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专业教学中如何转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专业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所谓“差生”是指那些基础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平时考试连及格也难以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身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后进生的共同点:
1.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不知道为何要学习,学习热情冷热无常。
2.学习的能力差:记忆力、理解力差,智力偏低,无法接受老师的教学。在英语学习上表现为缺乏接受信息与理解信息的基本能力,甚至基本的拼读、拼写能力等。
3.学习方法差:不懂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普遍只会死记硬背,不懂灵活运用。在英语学习上更是如此,生搬硬套,甚至对单词也记不住,前学后忘。
4.学习表现差:上课不听讲,搞小动作,抄作业,信心不足,甚至厌学,自暴自弃。
5.学习习惯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些不良习惯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更不用说提高成绩了。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机械制图专业绘图技能的好坏,除了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智力较好的学生,听一遍老师的讲解或看一遍老师的示范操作就心领神会了,而智力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三遍、四遍甚至多遍,才能掌握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但是我发现,如果后者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赶上甚至超过前者。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我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深感挖掘和培养“差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转化“差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差生”一般都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一个新的起色,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每次都难以实现。因而,内心深处时常产生歉疚感。迫切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或条件给予补偿。教师应创造条件,通过让他们做一些操作起来较为简单而又有实际效果的活动,培养其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进步。例如,讲解
制图的基本知识,在做这些之前,教师先示范,化解难点,然后布置成作业,让学生去完成。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加以适当的辅导,对作业完成较好的,在课堂上加以肯定、表扬。这样通过对基础知识、绘图方法的罗列;,将他们的兴趣、注意力吸引到对知识的学习、复习和整理上来。这样做首先是难度不大,容易实现,其次是在这种重复过程中,比较容易对知识重新理解和掌握,在反复阅读、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机械绘图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的练
习,使其应用能力得以相应提高,从而取得学习上阶段性的进步。
在学习部分内容时,要求他们用比较直
接、易掌握的分析方法启迪他们的思维,逐步了解、掌握分析书写函数过程的方法。
另外,合理安排内容、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
学会、掌握课程。教师应当创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去享受在所带来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二、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和毅力的培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力量,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差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同一般学生相比更多,他们往往不能战胜自我和控制自我,意志薄弱,退缩消极,没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为此,在教学安排上,要针对“差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宜的目标,让他们能够接受。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上的负荷量和难度。
在基础教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开始阶段。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积极性
很高。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量增加,难度增大,由于他们接收能力和理解能
力方面差的原因,出现概念混淆、基础知识不能很好掌握、运用,导致成绩很不理想。在失败和挫折中他们往往产生急躁心理,学习情绪和积极性会明显下降。教师在这个阶段,绝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严,更忌过急地指责。相反地应尽量找其“闪光点”给以鼓励,要注重良好的心理效应。如果是理解不好,教师应通过用相同或相似示例,耐心仔细、清晰生动的讲解,帮助他们发现实际
存在的问题,深化操作过程,诱发跃跃欲试的情绪产生,在其彻底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再给其成功的机会。
另外安排上,要适当地安排学习较好又善于助人的同学与其结成帮对,引起良好的心境;用这些辅助手段,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有时要单独教授,并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使其能够独立提高学习成绩,攻克学习上的难点,克服胆怯,畏惧退缩心理,激发他们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对于他们哪怕是极小的成功都给予肯定,赞许、赞扬、勉励,鼓舞勇气,提高信心,锻炼意志,培养毅力。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持久,从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应“差生”的特点
“差生”的特征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1、“差生”心理过程的情性较强,灵活性差。因此,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穿插些心理过度性练习和增强心理灵活性的练习,如:让学生小结时自己出现过的错误,教师将其汇总、讲解,安排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练习。
2、“差生”可塑性差,运用能力差,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进行严格的基础练习和难点的教学,采用正确演示对比的方法,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比如:认真规范学习方法,看书方法,养成认真读书、给书中重点部分加注释的习惯等。
3、“差生”的大多数表现为沉静,遇到复杂或是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往往知难而退。针对这一些心理个性特点,宜采用分解问题难点,并辅以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例如:
4、“差生”既有自卑感,但自尊心又很强,如果受到过多的冷落,便会在心理上失去平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平时上课中要掌握分寸,少批评,少讽刺,多鼓励,积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保护“差生”的自尊心。
《机械制图》是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是普通高中的落榜生,基础差、底子薄,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转化“差生”,通过对“差生”非智力因素挖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一方面有助于较大面积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而另一方面则由于自信心的建立,也可促进
“差生”在相关专业的学习运用水平和其它学科学习的进步。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根据所教专业研究学生,务实工作,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教授的《机械制图》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并且熟悉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从而达到制图和识图的最终目标。这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必须把培养学生识图和制图的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机械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对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对2001届机电专业学生机械制图零件测绘活动开展了本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索。
一、测绘内容的确定:
《机械制图》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让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机械专业类综合知识并结合其它课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测绘是机电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机器仿制、设备维修、零件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测绘,使学生不但深化专业知识,而且掌握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熟悉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从而强化专业理论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当然,职高生生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测绘内容的确定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因此,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几组难易程度不同的装配体作为测绘对象。
二、组织形式确定:
在测绘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每班根据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的实际水平,结合测绘对象,分成相应小组,每组由6—7名学生组成测绘小组,聘请一名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测绘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都有各自测绘的对象,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团体协作意识,又防止学生相互抄袭。测绘结束后,小组应上交一套完整的装配体零件图。
三、测绘过程:机械制图零件测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过程:零件在装配体中工作原理分析、测量零件各部位尺寸并绘制草图、小组校对绘制正式零件图、表达交流阶段。这四个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推进的。
1、零件工作原理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由小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对组成装配体的各个零件进行分离,并分析它们在装配体中的位置、连接形式、装配关系、零件的作用、结构形状等,通过分析了解零件在机体中的工作原理。如上图一拖拉机汽缸曲轴装配图,通过分析同学们懂得了拖拉机曲轴是由5个零件组成,装配关系为:3号件轴承安装在4号件连杆孔内,2号件圆柱销安装在3号件轴承内,再把1号、5号左右曲柄连接起来,4号件和1号、5号件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保证连杆在曲柄运转时正常摆动。
2、绘制草图并测量零件各部位尺寸: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零件的表达方案,通过目测,徒手画出零件大致轮廓形状,再根据实际尺寸的测量,在零件相应位置上标注尺寸,技术要求等内容。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它是绘制正式零件工作图的基础,而各部分尺寸、技术要求又是工人制造的依据,标注方法不同,加工工艺也是不一样的,如图二所示轴承座中心线:A图所示72和B图28两尺寸尺寸标注基准不一样,导致加工工艺过程也不一样。A图以底板对刀加工,而B图以轴承座顶对刀加工。显然,以轴承座顶对刀加工是不符合工艺的。
因此,尺寸、技术要求标注务必做到:内容完整、表达正确、尺寸齐全、要求合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测量和绘制工作,而对于技术要求等方面,学生主要通过查标准、手册、参考经验图纸等渠道获得。
3、小组校对绘制正式零件图:
由于装配体中的各个零件都是相互连贯、相互联系的,各部位尺寸、技术要求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此,各小组在小组成员零件草图绘制完工后,安排了一次校对工作,并经指导老师确定正确无误后,方开始绘制正式零件工作图。
4、表达交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并且在整个过程结束后,我们还针对各小组的实际安排了由指导老师主持的答辩。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了客观地分析问题、辩证地思考及较强地表达能力。
四、本次测绘活动的结果:
从本次测绘活动实践结果看,主要取得了如下收获:
1、整个测绘过程中,由于课程的新颖性并突出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绝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对本课程的浓厚兴趣;
2、通过测绘,促使同学们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查阅专业资料,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并且使本课程理论知识得到了一次全面、综合应用的目的;
3、测绘过程中注意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切合各层次学生实际的对象展开测绘工作,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使各层次同学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4、小组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绘图活动,并且能认真完成小组安排给自己的任务,表现出较强的团体协作能力;
当然,专业教师在本次测绘活动中也取得了不少收获:
1、作为学习活动、学习交流的组织者,教师处于核心和权威的地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过早地把已有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维、介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和创新,使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感,激发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效果的优越性非常突出;
2、“学源于问、问源于思、思源于发现”。学生的每一次提问都是在对实践的认真研究并发现问题,经思考无法解决后,主动向教师提出的。因此,当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及时鼓励并作为学生的合作者共同探讨问题时,极易形成全体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3、充分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活动过程中既使全体学生通过学习普遍获得收获与成功的体验,又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注意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活动预期的目标;
4、专业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广泛吸收现代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手段,并结合专业特色,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吸纳新的科学技术,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实现了充实学科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5、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师生之间形成的情感是过去课堂教学所无法获得的。
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高教育两者之间在教学目的、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差别是众所周知的,两种教育对象之间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的,然而,纵观目前的职教工作,在办学的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却充满了浓厚的普教气味,这一客观现实迫切要求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深化改革,闯出一条充满职教特色的阳光大道。研究性学习的出现无疑为职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生。本次《机械制图》测绘活动仅仅是研究性学习在职教课程改革中的一次肤浅的尝试,但它所取得的成效却充分证明研究性学习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的发展空间是无可估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陈设能引导学生猪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核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利用多方的与具体的职业技术教课与实践工作,使学生得到在就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实际工作技术。这些产生与使用在生产和......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8篇)由网友“可可鱼子酱”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机械制图专业求职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机械制图专业求职信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面临求职找工作的挑战,该为自己写一封求职信了哦。写求职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械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