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_个人简历漂亮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21: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个人简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个人简历漂亮”。

目 录

一、李白生平介绍…………………………………………………1

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2(1)个性化的形象,强烈的主观色彩 ……………… ……… 2(2)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 3(3)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 … 4

三、李白诗歌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5 注释…………………………………………………………………6 参考文献……………………………………………………………7

内容提要

我国许多杰出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风格。李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人们对他的艺术风格有过各种各样的评论。杜甫比他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王安石用李白的两句诗比李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是由盛唐时代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造就的,也与李白独特的身世经历有关。本文通过对李白诗歌的赏析,概括了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分析了李白诗歌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李白 诗歌 艺术风格 形成原因

漫论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先世在隋末移居中亚碎叶城,李白就诞生在这里。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 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李白不愿应试做官,但诗名远播,诗歌在其年轻时已经唱响天下,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可历史上没有韩荆州对于李白的回复,直到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杜甫《饮中八仙》里就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奇句。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历史的背景下,李白又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一说喝醉了酒,在水中捞月亮而溺水身亡。

李白主要生活在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间,这是唐帝国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空前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深刻的危机。李白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1]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这一时代特点加上他豪放的思想性格和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篇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具有复杂的思想性和鲜明的独特性。

二、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1)个性化的形象,强烈的主观色彩

李白诗歌除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以大鹏自喻可已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的大鹏,而是要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足见其气势不凡,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出傲世独立的气概和人格力量。他在《行路难》中说:“行路难,行路难”说明作者面对眼前的现实的时候,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岐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使作者感到自已前途一片茫然。但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由于他有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最终使他再次摆脱了岐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将会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此诗句在气势上波澜起伏,跳跃纵横,既显示了诗人对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苦闷、愤郁和不平,又突出表现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使李白诗抒情方式有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这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宣州谢眺楼饯别》: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流水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追求功名是李白一生的理想。在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中,腐败王朝的江河日下,李白被权贵排挤出朝来。诗人感到徒有回天之志,却毫无用武之地。只好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情怀。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开始便把浓烈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喷发:“君不能狸膏全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满腔忿慨喷薄而出,滚滚滔滔。抒发了对当时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强烈愤慨。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白应永王李璘的招聘加入永王幕府。本想以平叛立军功,却不料永王被肃宗认定为叛乱。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以“附逆”被判流放夜郎。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苗》诗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表明他对国家的眷恋,对这次遭流放的绝望。返回长安,报效国家的机会再也没有了,他像一个在沙漠中无望地跋涉的人。对生活还充满向往却自知无望,忧伤和悲苦充溢于他的胸怀中。此时所有心中的委屈和复杂的感慨,只好借助于这首诗抒发出来。又如:“我本楚狂人,风歌

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开宗明义表达了自己阔大的胸襟,也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吐心中的郁闷之气,不仅表现出他对权贵们的极端蔑视与抗争,更在于与黑暗朝政的彻底决绝。

(2)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李白的诗歌,其意象构成丰富多彩,而以气魄宏大、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为主。展翅九天的大鹏、横溯江河的巨鱼长鲸、波澜壮阔的长江大河、横空出世的崇山峻岭等,都是李白诗中经常出现的借以表达诗人磅礴气概的意象。而这一切,又全都是建立在发想无端,奇之又奇的想象的基础上的。

李白诗歌的想象往往兴发无端,奇之又奇,迷离惝恍,变化纵横。他常常借助于一些非现实境界的描写,把人们带入一个似与现实隔绝,又必与现实联系的神奇境界,让人们在惊心动魄的艺术世界里体味现实的真。如《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诗人要吐露的,是其对人生艰难的认识,但诗中却基本不言人生,而是借蜀道写之。写蜀道,又不仅仅直接写蜀道,而是把人们带入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神话世界和诗人想象中的”扪参历井仰协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境地。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要表达的是自己不能实现政治理想、怀才不遇的悲愤和执着追求光明的愿望,以及独立不羁,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格精神,诗人却只借写梦,引出一个虎啸鸾鸣、仙人纷至的神奇境界,“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3]真可谓飘忽无定,洒脱不拘,一任想象的翅膀云龙飞腾、风雨变化。李白的诗歌,情感抒发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正是这种激情同变幻莫测想象相结合,才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极强的浪漫色彩。

除了这天马行空、自由无羁的想象和幻想之外,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又一突出表现,是其运用夸张艺术的出神入化。他将夸张手法或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使得诗歌意境奇谲精警。或是大胆出奇,表现了诗人的炽热情感和远大抱负,或是扬此抑彼,流露着诗人任性率真的个性。而在他的诗歌中,往往又都是以超乎常人的想象,将事物扩大夸张,渲染到极致,甚至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效果。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来形容天台山高耸入云、气势非凡;《蜀道难》中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突出蜀道难行而与中原隔绝;《将进酒》中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容黄河万里奔腾,势不可回,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来形容人生易老,青春难再;《秋浦歌》中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突出愁烦之大;《将进酒》中用“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来写要忘情狂饮......真是将事物夸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并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而这感情又是火山喷发式的,一旦发泄,便无所节制,便会以强烈的感染力影响读者,使读者与作者一起经历惊心动魄,一起燃烧内心激情,获得最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4]杜甫夸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与李白诗歌的这种主观色彩极浓的想象夸张艺术不无关系。

(3)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的语言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如《听蜀僧浚弹琴》中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首诗语言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即使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5]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郁愤情怀。语言自然奔放,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诚如清人赵翼所道“全以神运,自不悄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瓯北诗话》。又如《登金陵凤凰台》中的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写出了作者自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忧国忧时的情怀。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总之,李白这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了他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以及洒脱的气质,不肯苟同于世俗的中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在正统文化传统思想的压抑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6]。他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他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的。但只要我们多阅读、多欣赏李白诗歌作品,就会受到他在诗歌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所感染。这对提高我们个人文化修养,思想品德修养,人生修养是大有益处的。

三、李白诗歌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

李白生活在盛唐,可以说,唐代繁荣的经济,宽松的政治为李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代生活经历最丰富,身份最多样的诗人,非李白莫属。他集书生、侠客、道士、流浪汉、政治家、酒徒、诗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是最无愧于他的时代的丰富多样的诗人。李白一生之丰富与变化,与盛唐作为中国文化最为自由开放的时代,有直接的联系。

李白身上表现出来的与自然的亲和力是其自由性格的生发点,他向往山水,求仙访道,希冀从自然和神仙中得到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逍遥人生境界,一种使自我得以充分提升的人生境界。因此,在他的诗中,通过对仙境和神仙生活的描写,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的追求,以仙人的洒脱逍遥表现对现实世俗的蔑弃与反抗的作品就显得很多。[7]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托梦游以驰骋想象,通过对神仙世界奇幻瑰丽的描写,反衬现实世界的黑暗龌龊,表现了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被世人称为“诗仙”,固然与其诗歌中新奇天真的想象艺术有关,但亦取决于其超凡脱俗的个性风采。古往今来的诗人中,李白大约是最有个性的一个。他的精神气质,有脱俗、高傲、天真这三个显著特征。他具有摆脱一切束缚、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质。

李白一生从蜀中出游,入楚,入鲁,到大唐各地,栖隐求仙、交游,过着四方游历的生活,与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异域生活息息相关。李白生于西域胡地,深受胡风影响,故可洒脱于俗儒礼法之外,保有一天真浪漫心态。李白五岁那年随全家内迁西蜀陇叶,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严格的家教,使他得以“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7]由于朝廷崇道形成热潮,蜀中道教盛行,李白深受影响,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岁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从小受儒、道、纵横三家影响。从少年时期,就有建功立业的功名心,“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又有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而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这几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他在青年时代,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大江南北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充实了诗人的性情人格,陶冶了他的心灵世界。他在洞庭湖流域成家结婚,在长江中下游混迹渔商,在扬州散尽数十万金,无论是隐是仕,他都充分吸取了各地经历中的种种精彩来作为他的诗料,正是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游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冲撞揉合后,才形成了李白酷爱自由、洒脱飘逸的天性,清风朗月般纯净的心境。所以,他不屑于走寻常的科举道路,而要帝王给与自己特殊的礼遇。杜甫《饮中八仙歌》写李白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若是换了别人,只怕不等天子来呼,便要巴巴地跑去亲近天颜;李白却不这样。这正是李白的个性:即使是要达到同样的目的,他用的手段也绝不同于凡俗。而这一切,都与他的身世经历不无关联。因此,在他诗中,西域的异族风俗,荆楚的浪漫风流,吴越的清丽品质,齐鲁的慷慨之气,加上前面所说的蜀汉的诗书教养,融为一炉,从而形成了他诗歌独特的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的诗歌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诗人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在李白的诗中,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得到了全面的表现和进一步发展,并达到高度成熟。

注释:

[1]龚自珍.最录李白集(第8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320页).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3]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第1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4]童庆炳主编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 第226页).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郑文校点.六一诗话(第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983重印)[6]王国维,况周颐.人间词话·蕙风词话(第5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7]张家骐.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 齐鲁学刊,1992年 第05期(第101页)

参考文献目录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刘维治《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周勋初《李白评传》,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5、康震《康震品李白》中华书局

6、秦泥《唐代三大诗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7、秦俭《跟随李白上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07出版)

8、李晖《李白诗选读》[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9.

个人简历

一个民办教师的心声我叫冯月华,女,1980年出生,满族,河北大厂县人。 我的个人证件有:1、大厂县幼师毕业证 2、幼儿教师资格证 3、普通话资格证 我从事小学代课教师十几年了,自1998......

个人简历

1988.9---1998江阴铸造机械厂在生产一线从事车床、镗床、刨床、磨床、铣床、钻床、电焊、钳工等技能操作。 在技术科从事制图、生产工艺制定1999---2007.5江阴减速器有限公......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个人信息教育背景:1972年9月-----1974年7月于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职工子弟学校高中 毕业1988年9月-----1992年7月于专业 函授学习本科 毕业计算机水平:熟悉计算机......

个人简历

孙勇利同志个人简历孙勇利同志、男、汉族、1971年5月生人、党员、本科学历1、1986年5月——1994年12月鸡西市纺织厂、鸡西市侵油厂 化验员(1990年9月——1994年9月在职就读哈......

个人简历

个 人 简 历个人基本情况姓 名 性 别:男民 族:汉 出生日期: 户 籍:河南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所学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 历:大学本科 联系电话: E-MAIL:联系地址:河南郑州市郑州航......

下载个人简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人简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