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与房地产发展趋势浅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低碳与房地产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社会发展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现在的减租能耗很高,需要输入大量的水、电、物资等,输出废热、废水以及生活垃圾。低碳发展理念下,必须对建筑业传统的适应性的设计、材料、管理等诸多方面予以改革,方向是低碳化至零碳化。
关键词:低碳
房地产
高效益
一、引言
2009年8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指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住宅的大力推行。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46.7%,其中包括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30%,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16.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占据了世界二分之一,其中80%-90%没有达到国际节能标准。目前,我校低碳示范楼已修建成功。它与普通的混凝土和砖结构建筑最大的不同是,房屋采用轻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可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房屋中采用的绿色屋顶,可以限制太阳暴晒下的热岛效应;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箱,可以将收来的雨水用于浇花、冲刷地板等;拔风烟囱则是通过自然通风,减少机械驱动带来的碳排放。这样的一幢房屋,可比一般的建筑减少30%左右的碳排放。节能技术:太阳能真空管、太阳能遮阳罩、拔风烟囱、地源热泵等。且可抗7级地震,使用寿命长于50年。
低碳示范楼 效果图
二、低碳建筑与设计
2.1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2.1.1 墙体节能技术 就墙体节能而言,传统的用重质单一材料增加墙体厚度来达到保温的作法已不能适应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而复合墙体越来越成为墙体的主流。复合墙体一般用块体材料或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或在框架结构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温、隔热材料作为墙体。目前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及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等。这些材料的生产、制作都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特殊的设备,而不是传统技术所能及的。值得一提的是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它是将胶粉料和聚苯颗粒轻骨料加水搅拌成浆料,抹于墙体外表面,形成无空腔保温层。聚苯颗粒骨料是采用回收的废聚苯板经粉碎制成,而胶粉料掺有大量的粉煤灰,这是一种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墙体的复合技术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我国采用夹心保温作法的较多;在欧洲各国,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2.1.2 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具有采光、通风和围护的作用,还在建筑艺术处理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门窗又是最容易造成能量损失的部位。为了增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物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更有全玻璃的幕墙建筑。这就对外维护结构的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从门窗材料来看,近些年出现了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塑木复合型材以及UPVC塑料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其中使用较广的是UPVC塑料型材,它所使用的原料是高分子材料--硬质聚氯乙烯。它不仅生产过程中能耗少、无污染,而且材料导热系数小,多腔体结构密封性好,因而保温隔热性能好。UPVC塑料门窗在欧洲各国已经采用多年,在德国塑料门窗已经占了50%。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塑料门窗用量不断增大,正逐渐取代钢、铝合金等能耗大的材料。为了解决大面积玻璃造成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人们运用了高新技术,将普通玻璃加工成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高强度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智能玻璃能感知外界光的变化并做出反应,它有两类,一类是光致变色玻璃,在光照射时,玻璃会感光变暗,光线不易透过;停止光照射时,玻璃复明,光线可以透过。在太阳光强烈时,可以阻隔太阳辐射热;天阴时,玻璃变亮,太阳光又能进入室内。另一类是电致变色玻璃,在两片玻璃上镀有导电膜及变色物质,通过调节电压,促使变色物质变色,调整射入的太阳光(但因其生产成本高,现在还不能实际使用),这些玻璃都有很好的节能效果。2.1.3 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在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降温层以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而在冬冷夏热地区(黄河至长江流域),建筑节能则要冬、夏兼顾。保温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用作保温,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此为正铺法);也可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此为倒铺法)。在英国有另外一种保温层做法是,采用回收废纸制成纸纤维,这种纸纤维生产能耗极小,保温性能优良,纸纤维经过硼砂阻燃处理,也能防火。施工时,先将屋顶的钉层夹层,再将纸纤维喷吹入内,形成保温层。屋顶隔热降温的方法有:架空通风、屋顶蓄水或定时喷水、屋顶绿化等。以上做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满足屋顶节能的要求,但目前最受推崇的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2.1.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①作为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以后可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②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外己建成不少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将促进并网发电系统快速发展;③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台光伏水泵在各地运行;④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⑤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⑥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出现较早,目前已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目前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阶段;⑦太阳能干燥和太阳灶已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从总体而言,目前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较低,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风能发电较适用于多风海岸线山区和易引起强风的高层建筑,在英国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实例,但在建筑领域,较为常见的风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风方式。
2.2 低碳建筑设计
科学合理的设计将会进一步靠近低碳地产,巧妙的设计将会达到节约材料、循环利用、环境美化以及邻里和谐等功能。低碳设计主要包括户型类型、楼盘间距、管道系统、社区绿化和低碳设施等四个方面
2.2.1 户型类型
纯粹追求大户型不仅浪费建筑材外,还会造成空间和土地的浪费[1]。在建设用地日益紧张,房价高居不下的情况下,适当的缩小户型将是一举多得的明智之选。另外,房间采用大开间小进深,既能保证良好的通风,也能得到更好的采光条件,将大大降低空调、电扇、电灯等电器的使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2.2 楼盘间距 拓宽楼盘间距,尽量保证每一户的充足采光,降低电灯的使用率,达到节能节电的效果;超宽的楼盘间距设计将会使通风更加流畅,空气轮换更快,减少空调电扇的使用,也能达到更新生活环境的效果。
2.2.3 管道系统 主要针对给排水管道。由于自来水的生产、废水的处理都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循环利用型的管道系统设计将会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2.2.4 社区绿化
尽量减少使用人工草坪绿化效果极差的绿化方式,草坪不能将社区的污染性气体吸收,而且美观性欠佳。选择吸附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的乔木、灌木和自然生态来进行美化,如:美人蕉、法国梧桐等。施以错落有致的设计和安排,使环保与美化效果同时达到最佳。
三、低碳建筑的意义及相关保障
3.1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另外,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能量,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附属有CO2的产生,如电能来自煤的燃烧,建筑物材料的运输来自于电能或者汽油,柴油的燃烧等,而且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废弃物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全世界火力发一度电能排放约0.5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技术不高,初步估算一度电约排放0.7kg的CO2,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建筑过程中,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也意味着产生20亿吨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然后,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的保护了其他资源。
3.2 绿色低碳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低碳建筑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以及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
室外环境而言绿色低碳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
室内环境。这些环境本质上决定着人们的舒适度,而通过绿色建筑,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因地制宜,从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通过各种绿色技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性,同时保障人的健康生活,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质量。
3.3 以“低碳”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低碳设计是指采用低碳技术和零碳技术乃至负碳技术策略,实现低碳、零污染、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设计方法。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大家都很关注,对我们建筑领域来讲,我们节能减排的任务意义很重大,也很艰巨,建设生态低碳城市、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领域的主要策略。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侧重点不同。绿色低碳建筑更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排放是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
3.4 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措施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需要行政、经济、法律多方面的宏观导向。
3.4.1 完善节能减排的国家强制标准建筑节能标准是建筑行业必须遵行的规范,也是宏观调控目标的依据。
目前建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尚不明确,因此无法考核建筑能耗中采用了多少可再生能源。即使明确减排指标,还需要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指标来加以贯彻,否则难以通过标准化工作使建筑节能减排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宏观调控的对象和力度也不易掌控,这不利于行业内和行业间展开市场竞争。美国能源部(DOE)专门出资与加州伯克利大学合作建立了一个国家实验室,即加州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其下属的实验室机构分别从事新型建筑材料、能源、光源以及灯具等的相关研究。[2]随着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深化,围绕建筑节能,新的设计、技术、材料、工艺会不断更新,因此,加快标准修订周期,防止标准化工作滞后于科技进步,才能避免巨大的浪费。为了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还应该附以行政和经济手段。具体涉及建筑产品的市场准入、税收标准,建筑企业的信誉资质评定等调控手段。例如,实施与建筑减排达标关联的建筑土地出让、抵押融资、建筑产品税收、企业罚款、建筑耗能阶梯价格等制度。
3.4.2 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建筑节能只有依托产业化方式才能拥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必须有明确的产业导向政策。
首先,围绕建筑二氧化碳减排,引导“产、学、研”融合创新,确保节能技术不断进步,推进建筑产业变革。国家还应依托专业研究机构,探索建筑节能基础性前沿问题并制定标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太阳能综合利用,不同气候条件下太阳能、地源热泵、建筑绿化和建筑保温隔热的组合方式。其次,运用产业政策引导建筑企业和中介机构展开节能的市场竞争。具体涉及建筑保温、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集成体系、模块化生产、专业化产业链、关联服务等。第三,引导建材业不断开发新型的以废弃资源为原料的低排放节能建筑材料。
3.4.3 围绕减排进行城市和建筑规划科学的城市规模以及与产业布局协调,可以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和工业余热。
规范和调整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适度向空间发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城市森林,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减少建筑的单位面积的耗材和单位体积的散热外表面,起到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因此,科学的建筑规划对减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城市碳汇的作用十分显著。明晰建筑耗能及二氧化碳排放关联的法权关系自然资源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的前提是明晰环境资源的产权关系,因此,资源综合体或资源系统的环境所有权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关键,也是按照价值规律公平竞争的前提,这里的核心是环境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又要由分配关系来
四、结语
我国房地产业的低碳化,不仅会降低碳排放量,节约费用,更要使得这一支柱产业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绿色低碳的房地产业必然会带动绿色低碳相关的建筑部件,新能源,环保等相关产业,这样也会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加快我国经济转型速度,为我国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荣飞、李伟明·低碳房地产模式浅析·《中国商界》·2010年第七期 【2】百度百科·低碳建筑·http://baike.baidu.com/view/3006624.htm 【3】百度百科·建筑节能·http://baike.baidu.com/view/6243.htm 【4】中国学术论文网·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5】房地产资讯库·低碳建筑的发展需要国家支持
低碳与房地产的关系低碳概念和低碳住宅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著名学者林辉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试论低碳经济与房地产经济,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试论低碳经济与房地产经济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也使我国房地产行业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资源消耗过大,房产成本过高等。而要使我国房地产行业......
我眼中的2018年房地产发展趋势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017年的疯狂暴涨后会迎来几年的平静恢复期,纵观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到1994年房改房开始住宅由国家控制改成自由买卖的商品房......
低碳与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感觉还距离我们很遥远,然而事实却是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低碳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地球环境的变化。如今,低碳生活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