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考集锦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5 16:01: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水调歌头》中考集锦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诗词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下面是《水调歌头》中考集锦题!

一、2011年河北省中考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

作答)。(2分)

答:

8.简析

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

间起舞?

示例二:

示例三:

8.

深沉;

以放眠的情景。

二、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1)词前小序说的“子由”是词人的 ,他

和苏轼、 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

指 。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代用李白《月下独

酌》诗句 ;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

是 ;这首词虽有感伤

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两处原

句证明:①___ _ ___ _ ___ _ ②_________ ____。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1、2、略3、A

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

四、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语文

(一)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

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一、2011年河北省中考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

作答)。(2分)

答:

8.简析

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

间起舞?

示例二:

示例三:

8.

深沉;

以放眠的情景。

二、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1)词前小序说的“子由”是词人的 ,他

和苏轼、 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

指 。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代用李白《月下独

酌》诗句 ;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

是 ;这首词虽有感伤

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两处原

句证明:①___ _ ___ _ ___ _ ②_________ ____。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1、2、略3、A

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

四、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语文

(一)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

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阅读题:水调歌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阅读题:水调歌头,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水调歌头》阅读题

《水调歌头》阅读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阅读题:水调歌头

阅读题:水调歌头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

中考名著题集锦

中考名著题集锦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2006扬州市)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

中考宋词详解:《水调歌头》

中考宋词详解:《水调歌头》引导语:下面整理了《水调歌头》的中考宋词详解,欢迎即将要中考的同学们来这里学习。中考宋词详解:《水调歌头》年代:宋 作者: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下载《水调歌头》中考集锦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调歌头》中考集锦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