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元
学生对文本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要尊重处于读者地位的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何才能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解读文本呢?
1、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
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而阅读的角度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如在教学《西门豹》一文中“破除迷信”时,有的从西门豹的的语言:“到河泊取媳妇那天叫我一声”感受到他是一个不动声色、成足在胸的人。有的从乡绅们跪地求饶分析出乡绅们是外表凶狠内心胆小如鼠的小人。有的从西门豹不以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武力镇压危害百姓的巫婆乡绅,而是十分巧妙地除去巫婆、威吓了乡绅,体会到西门豹采用的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和“杀鸡吓猴”的双重计谋,进而感受到他是一个极富有心计的人。有的从西门豹发动百姓开渠筑堤体会到西门豹是实实在在为民着想,从根本上防洪保收,进而使迷信不攻自破。
2、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里强调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如《田忌赛马》一文中孙膑帮助田忌出谋划策,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战胜了齐威王。学生阅读后对孙膑的看法大相径庭,有的从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以智取胜,得出他是一个谦虚谨慎、足智多谋的军师,有的从是否违反比赛规则角度推出孙膑投机取巧,其实他输了。对于后者的这种独立思考教师不应扼杀,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下去创造性的研读课文。后来,学生在研读是感受到倘若齐威王知道后也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孙膑是无论如何赢不了的,由此悟出靠一两次投机取巧取胜是暂时的,要想真正想超过别人须练得一身真本领。
3、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呈现阅读体验。
由于学生的兴趣、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相同文本的阅读所呈现的体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用朗读来表现,有的喜欢以表述来体会,有的喜欢以绘画来渲染,有的喜欢用表演来升华……如在阅读了《荷花》一文以后,教师鼓励学生说:“同学们读完后感受一定很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有的深情地朗诵,有的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绘制了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有的写出了一首首韵味十足的小诗……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
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容忍不同意见,珍视学生独特感悟和体验的同时,积极引导、适时“呐喊”,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个性得到张扬,人生得以感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从而使整个教学充满创意与激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指导学生解读文本三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过渡”与“照应”都是作文中常见的技巧方法。尤其在叙事类作文中,同学们要格外注意“过渡”与“照应”。所谓“过渡”,就是事物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为了使作文中各段......
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三法[作者]林玲云[内容]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最感困难的是怎样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的问题。许多学生反映,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
自学三法质疑法质疑即理解字面意思后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阅读《阿里山的云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写山却写云雾?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静的,而云雾却是变化无穷的,这......
产品质量法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 )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A.抽查 B.出厂检查 C.全面检查 D.重点或反复抽查2.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的首要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