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论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庭教师谈家教”。
家教论文: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我的育子心得
尤广军
一棵树长得直不直、正不正那是育树人的责任,不能指责树长得歪;一棵树结的果好不好、甜不甜那不仅是树的内质,也是育树人精心与方法的产物。育树如此,育人更如此,“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可见育人比育树更艰巨、更精细,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像治感冒那样包几包药吃了就好,这要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要求“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现身教育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许多家长考虑孩子如何做人,往往注重的是做“有用”的人,在知识技能上下功夫,忽视了对孩子质量和性格的培养。其实,正直、善良才是“有用”的基础,只有具有优秀质量和健全人格,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怎样教孩子做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家风。要靠家长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引导、实实在在的示范,靠父母人格力量的影响,还要善于配合学校对孩子因材施教。做人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最复杂最艰难的教育,诸多范例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是父母以身作则。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子多谦让;常争吵的父母,孩子多诡辩;常干架的父母,孩子多有暴力倾向。生活中,你要求孩子怎样,你自己首先要怎样,不能在孩子面前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不能认为训斥和打骂孩子是做父母的权利和专利,要学会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要求孩子好好读书,试问你坚持读书吗?要求孩子别养成不良习惯,那你所要求的所谓的“不良习惯”,你身上有吗?„„请你静心想一想,如果你的答案与事实相悖,那你的育儿方法是失败的,甚至是危险的。譬如,我儿子从入园(幼儿园)那天起,就开始写日记了,至今如此。我知道写日记的好处和重要性,为了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从他入园那天开始,我就为他准备了精致的日记本,设计好精美的刊头。2周多的孩子认识不足300字,写日记固然不成,怎么办?我每天“承包了这项工程”,睡前我写好,然后念给他听(让他认可),我念的津津有味,他听得手舞足蹈(有时因种种原因漏掉,回来也一定补上),这一坚持就是整整5年,二年级开始我就逐渐甚至完全放手了,孩子的语文成绩至今仍名列前茅,我从不为孩子的作文水平担心了;年轻的父母在家教方面总是矫情,我不,如每次到医院看病人,我不把医院当危险区域(做好防护就行),总把孩子带上,每次回家看望我父母,总会把孩子带上,而且亲自带他为我父母买礼物;每次看影视我因剧情而落泪,我在孩子面前从不掩饰我作为男人的“不坚强”„„在“润物细无声”中,孩子善良、正直等美好品格就水到渠成了。
二、暗示教育
暗示有着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心理学家普拉诺夫认为暗示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暗示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思索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要学会“趋利避害”,“ 趋利”,就是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害”,就是杜绝消极的心理暗示。要求孩子有如此的心态和方法,作为家长也要学会积极配合。譬如,孩子入学之初,我最担心孩子未来的数学成绩,因为我从事的是语文教育,我父亲也是语文老师,我爱人语文素质也很好,偏偏我们的数学能力都不行,无论是从“遗传”角度,还是从家庭氛围来讲,我的担心都不是多余的。怎么办?从孩子记事那天起我就常常给他灌输一种思想:作为父亲的我数学忒棒(实际考及格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从一年级到大学,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相比之下,语文要逊色多了,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地教上了语文,如果当初教数学,会更出彩(这个秘密至今我儿子还不知道,丢人,嘻嘻)„„为了不露馅,我把一至六年级的奥数又学了一遍,我在前面嘻嘻的跑,让孩子在后面哈哈的追,这个“惊天大骗局”致使我孩子的数学成绩在班里也始终名列前茅,甚至还优于语文。由此相信,人不分聪明与愚笨,而在于后天的引导正确与否,这也成为我纠正班级学生们偏科的范例,即偏科不是某一学科的天分不好,而是我们的专注度与投入不够。要始终坚信:我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我能做得更好!
三、赏识教育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其《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说:“在孩子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虽是处在他们的双亲‘摧残’之下,然而还是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起来,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
家长们,你承认吗?孩子跌倒了,是你扶起来的吗?孩子尿湿了裤子,是你换的吗?孩子被打了,是你去打人方讨个说法吗?孩子考了95分,你会追问那5分是咋丢的吗?等等,如若如此,你就摧残了、掐掉了孩子“能力的嫩芽”。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扶起时还拍打着桌角、跺着地说:“叫你碰俺!下次还敢碰俺„„”。多荒谬的教育方法呀,这既放纵了孩子,又从小教会了孩子推卸责任。你可曾想到,一个你“不起眼”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就那还满脸堆笑、自得其乐呢,悲哉!当他考了95分,你怎么没看到那成功的95分,偏看到了那失去的5分?你是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吗?不是,你是个毁人主义者呀!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自尊,学会自爱,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挖掘潜力,人尽其才。生活中我们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别吝啬你的赞语,知道的人越多,孩子的自信心越足、成就感越强,主动意识就会大大提高。当然,也不能放大优点,要实事求是,言过其词则适得其
反,否则就会使孩子变自信为自负,变主动为傲慢。
日常生活中,大多家长是在拿赏识别人的孩子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谁谁......怎么怎么了......”“年龄一般大,人家„„”,即是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我认为这是做父母的最大失败,这最招致孩子的反感和逆反,这样的比较百害而无一益,好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比较中失去自信,自暴自弃,也从而加深了两代人间的代沟。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不要拿甚至连孩子都不屑的人和事去比较。有榜样不要去夸张的表达,而是创造机会让他切身去感受。生活中,做父母的要细心而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表扬(也要注意时效性),“知心姐姐”卢勤告诉我们要常说的一句话“有男(女)孩真好”!要常用大拇指,少用或不用食指。久而久之,一个自立、自信、自强的孩子自然成为真正的宝贝,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孩子自然成长在天地之间。
四、„„
家教有法,但无定法。让为人父母者做个有心人,肩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为建立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而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吧!
二0一二年七月三十日
浅议家风、家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任何一个人都在一个具体的家庭里成长和成熟,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所处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的安宁,国家的兴盛,均有赖于家庭所产生的影响......
辅导之前,首先要做到三点: 一、让孩子喜欢你。这一点非常重要,做不到,你将很难进行你的辅导。二、了解家长的意图和想达到的效果,与家长达成共识,注意细节,如果可能,向家长了解与孩......
梁实秋先生论家教导语: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梁先生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教育子女的问题,梁先生在《孩子》一文中说得最是透彻......
论家教的议论文家教,家里礼节与道德的教育。家教的本来意义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然而,许多家长会忽视这一点,也有许多家长对家教太过重视。我的同学小甲和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梁实秋先生论家教,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