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扎赉特旗一中李殿林
这是《读本》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第三段在谈到杜诗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创造意境的时候,引用了许多杜诗的名句,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课文原句:“‘甲第纷纷厌梁肉’(《壮游》)”;此处有两处失误。一是出处不对,这句诗不是出自《壮游》,而是出自杜甫写于天宝十三年(754)春的《醉时歌》。原诗前两联是:“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广文先生”指郑虔,杜甫在长安时的好友,当时任广文馆的博士,有名无实,不为朝廷重用。四句诗的大意是说,那些王公大臣在御史台、“三省”内外来来往往,而郑虔所在的广文馆却冷冷清清。那些豪门贵族吃腻了珍馐美食,而这位广文先生还常常挨饿。此外,课文的“梁”字当作“粱”,原因很简单,“粱”解为好米,“粱肉”泛指美食。
作者邮箱:lidianlin_1969@163.com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二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简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内蒙扎赉特旗一中李殿林《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说,中国戏曲处理空间的方式,不仅与中国绘画相通,而且与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本文就以杜甫、李白的诗为例,指出诗歌艺术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虚实相生 审美鉴赏 直接信息 潜在信息中国古典诗词讲求虚实相生,通过一虚一实,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诗歌的审美空间。一、......
观摩课教案:诗歌赏胜析之虚实嵩阳高中 李光辉2014年2月诗歌赏析之虚实学习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