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我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安全管理经验之我见”。
安全管理之我见
目前从上到下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抓好安全就是效益、抓好安全企业就能健康发展、抓好安全稳定职工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我矿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创立了符合我矿安全生产需要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它在安全生产管理当中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我认为要进一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再创安全生产长周期无事故的辉煌,当前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小的细节也不容忽视。尽管各个方面都互有联系,今分几点阐述自己的见解。
一、以人为本,从两层意义上抓安全。
安全生产提倡以人为本,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最终目的。
然而,以人为本的另一个体现也在于,安全生产的管理主体也是以人为主。纵观安全事故,不外乎三个重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其中所占比例最重的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抓好安全要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把如何抓好人的行为列为重中之重。行业中经常说的“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就是对人的行为的警示。大到单位负责人,再到一般干部,甚至到一般职工,惟在安全方面不容迁就,不容说情,因为安全生产没有后悔药,从抓人来体现安全生产的严肃性非常重要。
二、制度和责任制等落实是关键
随着安全生产正规化、制度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项责任制及规程等日趋完善。然而,在检查中时有发现,一方面:部分单位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却仍然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是长期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有这样的经验在我们身边,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呢?显然责任制的出台,制度的能否落实,管理方案的实施等显得非常重要。然而,企业绞尽脑汁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个别部门不是通过有效的途径让职工心领神会,而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便万事大吉了。因此在检查中,有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对自身职责和制度一概不知或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同时,也有与安全生产有关
1的各类文件等,在如何传达和贯彻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负责人锁进抽屉,为应付检查,做一个无用的记录,而实际呢?根本没有让所属的职工从质上去领会。有的职工说过根本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什么制度、规程、文件。请问这样的管理能行吗?另一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制度订的严,执行起来难。不同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但安全管理中的执行难却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照现有的考核标准,提出整改的落实不下去,因此这里再提出:落实是关键。否则这些制度、考核都是行同虚设,一文不值。
三、通过检查促安全
安全检查是单位管理人员或矿部及职能部门检验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检查的形式多种多样,日常检查、集中检查、重点检查、全面检查等,不论哪种形式都是为了通过检查查找和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以便于及时纠正和整改,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当然处理的方式各有不同)然而时下有些安全检查却偏离了轨道,远离了初衷。检查不能做做表面文章。几人或几十人组成检查组,注重排场,却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下去,走到为止,甚至根本走不到生产现场。这样的检查不会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检查不在于形式,必须沉下身、沉下心,决不能用“以罚代管”的方法,因为这种管理方法容易使职工产生逆反心理,加大管理的难度,要依照事情的性质,原因确定如何处罚,主要看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有的检查组做老好人。由于很多检查往往与考核“挂钩”,就为某些“老好人”提供了滋生源。他们在检查中,怕得罪人,甘做老好人,对发现和查出的问题不说,不提,甚至掩盖和篡改事实,落得个皆大欢喜。这样导致了很多隐患重复存在,为事故埋下了祸根。不论到什么时候 “老好人”永远查不出问题、抓不到违章。一位著名的法学家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执法远比一次犯罪更严重,犯罪只是污染水流,而不公正的执法则是犯罪的源泉”。为什么所谓的 “老好人”这么多呢?是怕得罪人,怕受孤立,怕受打击的普遍心态的存在。作个顺水人情,捞个民主评议的资本,己之不正,何以正人?对任何人的“三违”,必须一视同仁,不搞亲疏,应该让其真的丢面子、少票子、让位子,同时对包庇“三违”、纵容“三违”的从重处罚,这样才能引导全体职工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对“三
2违”现象有鲜明的判断标准。当然,管理层应该为敢于管理、敢抓“三违”的人员撑腰,对漫骂、讥讽、侮辱、报复纠正“三违”者进行坚决制止、严肃处理。这样,全体职工才能对安全管理心服口服,才能自觉遵章守纪,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大造狠反“三违”的声势,当然我们更要完善制度,也让“老好人”无栖身地。实现由“口号”向实际行动的转变。再有受检单位或区队有抵触现象。被检查的单位与检查人员存在抵触情绪。总认为自己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好了,不愿意接受检查,看不到问题,即使有人善意的提出了问题,却听不进建议。有的竟然隐瞒情况,表面上顺利通过,却后患无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作为单位的管理人员,也要检查下面的班组和个人安全生产情况,请问,你在检查中遇到这样的抵触情况,将如何处理呢?首先要看到问题,别人帮我们看到了问题,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他们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再有不能为检查而检查。安全检查后,下达了隐患通知单,也下发了整改指令,便没事了。隐患整改了没有得不到落实,是否落实了防范措施没有下文,不了了之。还有检查人员资质高低不一。不论是生产管理人员还是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都充当着检查人员的角色,然而有的人员安全业务素质比较低,法律法规及行业安全规程一概不懂,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管理人员如何管理,这样的检查人员能检查什么?同样这样的检查结果也可想而知。正所谓“管什么、懂什么”。
四、克服“安全是哪个人或哪个部门的事”的错误思想。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不是一句空话。安全生产不是哪个人或哪个单位自己的事情,实现安全生产也不是某个人或单位能够完成的。安全要求全员参与,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管理,所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职工当中尤其是在一些干部当中经常流露出的-------“不该咱事,是安全科的事”,这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了。俗话说“真情流露”,既然已经流露出这样的话,那在这些人心中“安全”的分额已经大打折扣了。
五、预防为主是主题。
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和永恒的主题。尽管亡羊补牢很重要,但我们不提倡亡羊补牢的安全管理。咱可以回忆一下,在不发生事故时,很难查出不安全因素,出了事故后,处处都是不安全隐患;没发生事故时,就是指出存在的问题,也不一定能接受,出了事故后,似乎到处都是隐患。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及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过去我们提的是“零事故”,我想提出的是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零违章”就是使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将追求“零事故”的3行动体现在“零违章”上,把长期以来我们脑海中的“事后惩戒”转变为“事前疏导”,将被动防范转变为预防优先,这不就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吗?违章是事故的前奏,零违章就是从源头遏制事故隐患,只有强化源头,强化监护措施,强化预案制度,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六、别总把责任推给职工。
生产单位出了事故,或差点出事故,分析和处理时,经常是说“职工素质低,违章操作”,车间管理人员却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或是上面领导把车间管理人员的责任卸的一干二净。职工确实有存在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的现象,但是车间管理人员担负管理、培训、教育、监控、监护等职责,既然在这个位置、享受这个待遇,就不能在有问题时,把责任卸载的一干二净,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无形中淡化车间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解,我想通过这些问题的剖析,能够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文中如有不当之处,也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安全管理之我见张国兴(本钢冶金渣公司,117000)摘 要: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本文从企业、车间、班组层层分析,探讨各级组织之间的......
安全管理之我见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控制,使承建的工程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作为我项目施工安质管理人员,针对我项目工程实际,对这个问题谈一下看法。我施工项目......
酒店安全管理之我见酒店是为客人提供住宿、餐饮、客房和娱乐休闲的综合服务性场所。对客人而言,酒店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享受,还要让客人们在消费的同时,使他......
电力安全管理之我见任何机体或组织都要生存和发展,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安全。安全上出了问题,就意味着生存危机,发展更无从谈起。电力行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原因有三:一......
学校安全管理之我见“加强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学生与教师的安全和健康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儿童少年是祖国花朵和未来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