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30 00:15: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学习目标

1、 背诵诗歌,领会诗歌大意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

3、 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手法及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4、 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资料库

一、作者简介:

郭茂倩,宋朝人,编撰有《乐府诗集》一百卷。

二、关于《木兰诗》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关于《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我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胡骑()

朔()气金柝()铠()甲策勋()云鬓()

2、把课文下面的注释写到原文上,反复细读课文至少三次,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3、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4、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柝()析()折()

戎()戍()戊()戌()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雄雌

6、填空。

《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7、背诵全文

课堂学习、整体感知

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通,意思:

(2)出门看火伴通,意思:

2、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2)愿为市安马

将:(1)将军百战死(2)出郭相扶将

帖:(1)昨夜见军帖(2)对镜帖花黄

机:(1)不闻机杼声(2)万里赴戎机

3、古今异义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

(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

(3)策勋十二转。转:古义:今义:

(4)赏赐百千强。强:古义:今义:

(5)阿爷无大儿。爷:古义:今义:

4、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市:意思: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意思:

(3)策勋十二转。策:意思:

二、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1、本课学习一种新的修辞手法,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请翻译下面互文的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口头翻译全文

请写下在翻译中你遇到的问题:

3、背诵全文

探究、赏析

一、 探究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木兰

1、 木兰代父从军,屡建战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诗中哪些地方刻画了她这一形象的呢?请找出来。

2、 木兰虽然是女英雄,但也是一位普通的女性,请找出中诗中刻画她这一形象的句子。

二、 赏析诗歌写作特色

1、 叙事特色

诗歌描述了木兰从军前、征战、退役还家三部分,请观察哪些部分是详写的,哪些部分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详写:略写:

目的:

2、 语言特色

从修辞方面分析,请找出相关的修辞语句,多读几遍,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质疑、释疑

如果你对本课还有疑问的,请大胆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我的疑问是:

课堂小结

作业反馈阅读《木兰诗》完成以下题目

一、默写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

4、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___。

5、“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6、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7、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

8、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

9、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______

10、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____

二、选择题:

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2、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3、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5、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6、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①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2、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是______描写?表现木兰______特点?

4、“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用的是修辞方法?

改为陈述语气:

6、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双兔傍地走() A、走马观花 B、茶走味了 C、车刚走 D、走漏消息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A、坐立不安 B、安敢如此 C、安的什么心 D、安营扎寨

③木兰当户织()A、捷报飞来当纸钱 B、当着大家谈一谈 C、他会当家 D、旗鼓相当

冯建青

《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通用9篇)由网友“橙可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木兰诗》 导学案(七年级下册) 《木......

《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流利的背诵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品析木......

《木兰诗》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木兰诗》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