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师道_陈师道是什么之一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51: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陈师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陈师道是什么之一”。

‘冷眼旁观’宋代诗人陈师道

一、陈师道生平及事迹

1。引言:据中华姓氏之陈氏宗亲网介绍,清代学者张澍《姓氏寻源》在讲陈姓来源时说:“舜后胡公妫满之后,公子完奔齐为陈氏。并且提到:“在历史的长河史,陈姓人才辈出,彪炳于史册者数不胜数。~~~~~北宋有音韵学家陈彭年,诗人陈师道,医学家陈自明。”当然,这些都只是个引子。

2。陈师道年谱:

详见《中国年谱辞典》P168,(见《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 P130.),陈师道自序:“师道陈氏怀璧连城字曰无已我琢为万乗之器维求王明我则无师道则是我其师道者即水而为波髙明一路入自圣门观已无巳而我尚何存入以万物出以万物寂寥法窟伏与用其律其入无底其出无窍是谓要妙噫来陈子在汝后之人则不我敢知我观万世未有困于母而食于舅嫔息巢于外舅无以昏昼文章满脰士之号穷屋瓦无牡造物者报而天无壁以为牖不病其倾维有德者能之。”

3。生平介绍:

“師道字無已,一字履常,號後山居士,彭城(今徐州)人。生於皇祐五年(1053)。元祐中,以蘇軾、傅堯俞、孫覺薦,除徐州教授。建中靖國元年(1101),為秘書省正字,扈從南郊,不屑服趙挺之衣,以寒疾卒,年四十九。有後山詞。”

——见于《全宋词》,第1382页。

陈师道,(1053-1101),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履常,一字無已,號後山居士。元祐时因苏轼等的推荐,巍徐州教授。后仕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长于苏轼、黄庭坚唱和。为文师曾巩。著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

——(见于《中国年谱辞典》P168)

同样,关于陈师道的生平事迹在《后山集》第·二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中也有介绍。“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己,彭城人。受業曾鞏之門。又學詩於黃庭堅。元祐初,以蘇軾薦,除棣州教授。後召為秘書省正字。”

——事迹具《宋史·文苑传》。

自號後山居士,學者稱後山先生,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家貧,苦志好學。

他的人生仕途见下:

年十六,以文謁曾鞏,遂留受業。神宗熙寧中,王安石經學盛行,師道心非其說,絕意仕進。元豐四年(一○八一),曾鞏奉詔修史,薦入史館,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蘇軾等薦(《蘇軾文集》卷二七《薦布衣陳師道狀》),起爲亳州司戶參軍,充徐州教授(本集《謝徐州教授啟》)。七月,除太學博士(《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三○),因五月間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見蘇軾,仍罷爲徐州教授(本集《謝再授徐州教授啟》)。五年,移潁州教授(任淵《後山年譜》)。紹聖元年(一○九四),坐蘇軾餘黨,謫監海陵酒稅(本集《與魯直書》)。二年,調彭澤令,以母喪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書省正字(《後山年譜》)。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扈從南郊,天寒無綿衣,以寒疾卒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4.陈师道的交游:

陈师道与黄庭坚、晁补之、王仲甫、毛滂等均有交往。比如说:与王仲甫交游,黄庭坚《山谷集》别集卷一有《和王明之雪》,据《山谷年谱》卷二十,该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陈师道《后山集》卷七有《和王明之见寄》,诗曰:“末路相逢首重回,紫芝眉宇向人開。老來惟有風情在,事去空憐歲月催。憔悴不堪臨楚澤,棲遲無路上燕臺。少陵肺病疏杯斚,想負花前載酒來。”据诗意当作于陈氏晚年。再如,与晁冲之交游,晁冲之,尝从陈师道学诗,自称“九岁一门生”(《过陈无己墓》)

二。陈师道的诗、词及其探究 1.关于江西诗派:

宋徽宗时,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洪炎、洪朋、饶节、僧祖可、徐俯、林敏修、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合25人。认为这些诗人与黄庭坚是一脉相承的。诗派中并不都是江西人。后被人归入江西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稍后曾纮、曾思等人也被补入江西诗派。△《洪龟父集》·二卷(永乐大典本)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图》,所列凡二十五人。首陈师道,次潘大临,次谢逸,次即及朋。.2、陈师道的作品总集流传:

有《後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詩多于魏本)、《後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淵

《後山詩注》傳世。《宋史》卷四四四有傳。《四部丛刊》记录,後山詩注一二卷 宋 陳師道 撰,宋 任淵 注

遺著由門人魏衍編爲《彭城陳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詩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陳先生集記》),已佚。

陳師道詩,以宋蜀刻大字本《後山居士文集》(有紹興二年謝克家序)爲底本。校以宋刻《後山詩注》、高麗活字本《後山詩注》十二卷、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後山詩注》十二卷(簡稱庫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趙駿烈刻本《後山先生集》二十四卷、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後山集》二十四卷、張鈞衡《適園叢書》本《陳後山集》三十卷。除宋刻殘本外,五本共同的異文校語簡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見於校本諸詩,編爲第七卷。比如说陈师道本人的论丛:△《後山谈丛》·四卷(内府藏本)

宋陈师道撰。师道字无己,後山其别号也。彭城人。以荐为棣州教授。徽宗 时官至秘书省正字。事迹具《宋史·文苑传》。陆游《老学庵笔记》颇疑此书之 伪,又以为或其少时作。然师道《後山集》前有其门人魏衍附记,称《谈丛》、《诗话》别自为卷,则是书实出师道手。又第四卷中记苏轼卒时太学诸生为饭僧,3、陈师道的师承关系:

陈师道的师承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对陈诗渊源的研究一直是研究陈师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说他是黄庭坚的门人,他的诗受黄庭坚的影响,且并称“黄陈”,有书为证,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提出“诗文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和黄庭坚的主张一脉相通。但他的学问不如黄庭坚,需要“拆东补西裳作带”(《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也有的说是师承杜甫。但也仅仅专致于形式格律,所以虽然形式上学习杜甫,却往往缺乏杜甫的深沉雄健。虽如此,对于他学杜甫所达到的境界,黄庭坚也表示钦佩,曾对王云说,陈师道“其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作诗深得老杜之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王云《题后山集》)。只可惜他的创作实践和自己的理论不尽相符,而且由于此书中对苏轼、黄庭坚、秦观都有不满之词,《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殊不类师道语”,则似失之拘泥。

4、陈师道的诗风词文:

“歐陽修崛起為雄,力復古格,於時曾鞏、蘇洵、蘇軾、蘇轍、陳師道、黃庭堅等皆尚未顯,其佐修以變文體者尹洙,佐修以變詩體者則堯臣也。”

——集部,卷一五三集部六別集類六《宛陵集六十卷附錄一卷》(冊4之124頁)

@陈师道的诗:

如下出自《后山集》第·二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陈师道撰。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诗受黄庭坚的影响,做诗要“无一字无来历”,但学问不如黄庭坚。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见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从黄学习,两人互相推重。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其实陈师道只是在一段时期内学习过黄庭坚的诗风,其后就发现黄庭坚“过于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后山诗话》),因而致力于学杜。

他学杜比较成功的是五七言律诗,例如“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除夜对酒赠少章》);“断墙著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窝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至今容有未开花”(《春怀示邻里》)。前者可以看出他在追步杜诗的句法上所下的工夫,后者则近似杜诗中的遣兴体格。他的五古用力刻画,要求辞意独造,但生硬处仍不脱江西派的习气。他也有一些感情朴挚的诗,如“极喜不得语,泪尽方一哂”(《示三子》);“功名何用多,莫作分外虑”(《送外舅郭大夫□西川提刑》)。后一首诗对外舅提出规劝,方回评为“学老杜此其逼真者,枯淡瘦劲,情味深幽”(《瀛奎律髓》)。他的诗也有写得恬淡而有味的,如“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绝句》);也有写得风流华美的,如:“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放歌行》),可惜不多见。相传他做诗用力极勤,平时出行,有诗思,就急归拥被而卧,诗成乃起。有时呻吟累日,恶闻人声,所以黄庭坚称之为“闭门觅句陈无己”(《病起荆江亭即事》)。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值得肯定,但他的诗作思想深度不够和时见拗涩。

徐度《却扫编》称“师道吟诗至苦,窜易至多。有不如意则弃稿”。世所传多伪,惟魏衍本为善是也。此本为明马暾所传,而松江赵鸿烈所重刊。凡诗七百六十五篇,编八卷。文一百七十一篇,编九卷。《谈丛》编四卷。《诗话》、《理究》、《长短句》各一卷。又非衍之旧本。方回《瀛奎律髓》称:“谢克家所传有《后山外集》。或后人合并重编欤?”其五言古诗出入郊、岛之间,意所孤诣,殆不可攀。而生硬之处,则未脱江西之习。七言古诗颇学韩愈,亦间似黄庭坚,而颇伤謇直。篇什不多,自知非所长也。五言律诗佳处往往逼杜甫,而间失之僻涩。七言律诗风骨磊落,而间失之太快、太尽。五七言绝句纯为杜甫《遣兴》之格,未合中声。长短句亦自为别调,不甚当行。大抵词不如诗。诗则绝句不如古诗,古诗不如律诗。律诗则七言不如五言。方回论诗,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与义及师道为三宗。推之未免太过。冯班诸人肆意诋排,王士祯至指为钝根。要亦门户之私,非笃论也。其古文在当日殊不擅名。然简严密栗,实不在李翱、孙樵下。殆为欧、苏、曾、王盛名所掩,故世不甚推。弃短取长,固不失为北宋巨手也。

@陈师道的词:

陈师道于词颇自推许,自称“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书旧词后》)。但他现存的作品,很少精彩之作,不能和他自己的估价相称。他的散文较有成就,纪昀 评为“简严密栗,实不在李翱、孙樵下”。

——(《四库全书总目》)。

陈师道的词有菩萨蛮、西江月、木兰花减字、虞美人等等,——见《全宋词》第1382至第1404页。

比如说,陈师道本人有词集;△《後山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陈师道撰。师道有《後山丛谈》,已著录。其《诗馀》一卷,已附载集中。考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後山词》一卷,《宋史·艺文志》则称为《语业》一 卷。而魏衍作《师道集记》,但及丛谈理究,不及其词。知宋时本集外别行也。胡仔《渔隐丛话》述师道自矜语,谓於词不减秦

七、黄九。今观其《渔家傲》 有云:“拟作新词酬帝力,轻落笔,黄秦去後无强敌”云云。自负良为不浅。然 师道诗冥心孤诣,自是北宋巨擘。至强回笔端,倚声度曲,则非所擅长。如《赠晁补之舞鬟》之类,殊不多见。其诗话谓曾子开、秦少游诗如词,而不自知词如诗。盖人各有能有不能,固不必事事第一也。

菩薩蠻

行雲過盡星河爛。爐煙未斷蛛絲滿。想得兩眉顰。停針憶遠人。河橋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間長別離。

減字木蘭花

清尊白髮。曾是登臨年少客。不似當年。人與黃花兩並妍。來愁去恨。十載相看情不盡。莫更思量。夢破春回枉斷腸。

„„„„ 详见书目:

1.《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察》P173 至P174页

2.《中国年谱辞典》P168 至p 169页

3.《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 P130。4.《宋诗选注》 钱钟书著。P170至P175。

6、《全宋词》1 / 584。

7、《宋史》卷四四四。

8、《宋人资料传记索引》 P2607 至 P2608页。

(1)、《跋后山居士诗话》(渭南文集 26 /16)

(2)、《陈师道自序》(黄豫章集 16 /7 下)

(3)、《彭城陈先生集记》 宋 魏衍(《后山集卷首》)

(4)、《后山先生集序》 王云(《后山集》卷首)

(5)、《题秦桧之跋后山居士集》(《鸿度居士集》 32 / 3)

(6)、《跋后山居士长短句》(《渭南文集》/ 1)

(7)、《读后山诗话跋二则》(《桐江集》 2 / 183 ,185)

(8)、《读后山诗感其獲遇山谷》(《桐江集》 3 / 375)

(9)、《后山年谱一卷》,宋 任渊编(《后山诗注》卷首)

(10)、《跋陈后山再任教官谢咨》(《拙轩集》 5 / 16)

(11)、《宋史》444 / 6 下

(12)、《宋史新编》 171 / 4下

(13)、《史質》 41 / 14 下

(14)、《东都事略》 116 / 3

(15)、《三朝名臣言行录》 14 / 5

(16)、《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3 下

(17)、《宋史钞后山诗钞》 1

(18)、《宋人轶事汇编》 603

(19)、《宋元学案》4/ 21下

(20)、《宋元学案补编》4 / 1349、《宋会要辑稿》,陈师道,2190 / 2;3894 /4;4675 /2;4781 /2,410、《四库全书总录提要》:

(1)、卷八

十九、史部四

十五、△《责备馀谈》·二卷

(2)、卷九

十九、子部

九、△《李卫公问对》·三卷;△《可马法》·一卷

(3)、卷一百

十五、子部二

十五、△《茶经》·三卷

(4)、卷一百二

十八、子部三十八 △《雕邱杂录》十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5)、卷一百三

十七、子部四

十七、△《十二先生诗宗集韵》·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6)、卷一百

四、子部五

十、△《後山谈丛》·四卷(内府藏本)

(7)、卷一百四

十一、子部五

十一、△《步里客谈》·二卷

(8)、卷一百五

十、集部

三、△《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9)、卷一百五

十三、集部

六、△《宛陵集》·六十卷、《附录》·一卷(内府藏本)

(10)、卷一百五

十四、集部

七、△《後山集》·二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後山诗注》·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11)、卷一百五

十五、集部

八、△《洪龟父集》·二卷(永乐大典本)

(12)、卷一百五

十六、集部

九、△《简斋集》·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13)、卷一百五

十八、集部

十一、△《东莱诗集》·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14)、卷一百六

十七、集部

二十、△《静春堂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15)、卷一百七

十一、集部二

十四、△《罗圭峰文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6)、卷一百七

十二、集部二

十五、△《屯阝文集》·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17)、卷一百七

十四、集部二

十七、△《精华录》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18)、卷一百七

十四、集部二十七△《后山诗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19)、卷一百八

十三、集部三

十六、△《寒村集》·三十六卷(江苏周厚育家藏本)

(20)、卷一百八

十七、集部四

十、总集类二△《苏门六君子文粹》·七十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21)、卷一百九

十一、集部四

十四、△《诗准》·三卷、《附录》·一卷、《诗翼》·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22)、卷一百九

十五、集部四十八 △《後山诗话》·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23)、卷一百九

十五、集部四十八 △《紫微诗话》·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6)、卷一百九

十六、集部四

十九、△《墓铭举例》·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宋诗纪事》·一百卷(浙江巡抚采进本)(7)、卷一百九

十七、集部五

十、△《诗话》·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8)、卷一百九

十八、集部五

十一、△《山谷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9)、卷一百九

十九、集部五

十二、△《後山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11、《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目录之:第387册《后山集》二十四卷。陈师道撰

12、《后山谈丛》四卷,收于《宋元笔记丛书》

13、《谈艺录》钱钟书著。P330页,P419页

14、《全宋诗》,第十九册,P12631页至P 12752页。卷一一一四。

15、《四库全书》:中关于陈师道的:

(1)、《四库全书》443 1《后山诗话》 [旧题宋] 陈师道撰

(2)、《四库全书》第2461页,《后山诗注》一二卷

(3)、《四库全书》之《后山集》二四卷

16、《后山诗话》,1卷,443 1,(收于《历代诗话》)宋,陈师道)

17、《四部丛刊》:关于陈师道的文章,包括陈师道轶事。

《四库丛刊》 集部第九九四至九九七册。《后山诗注》一二卷,宋、陈师道撰,宋、任渊注,景江安傅氏双鉴楼藏高丽活字本

(1)、《䝉古崔敎授求路費疏》:

——《剡源戴先生文集》卷第二十四

(2)、《蘇門六君子文粹序》:

——《剡源戴先生文集》卷第二九

(3)、《宛雅序》:

——《樊榭山房集文》卷第二

(4)、《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序》:

——《#经室集》三集

(5)、《妾薄命》、《古墨行》:

——《皇朝文件》卷十三;

(6)、《別三子》、《示三子》、《田家》、《送蘇公知杭州》、《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觀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咸平讀書堂》、《次韻答晁無斁》:

——《皇朝文件》卷十九;

(7)、《曾子固挽詞二首》《司馬温公挽詞二首》《登城樓》《和王子安至日》、《送呉先生謁惠州蘇運使》、《懷遠》 : ——《皇朝文件》卷二十三

(8)、《絶句》、《贈吴氏兄弟》、《次韻答學者》、《都下故人示王子安》:

——《皇朝文件》卷二十八

(9)、《黄樓銘》:

——《皇朝文件》卷七十三

(10)、《論陳師道不合擅去官守游宴事一首》:

——《四库全书续编》之史部《元城先生书言集》卷六

(11)、《贈陳師道》:

——《山谷外集诗注》,卷之八

(12)、《陳師道汳水新渠記》:——《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二千七百七十八册

(13)、《畢士安》:

——《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二千二百八十八册

(14)、《劉福》:

——《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二千二百五十六册

(15)、《後山詩話二卷》:

——《昭德先生郡斎读书志》,卷第三下

《陳無已後山集二十卷》:

——《昭德先生郡斎读书志》,卷第四下

《后山先生文集五十五卷》:——《昭德先生郡斎读书志》,卷第五下

(16)、《十四之五陳無巳》:

——《三朝明臣言行录》,卷第十四之五

(17)、《得書知二弟附陳師道舟上汴》:——《临川先生文集》,卷第十六

《陳師道宰烏程縣》:

——《临川先生文集》,卷第十六

(18)、《元祐六年辛未(先生五十六歳)》:

——集部之《东坡先生诗、东坡纪年录》卷一

(19)、《薦布衣陳師道狀》:

——集部之《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三十六

(20)、《吾友陳師道抱獨門掃軌》: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第二

《謝公定和二范秋懷五首邀予同作(悰)》:——《豫章黄先生文集》,卷第三

《吾友陳師道抱瑟不吹竽》:——《豫章黄先生文集》,卷第四

(21)、《陳師道字序》:

——《豫章黄先生文集》第十六

(22)、《太學博士正録薦布衣陳師道狀》:

—《济北晁先生鸡肋集》第五十三卷奏章

(23)、《答吳伯豐》: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二

(24)、《恭題向公起所蔵仁宗宸翰》:

——《玫瑰集》,卷六十九

(25)、《诚斎文集》,卷第一百八十

(26)、《莆田陳師道宿克齋銘》: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十七

(27)、《講筵進讀手記》:

——《西山先生真忠公文集》,卷第十八

(28)、《周應合危昭德並除史舘檢閲》:—《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十八

《碧栖山房》: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二

《陳師道晚方入舘》: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陈师道《十七日观潮》,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引导语:钱塘江大潮是我国著名景点之一,历年来有很多文人在此做过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关于钱塘江的诗,叫做《十七日观潮》。《十七日......

陈师道《田家》阅读答案

陈师道《田家》阅读答案田家陈师道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①急,出处不待时。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注]①公事:这里指服劳役。1、这首诗语言......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诗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诗十七日观潮年代:宋 作者: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注释:1、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是钱塘江潮最为壮观的日子......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关于陈师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陈师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