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推广文献综述(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推广文献综述”。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研究文献综述
美国大学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制从19世纪中叶的理论探索和立法努力开始,经历了创立“土地赠与大学”和发展教育、设立大学实验基地并开创农业科学研究,建设和完善县推广体系等3个重要发展阶段。于20世纪初叶基本形成美国今天的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雏形。以赠地大学为中心,联邦政府、州政府及郡政府相联合,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于一体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美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从联邦立法的观点出发研究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及发展历程
卡伯莱(EllwoodP.Cubberley)在其所著《美国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对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拨款兴办农工学院,促进农业教育发展作了阐述[e]。克尔和诺伍德(Kerr与Norwood)合著的《遗产:农业试验站 1887~1987的百年历史》(The Legacy: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State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s1887— 1987)一书中,介绍了在这一历史时期,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促成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以及由此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f]。斯丁浩斯(Stenhouse)在《启蒙研究标准的问题》(The Problem of Standards in Illmuminative Research)一书中,论述了内战后美国农业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巨大发展得益于“莫雷尔法案”的颁布以及据此建立起来的农工学院,为美国农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二)对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美国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的著作不多,笔者搜索到的有美国学者 Shirley Wood著的Agr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S.[g]。该书除介绍了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的情况,包括农学院的兴起、农业教育方向的变化、课程、农学院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农村青年组织和职业教育等外,还专门介绍了美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系统的运作。该书是笔者搜索到的关于美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介绍较全面的著作,但该书停留于现象的描述较多,没有展开专门的论 1
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进入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农业合作推广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内容之
一。目前,现有研究已经对美国农业合作推广的组织体系、内容、资金来源及构成、推
广人员及立法等总体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一)关于推广的组织体系(合作推广服务体系结构及职能)
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到相关文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李远,孟晓宏
(2000)认为合作农业推广体系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推广站和县推广办、县推广理事
会三个层次组成,其中,州农业推广站居核心地位[8]。张改清,张建杰(2003),冉瑞平
(2004),常富德,刘珍琴(2004),盖玉杰(2006)认为合作农业推广体系由联邦农业推广
局、州推广站、县推广办和县推广理事会三个层次组成,这三个层次的农业推广机构密
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合作农业推广体系。联邦推广局向州推广站提供信息和帮助,负责全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州推广站是体系的核心,由州立大学农学院
掌握,使教学、科研、推广三者融为一体。县推广机构是州推广站的派出机构,接受州
推广站的监督和技术指导[1] [3] [4][6]。
安 杰,孙境鸿,刘 顺(2010)认为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由联邦农技推广局、各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县推广办公室和农学院四个层次组成立体结构体系。联邦农业技
术推广局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和规章,并进行管理,以保证合作
推体系高质量地服务于农业企业。他在美国农业推广体制中起管理统筹的作用。州农业
技术推广站归属于各州赠地大学农学院,是美国合作推广体系的真正核心。县级农业技
术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合作体系的最基层组织,也是该体系与农场主直接相联系的点,正是它们在这里制定具体推广计划并实施农业技术的推广教育工作[2]。
范定先认为农学院的合作推广站负责全州的农业推广工作。推广人员由农学院各
系、各学科教授组成,教授们大都为教学—推广、科研—推广双重任职;或教学—科研—
推广三重任职。农学院内的推广专家,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分别参加到推广站的有关项
目组,由项目主任组织大家制定推广计划,设计推广方案,实施推广项目。美国县级都
设立了农业推广站。县推广站为农学院的派出机构,站长由州农学院任命,推广员由农
学院雇用,工资由农学院支付,业务由农学院指导和培训[9]。
(二)关于推广的内容
搜索到的相关文献都认为,目前美国农业推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生产
技术推广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家政推广;四健青年推广,又称四健会青少年教育培
训项目;社区开发[2] [4] [6]【8】[9]。盖玉杰(2006),张改清,张建杰(2003)认为美
国合作农业推广系统为农民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及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这方面服务主要是指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保护自然
资源和环境,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防止水资源的污染,保证食品
安全。
2、家政服务 主要任务是指导家庭经济,这是针对农村妇女而展开的农业推广活
动。
3、四青年服务 四健代表脑健、手健、心健、身健。四健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向孩
子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其获得知识,发展各种生活实用技能,使其成为会自我控制的、全
面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成员。
4、农业科技服务 这是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和重心,主
要是针对农村成年男子而开展的服务活动。通过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和短期培训班,以及
提供经济技术咨询等,向农场主传播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服务帮助农户利用现
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有效地从事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不断开发新的农产品。
5、社区开发服务 社区开发主要包括社
区开发的战略计划、政府机构工作能力的开发、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其目的是为社区内的居民和组织提供专业化的信息、研究成果和知识,在其共同的努力下把所在社区建设
得更加美好[1] [3]。
(三)关于合作推广服务的资金来源及构成李远,孟晓宏,范定先认为美国农业推广的经费主要由联邦、州和县的财政提供。
另外还有私人团体和个人的捐款、农业部推广教育基金和广大志愿者的服务[8] [9]。张
改清,张建杰(2003)认为合作推广体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州和地方(县)的税
收,其它来源有私人团体和个人的捐赠、赠地学院的研究成果、农业部的推广教育工作
基金以及广大志愿者的服务。其中在主要经费来源上,国会农业立法规定,各州应提供
与联邦赠款数额相等的资金用于该州农业的推广,这从法律上保障了农业推广所需经
费。从推广经费的构成看,来自联邦的经费约占20—25%,州政府经费占50%,县政府
经费占20—25%左右,私人捐赠占一小部分。为了保障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美联邦政
府还作出规定,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随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增加预算,联邦政府用于
各州的推广经费,要求各州按1:4配套。州县政府同样通过财政预算来保证农业科研、推广经费的落实。同时吸纳私人企业、农、牧场主的自愿捐款[3]。冉瑞平(2004)认为
资金来源多元化。国会通过各种立法确定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主体地
位,承担了农业推广所需的绝大部分资金。另外,法律允许并鼓励通过社会上私人、企业
或其他组织的捐款或信贷等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农场主和农村居民不需要负担或负担少
量的资金就可享受各种科技推广服务[4]。林凌,刘世庆指出,美国的农业推广制度从一
开始就要求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提供配套资金.现在联邦政府提供的资金大致占30%.州和地方政府需要提供另70%的资金由此形成一种各级政府合作的体制和机制[5]。
(四)关于推广人员
张改清,张建杰认为美国有一支高素质的推广队伍。美国专职农业推广人员相对较
少,但素质很高。为了维持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美国发展了一支庞大的志愿人员
推广队伍[3]。冉瑞平认为美国农业推广人员文化素质高。大约还在20世纪20年代,美
国法律规定,县级农业推广员必须具有正规农学院的学士以上学位。因此,早在20世纪70
年代,美国州级推广人员53.7%具有博士学位,37.3%有硕士学位,9%有学士学位;县级推广
人员1.3%具有博士学位,43.3%有硕士学位,55.4%有学士学位。目前,美国要求县级推广员
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冯赫指出美国的农业推广人员全部来自大学。这些人员可分为
三种类型:(1)推广工人和助手;(2)项目专家;(3)管理和监督者。项目专家的主要任务是教学
或研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要身兼三职:教学、研究、推广[7]。李远,孟晓宏认为美国专
职推广人员少,兼职人员和志愿人员多,并且推广人员素质高。早在70年代州级推广人员
53.7%有博士学位, 37.3%有硕士学位, 9%有学士学位;县级推广人员1.3%有博士学位,43.3%有硕士学位,55.4%有学士学位[8]。
(五)关于推广的方法和手段
为了使推广更易于被农民接受,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巡访、讲
座、远程教育、大众媒体等手段,若遇到专门问题还要举行小组讨论、县级会议、区域性
会议。这些都充分考虑了农民的不同要求和知识水平,是一种完全从农民角度出发的“自
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推广理念[7]。
(六)关于推广的立法
在美国农业科技教育发展史上,美国国会为此曾先后通过了三个著名的相互联系的法案。第一个是1862年第37届国会通过的,摩里尔法(即赠地学院法),第二个是1887
年第43届国会通过的汉奇法(即农业试验站法),第三个是1914年第63届国会通过的史
密斯和勒沃尔法(即农业合作推广法)。根据这三个法的规定,美国50个州都先后创办了
赠地大学(即州立大学),并在赠地大学农学院的领导下设立了农业试验站和农业合作推
广站。安杰,孙境鸿,刘 顺(2010)认为1862 年、1887 年和 1914 年美国先后颁布
了 《莫雷尔赠地学院法案》、《哈奇法》、《史密—利弗法》这三个法案奠定了美国以州
立赠地学院为依托,联邦推广站为枢纽,州推广站为核心,县推广站为基础的教育、科
研、推广“三位一体”农业推广模式[2]。夏之莲教授在《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中也
对促进美国农工学院大发展的四部经典法案作了具体的介绍[a]。杨克瑞在《美国高等教
育与经济的腾飞—1862年“莫里尔法”再探》一文中,分析了立法的艰难历程,介绍了
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b]。续润华等在《农工学院的创建及其对内战后美国农业经济
腾飞的影响》一文中,介绍了为适应西部开发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美国通过立法
创办“赠地学院”的过程,指出这是美国农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c]。
三、小结
对美国农业合作推广体制的现有研究较为片面,且多是静态的描述。系统、动态地说
明美国农业科技推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研究不多(常永才,《农业推广教育制度的革
新:美国案例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2卷第1期)。
从实践及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而集中于州一级合作推广体系及其实践的研
究,则更为缺乏(王玺,西爱琴,《美国州立农业推广体系分析——以肯塔基州为例》
2011年ADF第6期)。由于农业推广本身就是实践性的工作,因此从实践角度和操作
层面对美国州一级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进行剖析,系统考察其资金来源及构成、组织
机构及职能、项目开发与管理等具体操作性环节,深入探究美国农业推广服务的实践,对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盖玉杰,美国农业推广体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林业经济,2006年9月,总第80期。
[2]安 杰,孙境鸿,刘 顺,美国农业推广发展及启示,商业经济,2010 年第 7 期
[3]张改清,张建杰.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7期
[4]冉瑞平,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及其启示, 《生产力研究》No.10.2004
[5]林凌,刘世庆。美国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制度考察[J].瞭望
[6]常富德,刘珍琴,浅谈美国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启示,宁夏农林科技2004年第6期55
[7]冯赫,美国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 2000年第12期
[8]李远,孟晓宏,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世界农业2000.2(总250)
[9]范定先,完善的美国农业推广体系
[a]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b] 杨克瑞.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腾飞一1862年《莫里尔法》再探[J1.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一4
[c]续润华.农工学院的创建及其对内战后美国农业经济腾飞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7):147一152
[e] EllwoodP.Cubberley.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Harvard University Pre,1982
[f] Kerr&Norwood.The Legacy: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State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s1887— 1987.University of Columbia,1987.[g] Shirley Wood.Agr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S.Scientific Technology
Publishers,1993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分析及对我国建立农业推广体系的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2015年我国三大主粮收购价持续下降......
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 最近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使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这一科技兴农新目标......
1、结合你自身的工作实际或亲身经历,谈谈你心中的农业推广是什么?P12、如何理解教材中农业推广的定义。请举例说明。P13、如何通过农业推广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P44、你为什......
从《富兰克林自传》认识本杰明富兰克林摘要:富兰克林的《自传》是自传体文学的上乘之作。它简明而引人入胜地叙述了美国第一位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者由贫苦卑微而跃至富有、闻......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国外对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时间长、运行状态好,所以研究的时间跨度更大、资料更全、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