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1(优秀)_会展与会展业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9:33: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会展业1(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会展与会展业”。

会展业的定义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会展业的作用

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显现出来。

具体体现在:

第一,能产生强大的互动共赢效应。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创造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相关收入;不仅能集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据有关统计表明,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获得优质资源。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着各行业在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会展业发展可以不断创造出“神话”,博鳌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典型范例,穷乡僻壤的博鳌建成国际会议中心后,以其良好的生态、人文、治安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竞争力,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协作,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离不开会展业的支持和助力。其中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会展经济能服务于和增强城市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所以,会展经济有巨大的效能。

第四,能增加就业机会。随着近年来办展活动的增多,会展业不仅能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还能拉动和促进就业。

第五,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会展紧扣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贸易、旅游、宾馆、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会展业的现状

⑴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欧洲会展业整体实力强,规模最大,其中德国是世界头号会展强国。⑵北美(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

⑶亚洲会展业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比拉美和非洲强。其中新加坡曾被UIA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日本、新加坡、阿联酋和中国的香港地区凭借其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其广阔的市场,或凭借其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为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分别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和地区。)

纵观历史,一国会展业实力与发展水平是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其发展水平相对应。发达国家凭借各个方面的优势在会展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向世界各地扩张。我国会展业现状主要表现在:

一是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而目前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会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会展面积可能超过100万平方米。

二是 会展活动空前活跃。据有关调查表明,举办和参加会展的数量不断增多,2004年我国会展项目数量超过 3000个,出国办展近800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专业观众近2000万人次;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与观众达数亿人次。会展收入增幅明显,目前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的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产等行业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三是 会展形式丰富多彩。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综合会展向专业会展转变,有的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专业化会展比重增加,几乎涉及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主要行业,如北京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而号称“中国第一展”并享誉全球贸易展的“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会展。

四是组展主体呈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五大主体:一为政府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承担政府主导的各种重大经贸洽谈展会和综合性展会,政府主导型的展会仍是一大亮点,由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活动,其中不少展会有高层领导人出席、讲话、剪彩、题词;二为行业协会,各种有影响的专业性会展大部分由行业协会主导或主办;三为国有企业,少数国有企业组织经营性会展等业务;四为民营企业,个别民营企业介入会展业,或主营或兼营,经营范围中有会展业务的民营企业遮京、沪、穗这三地就超过千家;五为外资企业,境外的会展公司与国内有关单位结成合作伙伴,开展海外和国内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将近40%有境外公司参与。

五是 会展群聚效应突出。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大连、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举办会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紧跟其后,广东最为活跃。从会展收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垄断地位,占全国会展收入的近90%。同时,逐步形成新兴的会展业市场和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会展集团公司。

(2)国内会展业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场馆建设日臻完善,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全国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一级会展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即包括北京、天津、烟台、廊坊等地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沿江沿海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以广交会和高交会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随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展城市内部场馆之间、会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法制建设、品牌意识、现代化场馆建设、人才培养成为普遍共识。

中国会展业规模与区域分布状况

1、规模状况

2009年,中国会展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国内具有一定规模(2000平米以上)的会展项目数接近4300个,全国1万平米以上的展会数1344个;出国会展项目申请数接近2000个;全国会展场馆数达到316个,展馆的室内总净展出面积接近500万平米,其中有145个展馆拥有5千平米以上机动净展出面积。预计全年展览业收入将突破150亿元。

2、区域分布状况

[1]从区域方面来看,北京、山东、辽宁、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市会展业十分活跃,并依此形成了华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中部、西部六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其中会展经济优势较为突出的为三个: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珠三角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产业带。

拿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博览会来说,2008年,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这六个省市就占了全国博览会总量的55%,如果从数量上对我国的博览会地区进行划分,可以分成三类地区。

不容乐观,另辟蹊径--珠海会展业发展思考

一、现状不容乐观

被誉为“开飞机洒钱的行当”的会展业大体上可分为“综合型”(大型、宏观类)、“专业型”(行业、专项类)、“都市型”(日常消费类)三类。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兴起一轮又一轮的“会展经济”热潮,然而在这股热潮当中,与其他城市相比,珠海占不到丝毫优势,反而基本上处于下风。

论起“综合型会展”,有广州的“广交会”、“广博会”;论起“专业型会展”,有广州的“中博会”、深圳的“高交会”、东莞的“电博会”、乃至佛山的“陶博会”、中山的“轻博会”;论起“都市型会展”,则有“美博会”、“车博会”、“旅博会”、“房博会”,等等,不一而足。

反观珠海,没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品牌,缺乏强有力的本地特色产业群支撑,同时城市人口不多,消费群基数较小,整体消费力较弱,因而在“综合型会展”、“专业型会展”、“都市型会展”等方面与珠三角兄弟城市相竞争都有力不从心之感。再加之曾经红火一时的航空展、电影节均已处于风雨飘渺的状态,举办F1的构思也早已落空,不仅从经济上对珠海造成了严重打击,在精神上、形象上也是一种不小的伤害。总而概之,会展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二、发展另辟蹊径

1、与其新建展馆,不如盘活航空展馆。

珠海市城区中心内现在并没有大型的会展场馆,而现成的大型会展场馆则是远在珠海机场附近的航空展馆。假若在珠海城区中心新建会展场馆,必然要另外再投入巨资兴建,然而问题在于珠三角现有的会展场馆业已过剩,“会展经济”在珠三角地区有渐渐走向饱和,甚至同质恶性竞争之势,此时若再新建会展场馆,恐怕不仅投资回报无法保证,也可能进一步恶化整个珠三角区域会展业的总体发展环境。

于是,与其新建展馆,不如盘活航空展馆。航空展馆与珠海机场一样,同为与外相隔的“孤岛”,倒不如将新建展馆的投资用来打通机场及航空展馆通往珠海城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更为合算。一方面,大型会展中心远离原有旧城市中心区并非个案,关键是要加强交通联系方面的建设,例如广州的琶洲会展中心就远离旧的中心城区;另一方面,盘活航空展馆,也有可能为珠海机场带来更多的客源,而且机场就在展馆旁边,也有利于更好地方便参加会展的人流进出。

当然,要盘活航空展馆,除了立足于珠海本市的考虑以外,也要考虑到其他的外界动态因素,例如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广珠轻轨等的建设在长远上将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2、结合旅游、文化与会展业,发挥珠海城市环境资源的优势,突出珠海“优美浪漫“的城市形象,打造“旅游文化会展业”品牌。

谈及如何合理地发挥已有的资源优势,上海的个案应该好好借鉴。上海苏州河沿线两岸一直都是工厂及仓库区所在,如果按传统的思维方式,一旦要旧城改造,这些旧工厂及仓库将难逃被拆除的命运,然而上海人却另辟蹊径,把这些旧的工厂、仓库保留,并打造成为“LOFT’式的办公场地,结果就在这里,蓬勃地发展起新兴的创意产业。这种模式,一方面合理地保留了旧城的原有风貌,节省了改造成本,另一方面,成为催生新兴产业的平台载体,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亮点,可谓一箭双雕之举。

珠海本地也有近似的个案,今年举办到第三届的“珠海沙滩音乐节”,不但将珠海市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以及浪漫的城市形象都融合在一起,把“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而且

也算得上是某种形式的会展业。这个个案模式值得深思与借鉴。

珠海市,尤其是香洲等旧中心城区,拥有闻名全国的自然环境以及浪漫的城市形象,可以先期考虑将已被搁置一旁的“电影节”招牌重新擦亮,与“沙滩音乐节”一起,打造珠海市的“旅游文化会展业”品牌,促进珠海市文化、旅游、会展三业的共同发展,远期则考虑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与香港的相关产业(如迪斯尼乐园等)合理衔接。

每个城市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发挥特有的核心优势,另辟蹊径,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作者:王瀚)

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对珠海会展业到底起到怎样的“变局”和“引领”

作用?

“珠海建设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正逢其时,会对整个珠海乃至珠海、澳门区域的会展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将令珠海市会展业走向国际化。”

承接港澳 先天优势

郑心民说,珠海会议市场的发展已较为成熟,知名度较高,但由于缺乏大型会议场馆,目前仍然无法满足大型会议的需求。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随着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现代化专业场馆的建成,以及港珠澳大桥、城轨等一系列交通设施的建成,珠海会展业必将迎来绝佳的发展机会。”

他认为,在珠海周边城市会展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珠海市应谋求差异化发展,依托珠江口西岸产业群,作为西岸优势产业的对外展示平台,形成辐射西岸区域的会展城市;充分利用内地唯一一个陆路直通港澳的城市优势,可利用区位优势与港澳会展进行深入的合作和互动;作为南中国门户和对外开放前沿,提高珠海市会展业国际化水平是应努力的方向。“港珠澳大桥建成之后,珠海作为唯一陆路连接港澳的城市,拥有承接港澳会展业辐射的先天优势,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可利用区位优势与港澳会展进行深入的合作和互动,承接港澳会展业,举办高端消费品展等国际性展会。”

“随着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建成,特别是专业会议中心及展馆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改善珠海专业场馆缺失的局面,同时,商务区周边规划的健全的配套设施将吸引更多的会议及展览项目。”

此外,他认为,“生态岛”作为横琴新区的发展目标之一,横琴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及旅游资源的开发,这必将增加珠海作为会展城市的吸引力。而通关制度的创新和便利,将有利于珠海与港澳会展业的相互融合和资源共享。

珠澳互补 相互促进

郑心民格外看好珠海、澳门在会展业方面互补合作的巨大潜力。他认为,澳门拥有发展会展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低税率与运营成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及通讯,以及广泛的国际关系。但澳门也存在面积小和产业资源缺乏的发展瓶颈,除了博彩和酒店业,会展业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但产业优势不明显。而珠海作为经济特区,资源丰富、空间广阔、环境优美,具备会展业发展的基础,但国际化水平低,双方会展资源可以互补联动。

郑心民建议,珠海应当承接澳门会展业资源。珠海充裕的城市空间和丰富的会展配套可以为澳门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珠海通过和澳门合作,引进澳门展会,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有利于珠海引进澳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有助于本地人才的培养。“此外,珠海酒店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作为澳门商务、会展旅游业的延伸和继续。”他说。

会展业

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情况会展业产生会展经济,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信息交......

会展业和旅游业

会展业和旅游业:烟台经济腾飞的双翼摘要:加入WTO后,我国将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这将给会展业和旅游业带来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会展业和旅游业......

广州会展业行业协会

广州市会展行业展示工程企业 资质等级评定标准及细则一、总则第一条 目的为适应广州地区会展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规范市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本市展览企业之间的......

会展业概论重点

会展:狭义的会展是指会议和展览的统称,广义的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信息的交流活动。会展业构成要素:会展业一般由......

南宁市会展业管理办法

南宁市会展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会展活动的管理,规范会展活动,促进会展业规范有序发展,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会展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

下载会展业1(优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展业1(优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