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每一位学生——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好后进生才是真教育”。
教好每一位学生——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
常如涛
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相对低下、行为习惯不良、纪律意识淡薄的学生。从现实情况来看,后进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一种是行为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后进生虽然在班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却广,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阻力。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就必须深入分析其背景成因,准确洞悉其心理特点,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合适的转化措施,帮助他们重树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1、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个别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引起的外,大多数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1.1 家庭因素
一为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主要类型有粗暴型、溺爱袒护纵容型、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型、丧失信心唉声叹气型;二为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如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三为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这些因素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的发展空间,直接影响着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1.2 学校因素
学校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却是决定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形成后进生的学校因素主要有: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受到压抑;教育方式简单,一味批评指责,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1.3 社会因素
社会是个大染缸,也是个大熔炉。它既能使人百炼成刚,也能使人走向堕落。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如黄赌毒、江湖义气等因素直接侵蚀着学生的心灵。
2、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2.1 强烈的自尊心
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尊重的需要,后进生也同样如此。他们渴望得到关心,受到尊重。然而,由于后进生组织纪律松散,学习不努力,常引起同学的厌恶,老师的批评,人格得不到尊重,致使自尊心异常强烈,对别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常表现为情绪变化大,容易失控。
2.2 缺乏自信,自卑心理严重
后进生由于长期经受失败体验,并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自信心下降,形成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持全盘否定,认为自己“能力差、脑子笨”,甚至自暴自弃。
2.3 要求进步,但意志薄弱
“想做个好学生”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共同愿望,后进生也不例外。虽然他们也会在学习上下功夫,也愿意遵守学校的纪律,但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差,意志力不够坚强,这种行为往往难以持久,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旧病复发。
3、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3.1 妙用心理效应,排除后进生的戒备心理
一位法国作家曾写过一则寓言,讲南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行人把衣裹得紧;南风徐徐,使人自觉把衣脱掉。这一现象称为“南风效应”。“南风效应”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要想别人接受你的行为就要先让人家接受你的为人。教师如果一开始就摆出一幅北风的面孔,对后进生进行训斥、责备甚至挖苦、讽刺,很可能激起后进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转化工作的开展;而教师若避开问题的实质,平时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并通过语言、眼神、表情、行动等将自己对后进生的高度期望表现出来,使他们需要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学生就会在心理接受教师,继而接受教师的做法和要求。
3.2.积极引导、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后进生自信心
实践证明,后进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我概念”,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成功是失败之母,失败也是失败之母,但它们都建立在自信心基础上,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后进生克服自我偏见,使其从“脑子笨,能力差”的自我困惑中解脱出来,增强自信心和毅力。首先,要教育后进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补偿”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盲人失明,耳朵就灵,这是生理上的补偿功能,人的心理也照样具有补偿功能。具体做法就是“扬长避短”,积极寻觅、培植自己的优越感。再是,在了解后进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鼓起他们追求成功的勇气,并动摇其原有的归因定势,产生“只要努力,我也能成功”,“我不比别人差”的自我暗示,从而促进自信心的提高。3.3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后进生学习能力
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遗漏的知识非常多,所以即使有心学习,也往往会有种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学起、不知如何学的感觉,所以必须要对后进生进行细致的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首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必要的基本学习方法,如:如何有效地听课、如何阅读、如何记忆、如何做题等;其次,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做好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模仿,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学习方法;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时进行检测(早期教师检查,后期学生自我检测),及时进行反馈;最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内化成自觉的行为,并持续下去。
3.4 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家,班级环境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后进生的转化。一般来说,良好的班风能催人上进,对后进生的转化能起促进作用;而班风差的集体由于舆论导向不正,在客观上会使后进生身陷泥潭,加大后进生的转化难度。所以转化后进生要重视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身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应花大力气,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班集体,让后进生耳濡目染、熏陶感化;此外,班主任还要组织丰富多样的班集体活动,积极带动后进生参加,让后进生在集体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教育。3.5 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联合后进生的家长和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学校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并根据具体的家庭教育类型进行家庭教育情况的沟通。对于粗暴型和叹气型的家庭,要多介绍学生的优点,提高家长协调教育的信心,对于放任型和溺爱型的家庭,则要如实反映后进生的缺点和不足,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沟通、赞赏。另一方面,学校还应与街道、公安部门等合作,减少或切断社会不良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为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3.6
持之以恒,防反复、抓反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塑造一个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后进生的形成及心理特点决定了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其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当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的时候,教师切忌粗暴地批评或指责他们,应正确看待这种反复的过程,并认真分析出现反复的原因,继续持之以恒的关心他们,教育他们。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是长期的、艰苦的,但我们只要遵循教育规律、成长规律,认真分析后进生的背景成因,洞悉其心理特点,掌握其心态,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guang016”为你整理了“帮助后进生走出行为误区”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帮助后进生走出行为误区——转化后进生的个案例析潘英......
父母如何帮助宝宝走出困境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下面和小编一......
父母怎么帮助宝宝走出困境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父母怎么帮助宝宝走出困境,希望有所帮助!1.告诉孩子忘我是走向成功......
走出困境——做个勇者生活需要经得起磨难的人,世界更需要经得起磨难的人。所以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逃避、退缩,要做个勇者。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只有经过地狱般磨炼......
怎样帮助小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学生普遍怕写作文,一提写作文,不是摇头就是叹气,总是抱怨“没啥可写”的。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平时我是从以下方面去做的:1、从仿写入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