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和服介绍”。
和服
不丹国王在昭和天皇的葬礼上穿着民族的正装出席。这种服装类似套在和服外面的宽袖棉袍,使日本人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很多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并未抛弃当地特有的服装。
回顾一下日本,即便在二战之后,许多家庭主妇仍穿着和服。罩衫的产生是由于做饭、洗衣时和服的袖子碍手碍脚的缘故。可见当时穿着和服的女性仍然很多。为什么后来穿和服的身影很快消失了呢?明治初年,皇室带头西洋化,推动了西服的普及。但是,在平民百姓当中,尤其是女性当中,和服的低位仍不容动摇。男性中也有许多家长回到家就换成一身和服的打扮。因此,很难说皇室是西服化的先驱。
和服等日式服装随着日本热的风行而大受欢迎 在世界时尚界,“日式”也成为瞩目的焦点
和服外褂、裙裤、浴衣、号衣等也是和服,但说到“和服”,现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指在入学仪式、成人仪式、结婚仪式等正式场合穿着的长袖和服等,主要是女性和服。
对日本感兴趣的外国人,说「和服」听不懂时,说「着物」就会明白。「着物」已成为广为熟知的世界性词语。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竟然还知道「浴衣」和「はっぴ」。这些词语使外国人体验到了异国风情,同时轻松而容易接近,满足了他们的消闲心理,因而作为词汇被吸引到外语中。在许多外国人看来,和服的印象以颜色鲜艳、花纹华丽的女性访客用服装为主,而男性和服则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和服要配上腰带、短布袜、草鞋等“小道具”,平时不能随便穿。对于和服的日渐淡出,人们已经有所议论,长辈向小辈留传和服并传授穿法,这种做法已变得稀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和服穿法教室”曾非常盛行,但后来与茶道、花道等一起退化成了教养类的修习。但是,最近在夏季节庆和焰火大会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穿着浴衣外出。作为一种轻松而新鲜的时尚,深受欢迎。在女性中,也出现了将和服改短,以和服迷你裙的感觉来穿的趋势。
和服与西装的根本区别在于,西装根据穿衣人的身材量身定做,而和服要求穿衣人配合衣服的大小。和服要求将固定尺寸的衣服通过穿衣的技巧达到合身得体的效果。
不同于西装,和服与人体之间的这种宽松关系,也给西方的女性时尚带来了影响。20世纪初出现了发布“和服外套”的服装设计师,之后,来自和服感觉的宽松服装仍然时时出现在西方时装界。和服刺激了年轻人的身体感觉,也是产生新时尚的契机。
《日本文化》
「日」白幡洋三郎 著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文出版社 页数:382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日本和服的演变过程
和服的缝制技术已拥有逾1,000年的历史,其方法堪称独一无二。首先,裁缝会将12至13米长,36至40厘米阔的丝绸或轻绵裁成8份。目的主要是让和服的主人日後可轻松更换或缝补因变旧、褪色甚或破烂的不同部份。而最令人赞赏的是,在缝制的过程中,所有布料均会被尽用,丝毫不会浪费。
要为和服添上丰富绚丽的色彩有两个方法,—是以不同的颜色线来编织布料,一是采用漂染技术。若论到以颜色线编织的布料,当中地位最受尊崇,自然是首推茨城县结城市出产的结城紬,其优秀的质料更被声称可用上300年而不变。
漂染的和服先由白色的布料来缝制,然後再绘画、印刷或绣上鲜艳夺目的图案。而最巧手的染工,则来自京都的京有禅及金泽的加贺有禅染法。
漂染布料的最大好处,在於当和服的表面色彩开始褪色时,穿著者可将其反转并采用另外的一面。此外,当和服的其他部份褪色时,更可轻易重新染上新的色彩。
一件和服,一个故事
日本人对一年四季及其人生的每个阶段均十分重视,这可从他们选择的和服身上看到。一般来说,日本小孩在出生後30至100天内,便会收到其首件和服。而每年11月的七五三节,父母都会让5岁的男孩、3岁及7岁的女孩穿上一件特别的和服,再带他们往神舍参拜,以感谢上天赐予孩子健康。
按传统,青春少艾在庆祝成人仪式时,便会收到一件振袖和服。她们会在步入20岁那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穿上袖子长长的振袖和服,让年青男子一睹其艳容,故振袖和服只限未婚女子穿著的。
当穿著振袖和服的美丽主人成功俘虏了爱人之後,她便会穿上纯白色的结婚和服,代表人生阶段的新开始。在结婚後,女性只能穿著袖子较短的留袖和服。留袖和服可以分为黑留袖及色留袖,下摆两端印有图案。其他女性和服,包括正式拜访时的到访式和服,以及参与宴会、仪式和婚礼的婚宴式和服。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
“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西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後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
至於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後来移到了後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後,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於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後,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他服装。
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著传统和服的人们。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
它在日本也称“著物”。
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
西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後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
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 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
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後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後的装饰品。
由於打结很费事,战後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
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熟悉和服带子的基本各部分名称,在你学习穿法和让人帮助穿衣时不至於不知所措,另外在你购买和服和接受花样说明时也十分方便。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它们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欣赏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
和服的着装禁忌 据说,周武王气绝后,有12人小臣分别拿着武王常穿的冕服,分头爬上各处屋顶上面,面向北方大声叫喊:"天子回来啊!"连叫三声后,又回来把冕服盖在武王身上,希望武王的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和服怎么造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和服浴衣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和服怎么造句和服拼音【注音】: he fu和服解释【意思】:日本式的服装。和服造句和服造句:1、但必须亲自去到那家专卖店才能拿到和服。2、这个男子穿着了一身特殊的红色和服,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