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明到底“高”在哪里_文建明简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35: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文建明到底“高”在哪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建明简介”。

文建明到底“高”在哪里

——解读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2010年11月20日《四川日报》

□新华社记者 杨三军

四川省南充市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是最基层的普通党员干部。然而,他又很不普通,身上拥有着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等县级以上各类奖励表彰50多项。

文建明到底“高”在哪里?亲民、爱民、奉献;廉洁、勤政、务实;改革、创新、坚强„„他的先进事迹很多很多,看似很难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准确概括。

然而,真正读懂了文建明,他的“高”概括起来也并不困难:全心全意的赤子情怀、勇于创新的智慧头脑和永不向困难低头的不屈性格。这三点又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赤子情怀:时刻把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就会一直惦记着你;你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群众就会感谢你一辈子。”这是文建明常说的一句话,他的理儿很朴实——乡村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

文建明出身农门,从小崇拜的偶像是一个叫周宽荣的公社党委书记。这位书记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水乳相融的形象,给文建明幼小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从政后的文建明时刻告诫自己。

他一直记得,1986年7月1日入党那天,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滚烫誓言:“为您(党),我愿付出一切,包括火红的青春,包括宝贵的生命!”

在农村工作的近30年里,文建明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难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即使身患癌症,依然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用情感、信念、智慧和勇气构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让“钉子户”“上访户”和众多曾经绝望、困苦的百姓,发自内心地喊出:“感谢共产党!”

化育桥社区居民罗洪川的转变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他坐过两次牢、曾被判死缓。2006年4月,坐了10多年牢的罗洪川出狱后,连亲生母亲都不愿收留他,他一度自暴自弃,对社会绝望甚至仇视社会。

然而,文建明并没有把前来“滋事”的罗洪川交给公安机关处理,而是把他当亲兄弟一般对待,不厌其烦地予以帮助、教育和引导,后来还协助他找到了媳妇,并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如今,已经彻底转变的罗洪川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他说:“我过去从没想过还会有未来。我能有今天,多亏文书记的帮助教育,是他教会了我做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紧转04版)(紧接01版)我更要感谢党,是党培养了这么一个好干部。”

文建明常说:“百姓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百姓心中就有多重。”诚如其言。对待一个“死缓犯”尚能如此,文建明的亲民、爱民、为民由此可见一斑。

智慧头脑:用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来治理“乱乡烂镇”

在营山县,文建明有一个响亮的绰号——“治乱书记”。绰号的来源是他干工作特别是“治乱”颇有“本事”,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治乱平怨”,开创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

2003年,文建明“临危受命”,调到有着“城烂镇”之称的城南镇任党委书记。到任不久,他便总结出城南镇存在的 “九大困惑”:致富路子不畅;办事体制不顺;政务村务不明;干部管理不活;工作作风不实;财务管理不清;精神动力不强;工作运转不力;干群关系不好。

结合多年的“治乱”经验,文建明与班子成员一道创新推行了九大解决机制:经济发展上,推行“百姓经济”;行政服务上,推行集中办事机制;政务村务上,推行阳光操作机制;干部管理上,推行分线运转机制;工作方法上,推行下访寻问题解决机制;经费收取上,推行税费直收机制;财务核算上,推行电算化统管机制;精神动力上,推行文明教育机制;工作落实上,推行监察督办机制。

如今的城南镇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呈现出干群齐心谋发展的喜人局面,文建明也圆满兑现了当初“不把城南镇治理好、我绝不离开”的承诺。城南镇这一整套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运行机制,被誉为“城南经验”。

有关专家评价,在当前我国农村,城南镇的问题和困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城南经验”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乡镇治理模式,它破解了困扰新时期乡镇运行和农村发展的多个难题,非常值得总结推广。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文建明常对同事说,少跟“利益集团”来往,人要活得有尊严。作为一名改革者,他锐意改革的动力来源于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深爱,勇气来源于廉洁自律,创新来源于与时俱进、攻坚破难的求索精神。

在当地干部眼中,文建明是化解矛盾的“高手”。但他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很多时候不是群众‘不听话’,而是干部‘不像话’。当干部的,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去工作,就没有摆不正的事。”

不屈性格:喜欢面对挑战,遇矛盾不躲,遇问题敢破

文建明身上有股永不服输 “辣味儿”——遇到难事,他总是勇敢直面。在一些人眼中,他是“工作狂”,然而,更多的人称赞他“有着巨大的生命能量”。

城南镇镇长白秀华坦言:“2007年县里调我到城南镇时,我很不情愿。”然而,3年多的相处,她成了最佩服文建明的一个人,“从文书记身上,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他总有让人向上的一股劲,让我看到一种前所未见的人生高度。”

文建明曾写过一篇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浅谈怎样当好乡镇党委书记”的文章,其中写道:“要当好乡镇党委书记,必须要有志气,不干则矣,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不能被困难吓倒。”

他将自己的感悟归结为四点:要有一种攻坚破难、奋发有为的奋斗精神;要有一种与时俱进、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要有一种扎根基层、真心为民的实干精神;要有一种清正廉洁、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神;要有一种清正廉洁、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

文建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多年的“治乱成绩”和他创造的“城南经验”便是明证。他对记者说:“我喜欢问题,越是棘手的难题,越让我感到兴奋,越能激发我的斗志。”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被称为绝症的癌魔,他一样有着永不低头的“倔劲”。

从2005年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至今,他前后19次上手术台。病痛的折磨时常让他额头冒汗、鼻血直流,头发掉了长、长了又掉,甚至有几次身边的同事都认为他“真的不行了”。

然而,文建明如今的病情进入了稳定期,创造了让医学专家都感叹的 “奇迹”。“十个癌症病人有九个都是被吓死的。”他说,“只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奇迹是可能发生的。与其消极等死,不如抓紧时间为老百姓多办几件实事、好事。”

文建明并非“神仙”,他对癌症的态度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他通过忘我的工作转移注意力,在积极配合医院西医治疗的同时,还钻研传统医书,利用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自制“五味汤”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记者数次到城南镇采访,几乎每一位被采访者都会谈到:衷心祝愿文书记能够早日康复。是啊,这个时代呼吁更多的文建明涌现出来,成为百姓的主心骨、群众的贴心人。(新华社成都11月19日电)

用爱和信念创造两重奇迹

——记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2010年11月19日《四川日报》

□新华社记者 杨三军

他在农村摸爬滚打近30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时刻把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治乱平怨”,开创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

捋清了农村工作 “团团乱麻”的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被称为“城南经验”广为推广。

他在2005年10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前后19次上手术台。然而,他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以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用爱和信念创造出生命与工作的双重奇迹。

他就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

现年47岁的文建明中等身材、面庞白净,看上去像一位乡村教师。然而,在营山县,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治乱书记”,说的是他连续治理了好几个 “乱乡烂镇”。

2003年3月,文建明被调到城郊的城南镇任党委书记。这个镇是营山有名的“城烂镇”:镇村财务混乱、班子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他上任第一天,讨债的、上访的、反映问题的人便挤破了门。将城南镇的 “底细”摸清楚后,文建明结合自己多年的 “治乱”经验,决心“对症下药”、大胆改革。

第一招,向财务混乱“开刀”,实行村财镇(代)管、钱账分离。彻底清查账务后,镇上成立结算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推行镇村财务电算化管理,财务直接核算到镇级单位、村组和农户,每笔收支均通过公开栏、广播和有线电视公布。

他还在镇上设立了税费直收大厅,农村“一事一议”资金和农业生产服务性费用实行直收。被很多干部认为是“天方夜谭”的事发生了:主动来缴费的群众竟然排起了长队。但文建明说“这很正常”:老百姓缴的是明白钱,看的是明白账,咋会不愿意呢!

第二招,向“人浮于事”开刀,实行“分线运作、绩效考核、定岗定责、兼职兼薪”制度。镇上只设21个集中管理岗位,原有70多名干部全部“起立”,公开报名,竞争上岗。随后,将村组干部由原来的192人精简到34人,工作效率和人员活力明显提高。

(下转06版)(上接01版)

此外,针对原来城南镇上访多、干部疲于应付的问题,文建明在全镇推行以“主动下访、源头治理”为核心的“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新机制。一些干部急了:“矛盾来了躲都躲不及,你还要去寻问题,岂不是自找麻烦?”

文建明却说:“与其在被动等待群众上访,不如直面矛盾,主动下访听民声、化民怨。问题解决一个就少一个,否则,日积月累,小事也会拖大、拖炸。”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新机制,使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一个月,全镇寻了78个问题,如今,每月寻回的问题只有10多个,基本做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农村最大的矛盾是‘穷’,群众最需要的是‘百姓经济’”

“穷则乱,富则安。”文建明深知,只有帮助老百姓发展致富,才能真正斩断矛盾丛生的根源。

城南镇虽地处城郊,但是,过去群众生活并不宽裕。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长期热衷搞“马路经济”“政绩工程”。镇里流传着顺口溜:“张书记栽树李书记挖,王书记来了重规划。”

“再也不能折腾老百姓了!”几经思考,文建明提出一个新概念:“百姓经济”。含义有三:其一,这种发展必须是老百姓盼望;其二,老百姓是发展的主体;其三,政府主要提供有效服务。

他带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过反复走访调研,把农村产业培育定位在发展小葱、蒜苗等“佐料产业”和商品蔬菜上。学农出身的文建明着手从传授技术抓葱、蒜苗等“佐料产业”和商品蔬菜上。学农出身的文建明着手从传授技术抓起,举办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投石问路。

原以为一个村民小组来2个人,一期就可以培训百把人。没想到,培训班开班后,第一天只来了十几个,到第二天就只剩下四五个。一了解才知道,群众以为文建明搞的又是“老套路”。

面对群众的不领情,文建明开始抓点示范,亲自上门做走马村村民李兴支的工作,动员他拿出一亩地种起了小葱、蒜苗。到年底,李兴支一算账,喜上眉梢,净收入8000多元,是传统种植效益的10多倍。

这一招真灵。第二年,附近的村民纷纷跟着干了起来。如今,全镇常年种植小葱、蒜苗等佐料和商品蔬菜5000多亩,占领了营山的大部分市场。

文丰村、云雾村等6个村原来不通公路,村民不仅出行不便,蔬菜、水果、粮食、肥料等运输全靠肩挑背扛。2007年,国家对新建乡村道路的补助政策出台。文建明马上深入村组动员群众修路,并带头捐款1000元。

经过近1年的打拼,一条宽4.5米、长14.7公里的水泥路宛如一条玉带环绕在山间,2万多村民告别行路难。如今,公路沿线涌现出了50多个营销大户,一栋栋农民新居拔地而起。2009年,城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0元,是2002年的近3倍。

“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老百姓”

2005年夏天,文建明下乡调研时突然腹中剧痛,无法走路,被几个村民扶回家。当年10月,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不得不住院治疗。一夜之间,妻子的头发白了许多。

出院那天,镇党委门口聚满了人,得到消息的群众早已静静等候。曾被他帮扶过的老人李松荣,抖着手慢慢掀起他的衣衫:身体浮肿,体重已由65公斤降到45公斤。

老人心如刀绞:“如果老天允许,就用我的老命去换文书记的命吧,他多活几年,就能为百姓多做些事。”那一刻,文建明热泪长流,不为自己的病,为的是老百姓的情。此后,除了必需的治疗,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谈及自己的病情,文建明总是一脸轻松:“患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民心。在有生之年,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好事,这是对我生命最好的延续!”其实,还有一件让他害怕的事,就是怕来不及为党、为人民、为社会多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镇干部唐三说:“2006年一个寒夜,刚做完手术、虚弱不堪的文书记把我喊到办公室,他口述、我打字记录下他近8000字的心血之作《创新运行机制 提高执政能力——城南镇乡镇机制改革小结》。他分明是在与死神赛跑!”

“为了他的身体尽早恢复,我不止10次下跪,求他休息,可他听不进去。”文建明的妻子钟玉珍说,“他把工作看得比命还重要,总说‘是组织的关怀和群众的信任,给了我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我除了更加努力地工作无以回报’。”

被确诊患上肝癌后,文建明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然而,他至今仍骄傲、顽强地同病魔对峙着。“按医学常规,他这样的病人一般最多能活半年。”文建明的主治医生陈兴智认为是个奇迹,“除了积极治疗之外,他坚强豁达的精神和为党、为民的强大精神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一种智慧敢为天下先,有一种责任发展重如山,有一种情怀百姓大于天,有一种信念病重志更坚。”城南镇镇长白秀华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对文建明的 “认识”。(新华社成都11月18日电)

文建明

敬业·创新·爱民 ——论向文建明同志学习11月30日,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文建明同志和报......

文建明

敬业 创新 爱民 做时代先锋 ——学习文建明事迹心得体会学习文建明的先进事迹后,我感受到了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让人感动,使人震撼,令人敬佩。文建明在乡镇摸爬滚打近30......

文建明

文建明柯尊平要求各级党组织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把学习推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文建明工作法

文建明工作法内容摘要一、文建明同志简历文建明同志,男,汉族,营山县渌井镇人,1963年3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同志,自参加工作......

文建明情况汇报

达县工商业联合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文建明工作法”学习的情况汇报县委组织部:7月14日,全县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动员大会在会议中心主会议室召开。会后,县工商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下载文建明到底“高”在哪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建明到底“高”在哪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