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新成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矫正工作运行办法”。
永安市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新
成效
网址:http:// 编辑:管理员 作者:永安市综治办 来源: 时间:2011-09-19 11:16:43.234
永安市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新成效
永安市作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第二批试点单位,自2008年4月以来,在加大经费投入、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途径,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帮教。按1:16的比例从教育系统抽调了21名教师充实到司法所做为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这些教师具有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在日常监管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而且有些社区矫正对象还是他们的学生,这样更便于交流谈心,易于接受改造,起到更好的效果。聘请城区55名老干部志愿者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这些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在辖区内有一定威望,发挥他们的作用,监管工作到位。在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心理辅导中心,聘请8名国家心理咨询师,及时开展心理技能训练和心理辅导工作,使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适应社会,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
二、提高社区矫正队伍素质和强化学习交流。永安市市注重社区矫正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首先,以举办培训班、开展以会代训等形式,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选派骨干人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班。其次,适时召开社区矫正工作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开展个案分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再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外地有成功经验的兄弟单位来永安交流经验;组织人员前往全省第一批试点的厦门思明区、泉州丰泽区和三明梅列区取经,汲取别人开展社区矫正成功的经验,为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措施。永安市在市技校建立社区矫正与刑释解教人员创
业(就业)培训基地,免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掌握一技之长。与福建省
永安万年水泥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建立社区矫正与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基地,优
先安排一些表现好、能够服从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帮教期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对一些没有
生活出路、无家可归等人员,尽量给予安排过渡性就业,以利于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四是灵活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和社区服务。公益劳动是社区矫正主要工作
措施之一,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我市积极探索公益劳动新路子,在原来各街道建立的公益劳动基地基础上,由市司法局与建设局、民政局、文体局等有关部门签订了建立公益劳
动协议书,印制公益劳动手册2000本,选定了市老年公寓、文体(休闲)活动中心(广场)、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作为城区社区矫正对象定点公益劳动基地,由社区矫正对象就近、定
量(每月不少于12小时)不定时参与公益劳动或社区服务,改变了过去统一组织社区矫正
对象集中劳动单一的公益劳动模式,进一步方便了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公益劳动,得到了社区
矫正对象的认同,也大大提高了社区矫正对象自觉参与公益劳动和社区服务的参与率。
五、突出个性化做好日常矫正管理工作。我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理念,以“一矫一”、“多矫一”帮教方式,将矫正对象的亲属其所在单位负责人、社会热心人士、工作志愿者列入矫正小组成员,协助做好日常管理和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燕南街
道等城区司法所采取分级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委托社区居委会参与日常
走访活动,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活动
情况。对个别特殊情况,采取了特殊的管理办法,如洪田镇社区矫正对象吴宗玉,2008年
6月以故意伤害罪被判1年6个月缓2年。入矫初期,思想汇报不交、抵触情绪较大、甚
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曾一度有杀了邻居全家再自杀的念头。针对该对象的特点,洪田司法
所工作人员经常到该对象家进行家访。通过耐心的思想工作,该对象终于被感动,使其消除
了抵触情绪并主动的汇报思想,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平稳度过了服刑期,现已再婚,家庭经济状况也有明显好转。
经过三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市共接收各类社区矫正对象895人,555人按期解除矫正,340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通过社区矫正,不仅把矫正对象改造成守法公民,还让他们知恩图报,懂得回报社会,有的矫正对象逢年过节主动到敬老院等福利
区献爱心;有的矫正对象经常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别人;有的还主动参加义务修路、山林扑
火行动等。我市的成功做法在2011年9月14日“三明市社区矫正工作现场交流会”上进
行了交流,得到了三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夏钢等领导和参会代表们的肯定。
禹城市社区矫正工作重规范抓管理成效明显
【 发布时间:2012-5-16 阅读次数:4769 】
禹城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注重实践,不断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教育及帮扶,狠抓“五规范”,做到“四突出”,实现了工作“三促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坚持“五规范”。规范责任,与各乡镇(街道)司法所签订社区矫正责任书,明确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的主要任务,对社区矫正人员逐人落实矫正措施,全程监管,对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严肃追究乡镇及司法所长责任。规范组织,县、乡两级均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各乡镇配齐配强专门工作人员。规范设施,乡镇(街道)设社区矫正办公室1-2间,配备档案橱、电脑、电话、汽车等办公设备。规范制度,建立请示报告、学习培训、监督、奖惩等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制度按统一格式制作成图版后全部上墙。规范运行,严格社区矫正人员登记、接收、汇报、走访、会客、外出、迁居、解除等手续的办理与审批程序,严格监管。
二是明确“四突出”。突出分类矫正,根据社区矫正人员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等情况,将社区矫正人员分为宽管、普管、严管三种类型,分别制定矫正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突出心理矫正,利用SCL—90心理测试系统,对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规范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开展心理咨询引导。突出重点帮扶,重点对社区矫正人员中身体有疾病或残疾、家庭特别困
难人员进行帮扶救助。突出动态监管,为全部社区矫正人员建立了电子档案,为严管级人员配备“司法E
通”定位手机,确保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控。
三是实现“三促进”。促进社区矫正人员自觉依法接受社区矫正管理,全市215名社区矫正人员能够自觉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工作生活情况,自觉履行报到,请假手续,自觉参加学习培训及义务劳动,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的有序化和高效化。促进社区矫正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心理矫正、技能培训、跟踪帮扶等措施的实行,使社区矫正人员在回归社会时无后顾之忧、无心理负担。促进社区矫正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力的组织保障、严格的制度落实、不同监管措施之间的有机结合,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
南方电网公司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宣传贯彻南网方略,弘扬企业文化,做好工会和共青团......
以民情日记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我**党委为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好创先争优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开展“查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民情......
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 下半年集中力量开展“六打六治”7月1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出席会议并讲话,全面总结上......
一、基本情况宣威市社区矫正工作于XX年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今年以来,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矫正实施阶段。通过近三年的社区矫正实践探索和全面开展......
社区矫正推进工作调研报告(精选15篇)由网友“我不是我”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社区矫正推进工作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篇1:社区矫正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