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关注的和谐社会十大热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百姓关注的和谐社会十大热点
中国社会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同时又处在矛盾凸显期。最近,《半月谈》杂志社在东西部八个省、直辖市策划实施了最新独家问卷调查。5000份有效答卷,从近20个候选项目中投票选出了他们感受最强烈的和谐社会十大热点问题。
1.收入差距扩大(4295票,排名第一)
■记者点评 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长期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垄断经营、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财税制度缺陷等。因此,遏制收入差距悬殊,需要综合发力,以“保低、扩中、调高”为红线,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双管齐下。目前,发展改革委牵头,多个部委参与,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出台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文件。可以预见,一个更加注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将力保13亿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4251票,排名第二)
■记者点评 “我觉得最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坦言。
医疗和教育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色彩,政府有责任为百姓提供良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百姓对高质量的医疗和教育的消费需求迅速升级,但是在社会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行业垄断等多重因素的包围下,目前这些公共服务行业渐被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侵蚀。在百姓殷切的企盼中,国家对药品实施了近20次降价。为解决9亿农民看病难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定下了颇为紧迫的“时间表”,到2008年将在全国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进课堂,中央对广大农村贫困儿童实行“两免一补”,对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贴息的助学贷款;为了抑制房价,中央部委多次出台规定,打击炒房、投机和囤房行为,规范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推广经济适用房、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3.就业难,劳动者维权难(3713票,排名第三)
■记者点评 大学毕业生、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等,正遭遇着“饭碗危机”。
就业为民生之本。就业难是现代国家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道坎,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劳动效率越来越高,就业增长率很可能降低。而相对于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就业供需难免会出现失调局面。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就业人员素质不高、劳资关系不够通畅和就业岗位不平衡,也不容回避。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增加,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却难以找到。而面对就
业大军,一些单位拼命抬高准入条件,压低工资待遇。在大部分人为了留在大中城市、应聘高薪部门而争得头破血流时,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工作岗位却无人问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目标任务已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今后5年,全国还将有450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劳动保障部将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
4.社会保障滞后(3579票,排名第四)
■记者点评 20多年来,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期,许多事业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不例外。这使社保政策在设计和推行中存在许多先天不足,社保资源的分配失衡甚至出现“倒挂”现象,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群享受的却是较小规模的社保资源。不同群体间的待遇差别也相当大,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等社会群体仍游离于社保网络之外。这些都是导致群众对社会保障建设意见很大和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为建立公平、广泛的全民社保体系而积极求索。公共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对社保投入的激增,使我国社会保障能力与受益人群成倍增长和扩大。始于东北的社保改革试点,正在向全国其他省市扩展,亏空多年的个人账户被做实了,混乱的经办管理体系和低水平的统筹也得到明显改观。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在目前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纷纷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农民工社保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5.反腐倡廉力度待加大(3471票,排名第五)
■记者点评 从两年前刮起的“审计风暴”到今年的打击商业贿赂,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刑法修正案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到我国积极参与反腐败跨国合作,一个新的反腐败工作体系正在构建。
去年,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体系力主标本兼治、注重治本,必将成为反腐倡廉的一柄利器。
6.道德规范待完善(3161票,排名第六)
■记者点评 我们经常对身边的社会道德状况不满。小到插队、闯红灯,大到医生收红包、吃回扣、官员行贿受贿,部分人的“失德”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现实社会中道德在滑坡,道德规范有失控的倾向。
全社会正在热议“八荣八耻”,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阶段表现的一次总结,也是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存在问题症结的一种道德诊断。在现代平等多元的社会里,道德所要
求的重点应该是所有人都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对现代人的道德信心应建立在一个恰如其分的、更为坚固和持久的基础上。
7.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3116票,排名第七)
■记者点评 据有关专家初步估算,我国每年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7%。环境污染为何难以遏制?干部考核体系中的“唯GDP”倾向是主要原因之一。
要减少干部考核体系中GDP的比重,将环保等社会发展指标在真正意义上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对造成污染事件的肇事企业,要实行严厉的制裁措施,依照法律追究有关负责人的刑事责任,使之真正触及企业负责人的灵魂深处;同时,要追究环境监管不力的部门领导的责任。作为监督者,环保部门应当和地方“脱离”关系,实行垂直管理。
8.公民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渠道应更畅通(2963票,排名第八)
■记者点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中央政府的号召下,基层政府关于民主表达制度的创新正层出不穷。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实践,其对协商民主理论的应用就让人耳目一新:为了能够让民意得到真实的反映,泽国镇党委政府去年从12万本镇人口中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产生275名民意代表,这些代表对镇政府公共财政的安排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代表们讨论的意见最后被递交给镇人大表决通过。泽国实验表明,只要能够设计出科学的民主程序,公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就能得到和平表达。
9社会治安不佳,黄赌毒危害(2857票,排名第九)
■记者点评 黄赌毒何以成为公害?官商勾结是症结,政府管理的不到位也难辞其咎。娱乐场所是各大城市夜生活消费的主要场所,也是官商勾结的高发区。据了解,一些非法色情场所背后有地方官的保护伞存在。去年8月,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称,当前一些地方的黑社会与公安勾结并操控当地的色情业。
2006年3月1日,新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开始实行。然而,要落实这些措施,关键在于公安部门要有决心接受群众监督,地方政府要下大力气消除娱乐场所中的官商勾结现象。10.打官司难、信访难(2831票,排名第十)
■记者点评 在我国,法院的财政主要还是地方财政承担。难以想象,一个吃着县财政的县法院,在面对涉及县政府利益的案件中,会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在一些地方,法院的审判受到地方政府的严重干扰,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法官判决政府部门败诉,法官随后被迫“下岗”离职。
在一些地方法院里,流行对法官进行“二审改判率”考核。殊不知,这样的考核正在毁掉二审。这么一个“二审改判率”,让一审法院的一些法官们往往串通二审法官,让一审变成实质的终审,实
际剥夺了当事人上诉的权利。
即使赢了官司,老百姓面前还有一道“执行难”的坎。法院生效的判决无法落到实处,把公民为打官司所做的一切努力一笔勾销。执行难的根源,一方面,在于我国没有建立统一、联网的信用体系,“老赖”们可以继续逍遥法外,花天酒地;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银行、工商等单位部门不仅不配合法院执行,甚至给被执行人通风报信。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2010年度社科界十大热点关注来源:社会科学报1五中全会关注“民富”、“十二五”不提GDP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公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读后感《提问2010-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开播以来的第一个大型电视互动活动,也是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
大学,一个能洗去人的浮华,同时让人消磨意志,多愁善感,酒量大增的地方。又到了毕业季,最近在湖南科技大学校园内持续性掀起了一阵#大学遗憾的事情#吐槽活动。有的童鞋说:大学没有好......
2012年室内设计师最关注的十大热点2012年,室内设计界风起云涌、精彩纷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各地兴起空前的设计热潮,这是2011年以前从未发生的现象。观察显示,北京、广州、深......
2013年十大热门话题NO.1话题:李天一“坑爹”事件引发公众家庭教育热议 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一事,从年初到年末仍在持续发酵。中国最小的申奥大使、青年钢琴家、留学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