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 阅读答案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①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③觞(sh6ng)之:备酒招待客人。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⑥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真宗遣使急召之。使:
(2)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既: 实: 对:
(3)故就酒家觞之。故: 就:
(4)上以无隐,益重之。上: 以: 益:
(5)所亲或规之。所亲: 或:
(6)公宜少从众。宜: 少: 从:
(7)举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举: 患:
(8)不能顿俭,必致失所。顿: 致: 失所:
(9)岂庸人所及哉! 及: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一致的,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
例2: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 )
A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B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D 游人虽未盛,然……亦时时有。
E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F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G 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
3.这段话共15句,用“∣”表示大层次,用“‖”表示小层次,在下图中画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这段话的论点是( )。
A 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B 公宜少从众
C 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D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5.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属什么类型的论据?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七个字)。
参考答案:
1.①使者②已经,实际(实情),回答③所以,靠近④皇上,认为,更加⑤亲近的人,有时⑥应该,少数,跟从⑦全,愁⑧习惯,导致,没有存生之道⑨达到
2.BDG,ACEF
3. ⑴ ⑵ ⑶ ⑷ ⑸ //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 ⒁ ⒂
4.C
5.事例
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
训俭示康【原文】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
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训俭示康 阅读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训俭示康》读后感本学期学习了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读后有很多感触。仔细品来,想着自已,看看周边,浮燥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深的震憾和荡涤。作为一名直接服务农村的干部,我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