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德育渗透不仅在体现在品德或语文学科,数学的教学中也同样处处存在,由于世界上每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充满数与数学的存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阶段里更需要结合数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并充分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不仅在体现在品德或语文学科,数学的教学中也同样处处存在,事实上,世界上每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充满数与数学的存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很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充满着数学的因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阶段里更需要结合数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并充分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一直以来“教书育人”着句话更多地作为一个口号在教师的总结、回报中讲来讲去。它的内涵应该如何阐释,这需要我们教师审视自己的教学目标,审视自己的教学追求。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未来而培育的事业。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观的变化,即数学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数学素质已经成为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数学教学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一.激发学生爱祖国主义精神、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数学在我国历史悠久,相当丰富的史料也尽可供我们利用,为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比如在教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我结合教材提供的史料,使学生了解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十三世纪中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而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例如:在教学“圆周长”一课时,使学生了解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一径三”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大约是这个圆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历史伟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学了这课后,使同学们深深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了不起,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创新,长大后为祖国争气,为祖国争光。又如在学习分数时,让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三千多年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就有关分数的记载。我国大约在两千年钱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已经记载有一年(以天为单位)比365天还多一点,多出来的接近1
4天,出现了分数的运算及用分数表示一年的天数等内容。可见,分数及运算
在我国出现也很早。从学使同学们知道我国不愧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人民是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告诉学生,他们是祖国的希望,还有许多科学的奥秘等着他们去探索去揭开,鼓励他们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我还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膊,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二. 结合小学数学中的内容渗透德育
我国有着悠久和光辉灿烂的历史,小学数学课本中编入许许多多生动的素材,在教学中我结合有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从古到今我国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古代有刘徽,朱世杰,祖冲之.现代有数学家苏步青、华罗更和陈景润等对人类数学发展的贡献,都是爱祖国,对学生都是很好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以激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比如结合时代要求以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我在讲解百分数数列应用题时我选讲练习:我国领土面积占全世界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1
14。让学生知道我国虽然辽阔但从1996
年我国荒漠化土地是国土总面积的17.6%。近二十年我国荒漠化土地以2460平方公里/年的速度扩展,若这二十年治理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占前一年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的1%,试问二十年前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通过习题,教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加以治理,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要不了多少年就会消失,爱国,就必须热爱环境,保护资源,想办法处理好土地的荒漠化问题。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历届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数量设计成统计表,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比较,体会出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奉献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崇高的理想。此外,在讲授简便运算时,可以把数学家高斯童年的那个数学题让学生们做,鼓励他们向小高斯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学习目、联系实际的德育渗透
1.渗透学习目的的教育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数学教学正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通过操作、观察、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获得新知。如低年级教学《7的认识》一课时,学生认识了7和知道了的写法后,教师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人,并仔细观察,根据大人和小孩的不同;在池边的与在池中的不同;有救生圈的与无救生圈的不同,来了解数的组成。之后,组织学生利用计数器、红花五角星等学具动手摆,看一看有哪几种摆法,并利用直尺、图片等身边事物,让学生进一步认识7。整节课都是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及几何图形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中年级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中、高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高年级教学“百分数”时,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在教学中,还能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让他们了解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博,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2.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我把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要紧密结合教材的习题、例题的内容,继续向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以及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好数学,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十五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统计图,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借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如教“元、角、分”时,可进行爱护人民币教育;在教“时、分、秒”时,可进行守时惜时教育;在应用题教学中,可结合“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煤气、粮食增产、激光测距等许多具体事例中的数据资料,使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在教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纳税”这节课是,让学生知道是国家根据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纳税是应纳税人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从小培养学生 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而努力。在第十二册统计练习设计的一节“节约用水”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
4,排在世界的121位,是世界上13
个贫水国家之一。让学生知道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该做的,水严重缺乏。通过让学生调查水价及自己家每月用水量,并计算按照滴水速度,一个滴水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通过计算并说说今后自己如何采取行动来节约用水,学生无形中懂得滴水的重要性,不要浪费水。教材中指出教材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我把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要紧密结合教材的习题、例题的内容,继续向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
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以及爱护公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好数学,按时认真地完成数学作业,认真、严谨、踏实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感。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3、联系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数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中年级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看作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大事来抓。重点是抓好对学生自觉审题的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要贯穿始终。如在教学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和简便计算的教学中,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书写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数有没有抄错?认真思考本题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四、在应用题当中进行德育教育
应用题的教学与计算题一样自始至终伴随着小学各年级的教学,而且是教学的重点。
1、培养思维品质,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从整体出发,把基本概念作为应用题的知识网络结构的中心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两、三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理清解题思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分析的能力。每解一道题,不仅要知道怎样解,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解。使学生在勤于思考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有意识的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意识的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题,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宽解体思路。多做一些一题多变的题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解体的灵活性。重视应用题的综合训练,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吸收,在巩固、深化的同时,学到知识。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2、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德育渗透
同时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保护环境德育渗透,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例如教学例题“绿化祖国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我就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做到爱护校园内外、公
共场所的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护林活动。有的同学还懂得了自己过去对绿化祖国、植树护林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还检讨了自己损坏花草树木的不良行为,纷纷表示要做一个植树护林、爱惜公物的小卫士。又比如在六年级第十一册的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 ,其他国41
家约有多少只?讲述并结合情景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陷入淤泥飞不起来受伤的丹顶鹤,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并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知全世界一些珍稀的野生动物由于坏境和认为问题,数量不断减少,激发学生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保护它们和它们生存坏境势在必行。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节约资源德育渗透
介绍解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90年代一座年产钢600万吨的钢铁厂,需要25000个工人,21世纪生产同样的产量,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只需4000人,使学生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通过对比,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同时教育学生。我在讲解百分数数列应用题时我选讲练习:我国领土面积占全世界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1
14。让学生知道我国虽然辽阔但从1996年我国荒漠化土地是国
土总面积的17.6%。近二十年我国荒漠化土地以2460平方公里/年的速度扩展,若这二十年治理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占前一年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的1%,试问二十年前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通过习题,教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加以治理,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要不了多少年就会消失,爱国,就必须热爱环境,保护资源,想办法处理好土地的荒漠化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课改理念,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陈庄教师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课程的知识往往具有双重乃至多重价值,即以显性的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着诸如探索的方法和策略、正确的价......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教学具有教育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言传身教,通......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又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