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要: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弥补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质性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虽然国家加大力度宣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还广泛借鉴国外各学科的经验和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质性研究方法概论
(一)质性研究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质性研究?对此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质性研究是挖掘当事人的经验,由通过对当事人经验的了解来反映当时的事件,而不是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结论。前提是要放掉空洞的词汇,来发掘具体的细微的经验,由此经验来发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目的就是要从当事人的经验中抽丝剥茧地看出结构性的现象。研究这要从眼前所看到的,耳中所听到的词语,来反映当事人所要表达的本质话语,这一方法的难点就是研究者要不断检视和批判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1]我国学者陈向明认为“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这种质性研究方法与以前我们所接触的研究方法不同,我们所接受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方法,注重数据,而质性研究注重个体经验和具体生活经验在与研究对象互动的同时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特征[3]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的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将研究对象放到自然生活情景中去考察。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识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只有教育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才能对教育对象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
3.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质的研究认为,研究是一个对多重现实(或同意现实的不同呈现)的探究和建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双方都可能会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会变,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变。因此,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定终身”。
4.使用归纳法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质的研究主要采纳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归纳的方法决定了质的研究者和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下而上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
5.注重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质的研究不可能设想研究者可以脱离被研究者进行研究,正是由于双方之间的互动,研究者才可能对对方进行探究。并且,研究者要对自己的角色、个人身份、思想倾向以及二者关系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
二、质性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质性研究方法可看作是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不单置于社会科学的特有领域,对其他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4]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仅凭定量研究,用
一定的量表来测量,这样的结果是不全面的。因为他并没有深入被研究者的实际思想、了解被研究者的状态和当时填写量表的深层原因,造成只有果没有因的情况。而质性研究方法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就能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了解被研究者的相关情况,使二者得到相互验证,从而得出最适当的结论,这样更好的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有着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没有绝对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的人,思想支配行动,行动是思想的反映。一些社会现象的产生总有其思想根源,但一定思想的形成也与当时的社会情境有关,二者相互作用。因此,质性研究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种有效地研究方法。
三、质性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新认知教育对象,注重因材施教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不能独立存在于社会中,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因此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就要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必须把教育对象放到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生活情境中去考察。加之,人都是多面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并且教育对象在某一地点某一时刻所表现出的行为并不代表就是教育对象思想的体现,有时在特定的场景下可能是相反的,因为这可能是教育对象的一种逆反心理,想要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因此,要动态的对教育对象进行认知。只有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真正的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才能深切理解教育对象的行为,才能有针对性的给教育对象施以引导,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二)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增强教育效果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所站的角度不同、所掌握的知识不同、需要也不同,所以二者之间的理解也就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出发,从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出发,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或知觉规则以及需要,再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生活经验。在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种个人的生活经验对教育思想的接受有一个选择过程。如果教育者传授的思想与教育者的个人生活经验相一致,教育对象是乐于接受的,反之,教育对象会出现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引导教育对象正确对待个人生活经验和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并与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激活教育对象个人的生活经验,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人文精神
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能力,还取决于师生关系状况。教学的成功首先应该是做人的成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重视其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教育者需要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自己的“前设”或“倾见”进行反思,所谓前见,“其实并不意味着一种错误的判断。它的概念包含它可以就有肯定的和否定的价值”,[6]这样是对教育对象的一种尊重。坚持以人为本,以平等的身份走近教育对象,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把教育对象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创造性的主导作用自然地融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要深入到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排忧解难,与学生建立互尊互信的和谐师生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本应具有的人文精神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将质性研究的方法引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而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使教育者重新全面的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使教育对象更易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政治观点,树立教育对象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质性研究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明林,吴军.质性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6]伽达默尔,红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7.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研究工具——“质的研究”方法浅析现行的教育环境下要求广大的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可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啊。据笔者调查,现如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真正潜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年春季学期网络教育《专题讲座》------学习报告所选专题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地位和意义学生姓名 _刘念专业教育管理年级1209学习中心辽......
质性研究方法考试重点总结第二章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抽样方法;极端或偏离标准的个案抽样;最大变异抽样;同质性群体抽样 ;典型案例抽样 ;关键个案抽样;标准抽样;分层目的性抽样......
访谈记录访谈对象:福利院某位老人 访谈者:**** 访谈时间: ****年*月*日 访谈地点:***** 访谈内容:问:爷爷,能跟您聊聊吗? 答:好啊问:这是我们送给您的袜子,冬天到了,要注意保暖啊。 (老......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论文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方法研究2013年12月3日一、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