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2-10-02 09:00: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王勃《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怀。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 为什么

九月九日:重阳节。

他乡:异乡。

北地:北归。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地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译文: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赏析:

《蜀中九日》是诗人王勃为了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这首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王勃《蜀中九日登高》的赏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王勃《蜀中九日登高》的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王勃《蜀中九日登高》的赏析

王勃《蜀中九日登高》的赏析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原文: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作者】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

王勃《蜀中九日》的赏析及翻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王勃《蜀中九日》的赏析及翻译,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王勃《蜀中九日》的赏析及翻译

王勃《蜀中九日》的赏析及翻译蜀中九日 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作者简介: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_王勃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_王勃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蜀中九日/九日登高唐代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

下载王勃《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勃《蜀中九日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