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灵活运用
复习过程:
一导入
湖南高考语文的诗歌鉴赏题目的分值已变为8分,分两个小题.其中考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机率非常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包含些什么内容,我们该如何作答?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题提问方式多变,如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答题三步骤:
①判断(准确指出用何种手法);
②阐释(结合诗句内容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③作用(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明确表达技巧包含的内容(学生自学,教师加以点拔)
表达技巧包含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3)托物言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2表现手法
烘托或衬托
用典(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二是已逝之景之境。三是设想的未来之境。诗歌中的“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④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⑤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⑥联想和想象
⑦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⑧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⑨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⑩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此外,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象征、对比,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欲扬先抑,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曲笔逆笔,等等。
3、修辞手法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格是:比喻、排比、夸张、借代、比拟、设问、反问。
四、例题分析(一看标题,知题材;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三看诗歌,知内容;四看注释,知背景;五看问题,知答法)
例1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例2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
(2)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答案⑴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
③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对艺术特点的概括2分,结合诗歌做具体赏析2分。意思对即可。)
(2)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
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
①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
②诗中把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的情绪。
㈡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示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
五、课后作业
午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曾艳华
一、下面是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读后回答问题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1、1、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训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楚相接水为......
2014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导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重点: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