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济南市十二五规划”。
济南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市政府《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济政字„2009‟70号)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字„2010‟31号)精神,为做好我市 “十二五”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二五”规划工作,引导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十二五”规划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各项规划,对于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促进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推进省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工作的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立足济南实际,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特征,坚持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为前提,选准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关系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规划理念,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方针、目标、任务、布局和政策措施,切实提高规划水平,使“十二五”规划成为指导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做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 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意义重大,同时难度也很大,需要我们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合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各个阶段的任务。
1、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加强战略思维,扩大国际视野,以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及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等发展目标,深刻把握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进一步理清中长期发展思路,切实将应对当前挑战与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规划的宏观性、政策性和前瞻性。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做好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保持各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重大关系,合理确定重点发展方向、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3、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研究建立健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上。
4、加强调研,科学论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找准规划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规范规划论证咨询程序和要求,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5、加大宣传,广泛参与。利用报刊、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采取论证、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社会各界意见,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规划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把握好“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做好“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工作,需要从解决当前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入手,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是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把产业的发展建立在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在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的基础上;建立在改善质量增加效益的就上;建立在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要以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为重要抓手,到”十二五”末,力争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2、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任务,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融为一体,才能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在企业层面要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在地区层面要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四个切入点,推动两化融合;在行业层面要推进行业信息共享,提高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融合。
3、培育新兴战略产业
新兴战略产业关系到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要把握好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信息通信、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重大装备、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努力抢占新的经济技术制高点,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兴战略产业要注重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环境保护政策,整合各种资源,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4、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绿色经济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促进“两型”工业发展,要进一步落实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全面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模式。以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为目标,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工业转型升级。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过快增长,努力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产品,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
5、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积极培育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道路。
6、促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
我市区域间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够协调。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布局良性结合,是“十二五”期间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
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关键是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构建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新格局。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重点培育和创建一批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工业园区,进一步推进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使用、资源集约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
7、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随着大规模生产日趋普遍,单纯制造过程已不再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制造业服务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更多地向服务渗透,由制造向服务衍生和转移才能获得竞争中的优势。
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工业软件、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注重制造业与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的结合,促进大型制造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8、实施宽带战略和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
作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宽带网络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宽带已成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国家战略。要把握网络技术演进趋势,积极促进宽带普及、三网融合、物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宽带能力,推进宽带接入的普遍服务。
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超前部署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统筹部署传感器、RFID和嵌入式系统,推进传感网与TD-SCDMA等3G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建立跨区域的物联网商用试用环境。
加快统筹部署TD增强型的技术研发、产业化、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开发,加强TD演进型技术研发,推动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9、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了人类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促进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日益严重的现实威胁。
要坚持“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的指导思想,紧密跟踪和积极应对信息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重大技术手段,为依法处置重大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开展信息内容安全监管、网络安全监管、技侦情侦、处置突发事件、反恐和网络反窃密、防泄密等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持。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部署、安全运维、安全防护、安全响应和安全可控。加强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监管,推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四、组织领导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委的工作重点。由于规划编制工作时间跨度长,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共同推进。为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市经信委“十二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组(见附件)。
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担任,相关委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县(市)经信局局长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统筹部署我市“十二五”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各项工作,研究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审议“十二五”规划有关事项。
规划编制工作组。组长由总体规划分管主任担任,重点专项规划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委机关有关处室处长、各区县(市)经信局分管局长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加强协调服务,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建议,具体负责各项规划的起草,确保按照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五、规划体系及工作分工
我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体系主要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县(市)区规划。其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由我委及相关处室负责编制,具体工作包括重大课题研究、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编制、规划指标体系设置测算和重大建设项目筛选等工作。根据我委承担的具体任务,作如下分工:
总体规划。由规划和技术改造处牵头,相关业务处室参与。做好“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课题)研究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搞好与业务处室和各县(市)区的协调配合服务工作。
专项规划。各业务处室根据职能分工负责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见附表);各县(市)区负责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指标体系。由规划编制工作组提出指标体系设置方案,经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协调和综合平衡,各业务处室负责分管行业和领域的指标。规划所需基础数据由经济运行局负责协调提供。
重大建设项目。由规划与技术改造处牵头负责,各业务处室提出分管行业和领域的项目名单。
六、进度安排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安排,我委“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度安排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5月底前)。启动和部署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开展重大课题的研究,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形成我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各业务处室根据分工完成分管行业和领域的基本思路研究任务。
2、规划起草阶段(2010年5月至6月底)。全面完成重大课题研究,搞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之间的衔接。2010年6月底之前,起草完成总体规划初稿,有关业务处室完成分管的专项规划初稿,各县(市)区完成本地区规划初稿。
3、总体规划论证阶段(2010年7月至2010年8月底)。起草完成总体规划草案。总体规划初稿经征求县(市)区意见、市直部门意见、委内讨论、专家论证、与国家和省规划对接、与专项规划和县(市)区规划进一步衔接后形成总体规划草案。
4、总体规划汇报阶段(2010年9月至2010年10底)。总体规划草案报市长办公会研究、经市政协会议讨论、市人大审议后,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附件:
1、市经信委“十二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市经信委“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组成员名单
3、市经信委“十二五”专项规划处室分工表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攻坚时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
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2010-12-31来源:新民网记者: 摄影:我要评论( )字号:T | T分享到校内人人网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网易微博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
会员通讯 中 国通信学会 会员通 讯2009年第6期(总第54期) 主办 www.daodoc.com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目 录通信行业简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公布…......
工业和信息化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全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区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
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计划根据市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市经济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全省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提出2014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