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岗小学吴海红
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个别老师习惯高声训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老师的尊严,才能使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殊不知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裂痕。如果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用和蔼的态度、低声调进行教育,就会像春风细雨滋润万物一样,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低声调”的教育能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便于问题的暴露和解决。
学生都害怕批评,也厌烦语气生硬的说教,这种害怕、厌烦,就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负担。学生受到了老师说教与批评的“招待”,这种负担便会转化为“心理超重压力”,学生或者会在心里“掩耳不闻”,表面在洗耳恭听,“心”却躲在别处;或者会因为考虑到老师将怎样处置,而变得焦虑不安、精神紧张;同时,自我保护的本能,又会促使学生作出“心理防御”,以至于在老师面前不敢也不愿道出真情。这时,倘若老师能用和蔼的态度、低缓的声调开导、说服,学生就会因为老师的举动而获得心理上的宽慰。紧张的神经渐渐松弛,情绪稳定了,心结解开了,问题暴露了,老师的教育也就容易被接受了。
其次,“低声调”的教育能减弱乃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学校里常有这样的学生,他们从小就被认为品行恶劣、屡教不改,因此常常受到过分严厉的斥责。可以说他们是伴着训斥和生硬语气的说教长大的。在这些学生眼里,老师非但是不可亲近的人,而且令人憎恨。由于情绪的强烈对立,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所以对老师的要求,往往一概拒绝。即使被迫接受,也不是真心实意地照办。有时候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在学生中挑起事端,导演“恶作剧”,暗地里与老师对着干。
降低批评的声调,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会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好的暗示:这次批评不像是有意找学生的“茬”,更不是想借此机会整治学生,而是真情实意地要帮助学生查找问题,纠正错误。这样,学生自然会放松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接纳老师的谈话。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慢慢转变对老师的看法,自觉减弱乃至消除“逆反心理”,化尖锐的对立为真诚的信任,按照老师所讲的道理去学习、生活和做人。
再则,“低声调”的对话,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增进彼此间的亲密关系。
师生关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以至于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去执行,而老师则不大喜欢接近学生,热衷于保持“师道尊严”的派头。致使师生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差距。这种情况处理不好,会阻碍师生心理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
交谈是师生之间交换思想、增进了解最常用的方式。低声调、亲昵的交谈像讲“悄悄话”一样,容易引起学生跟老师说话的兴趣,感受到母亲般的慈爱,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尊重学生,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他们为自己享有这样的谈话机会而高兴,渴求老师的理解和尊重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老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亲人和知心朋友。
由此可见,教育学生用低声调,比较合乎学生的心理要求和特点,它有助于消除师生间存在的隔阂,促进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沟通,从而使学生尊重老师,信任老师,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帮助。
来自:中国教育报
低声调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是因为:1、......
低声说道理教育随笔当我在旁边看别的老师带班时,觉得孩子是很容易掌控的,但当我一个人带班时,却发现了很多问题,要应付27个孩子我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在我的口令发出时,有的孩子......
谁在,低声吟江湖日记(1)你听,谁在素手弄琵琶,谁在低声吟江湖?今夜,一片雪花,如一把残忍的断魂之剑。迎面击痛谁的途经?阳关曲,风沙朔,雁鸣如诉。一个英雄无奈的啸音打马疾驰。谁的剑,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低声说道理教育随笔,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细雨抒情散文今年的秋天仿佛来得早些,也凉得早些,让人感觉还没有做好准备,却已入深秋。于是, 雨便一场接一场地下,但却都不大。往窗外望去,好象没下一样,再向地上仔细一看,雨分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