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餐菊醉重阳优美散文
重阳佳节费思量,奈何天各一方。“相思是一种病”,古人自有良方:诗酒餐菊醉重阳。诗为酒,菊为肴,把重阳节过成文化大餐,那些相思酝酿的诗句,至今读着都口齿生香。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登高,望得远,也是亲人。这虽有些自欺欺人,但羁旅在外,奢望也是希望,也要手心并用,望穿秋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种相思两处愁,少的也非一人。“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鸿雁传书,却写着重阳如约、相逢无期。本想登高望远,孰料越高越远,没看见亲人,还弄丢了自己。“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菊花是睿智的,因为远的不是亲人,而是自己。低下头,就有别样的风景,为何不珍惜呢?
“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清秋佳节,不能辜负殷勤开放的菊花,“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赏菊是重阳节的`习俗,也是诗意的盛宴,每人都能“品”出各自的味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在写菊,也写自己,“香”和“瘦”阅尽人情味。“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左“傍”右“爱”,还是“不堪”,为何?只因浓浓的思乡味。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杜牧豁达多了,写出人生况味:“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白居易更是妙笔生花,写出老骥伏枥的意味:“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菊花不老,壮心不已,花犹如此,人何以堪。
无论登高、赏菊,都少不了酒,那悠远的菊花香,也是悠长的酒香味。
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则种菊待客。“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孟浩然没耐性,主动约酒:“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人家不来,他就自己去:“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酒足饭饱后,还不忘预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活脱脱一“酒鬼”,杜甫的“饮中八仙”没有他,真“屈才”了。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李白一句话道出心声,不过,斟上酒,他立刻神采飞扬,“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这个“苦”,有酒味,有菊味,有愁味,有世情味,有人生味,可谓五味杂陈了吧。
佳节孤旅又何妨,还有诗、有酒、有菊,足以醉了望眼、醉了重阳、醉了相思。
菊在秋天最受瞩目,一如诗人的吟唱。在诗人看来,菊就是秋风的细节,萧瑟着、凄美着抑或豪放着。嫩绿或褐色的茎簇拥着低矮、平凡,却也挺举着一秋的顽强。傲过霜、斗过寒,菊花引领着......
灯红酒绿、满汉全席、红白喜事、怡情小聚、浪漫之约,似乎都离不开使人痴迷陶醉却又让有些人望而却步的“酒”字。古往今来,它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有诗人饮酒赏......
从都市的阳台上,从喧闹的街道旁,从宁静的花园中,从唐诗宋词里……好多好多的菊花走了出来,静候着,让我来品读。品读菊花,我品到一股清苦的菊香,品到了一种不畏严寒的傲骨。从她的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醉天酒-原创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醉天酒-原创散文近年诸事皆淡,烦扰里识得一点明心见性,躲去许多无聊。唯对山水之心犹甚,社里组邀兴隆山,欣然前往。出发天尚黑,得乘二魏妹子的顺风车,谢。一车老熟人,未及多语,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