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之百闻不如一见

其他范文 时间:2022-09-28 13:58: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成语故事之百闻不如一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成语故事之百闻不如一见

导语: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多;闻:听见。 后面用来比喻即便听人说一百遍,也不如亲自看一看,了解情况处理问题要多作实地调查研究。

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多;闻:听见。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他很熟悉汉初西北疆的匈奴和西羌族的情况,武帝、昭帝时,率军反击匈奴贵族的攻扰,勇敢善战,任后将军。宣帝即位后,封为营平侯。

公元63年西北羌族各部落奴隶主头子会盟,联合发兵进攻汉朝。宣帝先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义渠,部族名,当作姓用;安国,名)去征讨,结果被打得大败,一口气逃到今居(今甘肃平凉西北),再派人向朝廷讨救兵。

汉宣帝经过与大臣商量,觉得在将军中只有赵充国最熟悉西羌的情况,可是他已经七十六岁了,还能出征打仗吗?于是便派御史大夫丙吉去征求赵充国的意见,看这次出征派谁去最好。赵充国自告奋勇地说:“要平定西羌,我这个老头子就适合。”

宣帝同意了,便问他:“老将军这次出征,你准备带多少人马,怎样去征服西羌?”

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喻(音yú 于)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说:听说百遍不如亲自去看一看。打仗用兵,很难在遥远的地方作出估计。我到了金城,侦察了解了情况后,才能够制订出作战的计划。

赵充国到了金城,西羌人天天都来挑战。赵充国吩咐将士们坚守营地,不许出战。经过充分的.了解后,赵充国就先后四次上书宣帝,报告了自己征服西羌准备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屯田防守,一是着重劝化。对不听劝化的顽固头子,就抓住时机狠狠打击。前三次上书,汉宣帝召集群臣研究,都没有得到完全的赞同,并指责赵充国迟迟不进兵,催促他发兵进攻。后来,汉宣帝经过再三思考,又觉得赵充国讲的确有些道理,就把派去征讨的各路骑兵撤回来,只留下赵充国在那里屯田防守,开展各种工作,主要用教育、劝化的办法,去征服西羌。这么一来,果然很有效,西羌那边很快就安定下来了。

后来,人们便把“百闻不如一见”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即便听人说一百遍,也不如亲自看一看,了解情况处理问题要多作实地调查研究。

成语故事之百闻不如一见

成语故事之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百闻不如一见成语故事出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百闻不如一见成语故事出处,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成语故事之百闻不如一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语故事之百闻不如一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