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对策_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1:23: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

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这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人们的深深忧虑。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努力预防和减少广大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笔者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一、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

1.自身生理和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阶段,性机能开始成熟,但神经系统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兴奋、冲动,极易受外界影响,加之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导致自制力差,辨别是非、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因而一旦受到引诱,为满足某种生理或心理需要,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学校教育功能缺失。一是重智轻德现象较为严重。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能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由于法制教育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致使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水平“滑坡”。二是教师育人观念未真正转变。少数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言传不身教,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与学习、行为有问题的学生缺乏有效沟通,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歧视、厌弃他们,甚至将他们推出校门,使这部分学生处于社会、学校、家庭三不管的真空状态,接触社会阴暗面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机会增多,结交社会不良人员机率增大,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是学校管理存在缺陷。由于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部分学校大班额现象较为突出,每班多达七、八十人,甚至超过了百人,导致教师管理难度加大,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难以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四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一些学校只注重校内的教育管理,缺少与学生家长的日常沟通联系,对学生逃学、逃课、违纪等情况不及时通知家长,对学生在校外的活动不了解,不能及时发现并及早消除学生在校外的违法犯罪苗头。

3.不良家庭教育环境的同化。不良家庭教育环境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等“四失”家庭逐渐增多。家庭离异破裂和不和睦的“失和”家庭,容易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使子女产生心理障碍,诱发不良行为。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的“失教”家庭,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缺少对子女的关爱,特别是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双双外出务工,把子女托付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甚至其他亲友,造成教育不力,管理失当。父母有不健康行为的“失德”家庭,对子女很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子女也沾染上恶习,从而走向犯罪道路。缺乏正确教育方法的“失才”家庭,父母的育人观念存在误区,要么一味迁就和呵护子女,不注重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放纵子女的不良行为,要么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动辄对子女施以暴行,导致孩子因与父母感情破裂,为寻找温暖而与不良人员结交,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4.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教育功能的弱化。一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迷信、邪教、黄赌毒等一些丑恶现象不同程度地污染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加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以及在就学等方面不均等的现象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由于交友不慎,青少年学生在与社会上一些有劣迹的人交往过程中,耳濡目染,在受到别有用心人的引诱、教唆,暴力威胁后,意志薄弱者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不良文化的侵蚀。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一些渲染暴力、色情等内容的影视作品、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以及电子信息产品屡禁不止,加之个别文化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利欲熏心,纵容、教唆、引诱青少年学生无休止沉湎其中,导致被诱导的青少年学生铤而走险,进行盗窃、抢劫、强奸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社会教育功能弱化。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活动场所偏少,社区、乡镇、村社对学生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的教育管理基本上是空白,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也往往流于形式。

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对策建议

预防和减少在校生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各职能部门和每一位公民,要加强协作,标本兼治,真正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1.大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公安、文化、工商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公安部门要积极探索学校治安管理防范长效机制,增强学校整体防范能力。要加强与工商、文化等部门的配合,定期或不定期 地对各种文化娱乐场所、治安复杂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大力查处黄赌毒案件,查禁和取缔经营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场所,重拳打击淫秽网站,为学生提供绿色网上空间,坚决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彻底清除渲染色情、暴力等严重危害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一是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校长对预防和减少在校生犯罪工作负总责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出现学生犯罪的,一律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二是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全面科学地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各中小学要切实端正办学思想,真正树立“素质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行为。三是大力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职工中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坚决杜绝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多形式开展育德技能和方法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育人水平。四是克服“ 虚化”、“弱化”、“大化”现象,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坚持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和减少在校生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疾患,排解心理困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仁爱、宽容之心,树立珍惜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观念。同时,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真开展青春期知识和性知识教育,避免学生因无知、好奇而犯罪。五是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坚持在各级各类学校小学高年级以上开设 法制课,真正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并切实提高质量和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法纪教育,组织开展参观法制教育基地、举办法制文艺演出、听法制报告、观看法制宣传影视节目、案例评析、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庭审旁听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法制教育平台,在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六是健全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制度,扎实做好帮教工作。各中小学要建立问题学生的个人档案,健全落实教育转化目标责任,配合家庭,有针对性的地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积极预防和教育转化。七是进一步加强学额巩固工作,严防学生辍学。健全控制学生辍学责任制,将学生巩固情况纳入学校、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坚决杜绝赶撵问题学生出校门的行为。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律不得开除学生,高中阶段开除学生、勒令学生退学必须报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各级党委、政府要尽最大努力,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为在校中小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娱乐的场所,并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要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使中小学生“离校不离教”。同时,加强联系,明确责任,切实落实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 的在校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和有劣迹的社会人员的帮教、监管工作。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与社区密切合作,建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让家长切实承担起孩子的监护人和第一教育责任人的责任,避免和克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溺爱、放任、粗暴、压服等做法,以模范的行为影响和引导孩子。各校要进一步健全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在时间上不脱节,管理上不留空档。同时,进一步加大家庭教育科研力度,及时总结交流家庭教育经验。要着力建设一支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素质较高的校外育人队伍。进一步加强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加强中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机构建设,建立一支以“五老”人员为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积极支持他们开展教育工作。要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大力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决清除校园“粗口歌”、“黄色卡通”等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查缴暴力色情游戏软件、流氓玩具、管制刀具,坚决取缔校园周边200米内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以及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经营性娱乐场所。

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内容摘要]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普遍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从14岁至25......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作者:侯方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0期【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我国社会将来的主人。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都引起社会......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广东警官学院11级法学二班邹锡涛(学号;201***)摘要:青少年问题始终是社会极其关注的问题,青少年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1991、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下载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少年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