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_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18: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杭州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但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除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牵涉到其他各方面,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管理、文化教育、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等。因而,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必须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参保缴费的承受能力、各区县财力增长幅度等因素,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是增强社会保障的法律效力,完备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是由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优抚安置法以及社会保障争议法组成。二是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保障基金由征收征缴、入库管理、发放运营、社会监督等四个基本环节组成,不同的环节应当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避免机构重叠、责任不明的局面。三是建立全市联网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需要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对社会保障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适应社会保障的发展需求。

——建立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增长机制。近年来,杭州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的142.85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019.43亿元,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但随着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导致政府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方面压力的增大,加上政府长期受GDP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的影响,对农村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部分农民认为存在“救助面太窄”、“保障水平太低”等问题。社会保障是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福利制度,它与受益人有直接的联系,但社会保障不同于商业保险,保障的重点在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的未来的生活能不能给予必要的保障,它不仅仅是受益人自身的问题,也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反映了这部分群体生活保障与社会平稳发展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保障应该有政府来参与,通过财政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解决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来弥补,但不足部分只能靠政府的财政给予解决。因此,在明确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和落实的同时,还应当利用好财政增量,形成固定的拨款增长机制。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存在和持续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下,由于户籍制度的隔离作用而形成了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制度。再加上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时采取明显的城市偏向导向,使得长期以来在财政上对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如因为受户籍的限制,农民进城后还是农民,享受不到城市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首先要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改变以往城乡隔离、市民与农民区别对待的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和待遇的种种差别,平等对待进城落户的新居民与原城镇居民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自由配置。

今年11月,成都市正式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2012年,成都将实现全域成都统一户籍,实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的一致。城乡居民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农民进城不以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等原有利益为代价,农民的各项权益不因居住地的迁徙、职业的改变而受到侵害。杭州可借鉴成都的做法,破除长期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权利不平等,实现统一户籍背景下享有平等的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筹资渠道。资金是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造成杭州保障资金缺口大的原因是: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薄弱,政府投入虽有增加仍然供不应求;分税制体制下县乡基层政府普遍财力不足;社会筹资困难,渠道不足,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农户家庭现金收入有限,对参保认识不足等。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主要针对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群体。由于农村人口多,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来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推进速度与现实需求显然不合拍,这就要求广拓渠道,以多元化的方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如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强化农村集体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做法,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也可以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或有无补助,其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建立起国家、单位(村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筹资模式。还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为城乡社会保障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是缓解社会保障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的重要方法。杭州城乡经济一体化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环境,以此为契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和就业培训体系,将城乡各行各业的就业群体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保积极性。随着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4496元提高到2009年的11822元。但是,由于杭州农村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民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需求不平衡,导致部分农民个人筹资相当困难,参保意识不高。也有一部分农民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保的好处,从根本上讲,如果农民不能感受到参保对自己有利,绝不会由衷地参与和拥护。因此,应结合杭州各区县农村家庭不同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专栏、文艺演出等,采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作用和参保的好处,耐心细致地做好农民的解疑释惑工作,如解释参保缴费与缴纳各种集资费用在性质上的区别,使农民了解缴纳保险金的预期收益,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保积极性。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发展“农保”业务,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税收减免,促使富裕起来的、自我保障意识较强的农民先参保,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农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参保。

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有层次、分阶段逐步进行,短期内不可能把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到与城市相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还有待相应的配套改革予以保证和支持,如建立城乡发展的互补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城乡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体制性障碍等。杭州处于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推进城乡区域民生保障一体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杭州人民的所思所盼。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的精神,我区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调研工作,深入......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上下联动强力推进XX街道掀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热潮自X月X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XX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全街道XX个村已全部......

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材料)

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去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户籍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关于古里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的调研报告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总结及建议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一体化办等市直单位的协调指导下,该区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工作目标,创新......

下载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