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2 12:17: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主备人:杨筱龙参备人:

计划课时数:2课时备课类型: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

二、自学提纲

1、文学常识

(1)本诗选自朝代的编的《》。

(2)《木兰诗》是一首时期的一首。

(3)乐府诗是一种什么样的诗?这种诗从句数来看有什么特点?

2、花木兰的故事讲什么内容?请简要讲述。

3、给下列字词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

鸣溅溅()鸣啾啾()胡骑() 戎机()金柝()

著()傍地走()

4、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

北市买长鞭()胡骑()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天子座名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愿驰千里足()著我旧时裳()

扑朔()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字

卷卷有爷名古义:今义:

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今义:

出郭相扶将古义:今义: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以上这种修辞现象叫

7、自主疏理诗歌的含义,并能复述诗歌内容。

三、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

1-7个人自主完成。

四、自学交流展示

1、作者简介--黑板展示

2、疏理字词--黑板展示

3、6-9自主完成,口头展示交流--指定

五、教师小结

六、附注

1.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2.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完成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3.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4.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买:a.买(东西),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5.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⑷.重点词语翻译:①.旦:早晨。②.溅溅:流水声。③.胡骑:胡人的战马。④.强,有余。⑤.不用:不愿做。⑥.扶将:扶持。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第2课时

一、自学提纲

1、朗读诗歌

2、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3、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4.细读诗歌,思考: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4)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5)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5.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6.这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作简要归纳。

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

三、自学交流展示

1、1-3个人自主完成--自由或指定回答;

2、4-6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派代表交流。

四、教师小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五、附注

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反思

肖华

《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木兰诗》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精选9篇)由网友“显明语言体验”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希望大家喜欢!篇1:《木兰诗》学案(人教版......

《木兰诗》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师寄语:“巾帼英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3.在理解课文......

下载《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木兰诗》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