间通过产权的相互渗透以构成垄断,主张维护公平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旨在从产业融资需求的角度研究产融结合,因而对美国重化工业时期市场主导模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证券市场。同时,美国虽然历来崇尚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说自由企业制度,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由市场和企业的我调节来实现。因而美国一直不承认自己有产业政策,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美国重化工业时期的产融结合模式的分析将主要从证券市场和政府角色两方面来展开。

3.1.1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对产业成长的作用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证券市场创造一个金融与微观主体的储蓄、投资活动直接相联系的机制,有效的动员储蓄,取社会资金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其二,证券市场为企业间的并购提供了股交易的便利,有利于产业组织的优化,进而推动产业发展。

首先,证券市场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它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将社会有限的资金动到最有经济效益的投资方面去。从19世纪后期开始,股票发行一直是美国业对外融资的主要来源,表3.1显示了美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从中说明股在美国企业融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对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美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期,从那时起,它在把美国经济一个农业经济改造成工业经济,然后进入高科技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从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生产社会化,越来越多制造商求助于股份公跟着是钢铁业和其他工业亦都采用股票制和利用证券市场筹资。再者由于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希望能通过吞并或合并来达到垄断地位,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就变成了他们行动的最好工具。1890年,上市交易的工业股票大概只有10种,而到1897年,有股票上市交易的工业企业就有170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制造

业股票已占所有上市股票的1/4,一战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随着汽车、石油、电力、化学、钢铁等行业的扩大和发展,美国经济进入腾飞阶段。汽车、石油股票发行量不断大量增加。美国证券市场也随之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并走向证券大众化。利用股票的发行筹集发展资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大大增强了美国制造商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这样一来,投资者更加青睐制造业股票,制造业股票的价格高涨,交易量急剧增加。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从那时开始取代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继1929年的股灾以及美国国会通过“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军需品的需求又刺激了美国工业的发展。美国证券市场在支持工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恢复昔日的光彩。

美国证券市场的巨大规模,高标准的公开系统,再加上个人和团体的广泛参与,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降低了美国企业的资本成本,特别是对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而言,证券市场提供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同时,证券市场的监控职能使资金得以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中去,通过市场对产业、企业的选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正如格林和肖所强调的,证券市场能够动员储蓄,聚集资本,为企业扩张和成长提供资金保证。证券市场把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有成长业绩的企业挑选出来,通过证券融资使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支持,通过扶持产业内的核心企业,促进产业成长。当经济中缺乏证券市场时,核心企业规模扩张所需的资本很难得到满足,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也难以显示出来。因此证券市场是企业成长的资本保障。另外美国证券市场也相当成功地起到吸引外资来资助美国公司发展的作用。这一点从表3.2中美国长期存在的国内储蓄小于国内投资的差额中可见一斑。

其次,证券市场促进了产权交易的实现和结构的重组,通过优化产业组织促进产业的集中和企业集团的形成。证券市场为产权交易中“寻找交易者”、“定价”、“转让”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桥梁和媒介,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间的交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资源流向那些优质企业,提高了资本利用的效率。具体而言,就是在一级市场上扶持那些绩优企业,让它们优先上市,将通过证券市场分享到的金融资源优先配置于这些企业,促进这些企业规模的扩大。在二级市场为兼并、收购提供交易的便利,允许优质企业收购劣质企业,促进优质资产进入和劣质资产退出,通过证券市场实现企业的兼并收购,加速资本的集中、积聚、增值和资产规模的扩张,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和资本在全社会范畴内的优化配置。同时,证券价格反映并影响产权交易的绩效,从而对低效率的产权交易产生约束作用。在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是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形成的,由于信息的充分可得性,证券价格能够客观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当公司进行兼并收购等产权交易时,交易价格和股票价格的波动其实就是一个价格发现过程,股价变化能够充分反映兼并企业潜在的发展前景和收益状况,股价上升,意味着兼并成功,股价下跌,则意味着兼并失败或存在失败的风险,股价下跌和投资者的退出(“用脚投票”)就会对企业兼并行为产生约束,促使兼并企业选择合理的兼并项目,提高兼并效率。另外证券市场风险分散功能使大规模集聚资本成为可能,保证了企业兼并的资金需要。这不仅是指企业投资风险转移和分散于广大投资者,使风险分散化和社会化,还包括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依靠证券市场流动性机制和避险机制,使风险分散化和社会化,证券市场的避险机制和社会化特征对产业组织优化的贡献,主要在于通过证券市场融集巨额资金,满足集团化发展的资金要求,并通过证券市场选择机制,鼓励有潜力的先进企业上市,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美国曾经出现过几次以兼并和收购为主的资产经营和资产重组浪潮,在这些兼并浪潮中,证券市场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第一次浪潮,正是资本主义自

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时期,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对资本集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生了以兼并为特点的产业重组。仅1898—1903年,美国的矿业和制造业就发生了2795起兼并,兼并使美国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并产生了一些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巨型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等一大批现代化的大型托拉斯组织。横向兼并是这次兼并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优势企业集中了行业内的主要资本,形成横向托拉斯,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在这次兼并中,证券市场起了重要作用,证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工业股票的上市,为这次兼并提供了场所,这次兼并的大约60%的事件发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在这以后的兼并浪潮中,证券市场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1.2政府角色

美国的经济是以其自由企业制度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盛行经济自由主义,但不能因此就认为美国政府在历史上、在经济方面是无所作为的。相反,正是美国这种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后起工业国的地位,使它在崇尚个人自由、提倡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又从一开始就注意发挥政府的经济作用。从对民族工商业的鼓励、对农业的高关税保护,到对市场垄断的干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美国政府一直充当着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营造者。美国政府对经济往往采用不介入的政策,把产业政策视作政府协助或规范国内某些濒临竞争威胁的产业或公司,从而有利于国内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政策。政府的政策手段也往往是财政、税收、法律等形式。

例如20世纪50年代住宅金融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政府对储蓄和住宅放款协会在税收上实行的优惠政策。政府将税收优惠以及允许存款利率高于商业银行,作为交换条件,促使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住宅贷款,从而推进住宅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美国钢铁工业也一直得到政府优惠税制和保护措施的支持。政府“科研三角”的建立,更是对教育事业、专家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美国政府对经济的不介入政策在其政策金融体系中也有突出的体现。所谓政策金融,是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政策金融通常具有政策性、优惠性、融资性和有偿性。而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一国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或扶植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特定社会经济政策,在法律限定的业务领域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某种特殊政策性融资活动,从而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稳定,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美国的政策性金融是自成体系的,包括农业信贷、住房信贷、进出口银行和中小企业管理局四大体系。其突出的特征就是名为政府、实为合作。如美国农业信贷机构,虽由政府出全资建立,但后来,政府又通过立法,准许其归还政府资本,从而成为民间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政府只是参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及业务活动的宗旨、基本原则、政策方向等一系列“框架”的构建,而不干涉具体业务活动和日常管理。美国金融市场发达,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市场,对政府的依赖较少。因此,美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市场活跃的参加者,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产融结合,遥望GE

产融结合,遥望GE.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产融结合,遥望GE 2004-04-06 17:15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陈......

产融结合岗位职责(精选7篇)

第1篇:产融结合,遥望GE产融结合,遥望GE.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产融结合,遥望GE 2004-04-06 17:15 来源......

产融结合工作计划范文(18篇)

没有计划的行动往往缺乏目标性,容易陷入无效的忙碌状态。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下面是一些实用的计划指导原则,供大家参考。产融结合工作计划篇一xx......

产融结合工作计划(实用15篇)

计划是一种规划和安排未来行动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制定自己的计划,以便更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计划的重要性和如......

产融结合工作计划(模板18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准备,减少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一个好的计划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制定计划的经验分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下载美国重化工业时期产融结合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重化工业时期产融结合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