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重点司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司考重点法条”。
鲤鱼网(http://)
2011年司法考试论述题必背的十个重点
1、法的局限性
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得作用,但法却不是万能的。因为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所以他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创造社会;其次,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因此必然要受到其他社会规范的制约;再者法律自身条件也制约着法律,如语言表达的局限等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法律的特点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2、自由
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己的活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法律应该是给自由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没有自由,3、秩序
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虽然这只揭示了法一个方面的价值,法学上所言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状态。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其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期望着行为失去了秩序的保障,所有的价但是,秩序一定要符合人
4、正义
正义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不正义”绝对不会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上,公正只是一种涉及利害关系的场合,要求平等地对待他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各人应得的东西还给各人。从实质内容上而言,正义体现在平等、公正等诸多我们所熟悉的具体形态中。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是评价体系,也极大地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法律的执行不仅要有利于秩序的维持,更主要的是要实现社会正义。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到的方式得到实现。
5、法的实施与实现
(1)法在制定出来以后,实施前只是一种应然的状态,一种书本上的法律。法的实施就是要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上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
成功在于执着
为,从应然走向实然;
(2)法的实现是指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
(3)法的实施强调一种过程和行动,包括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实效强调实施后的状态和结果,侧重于结果;
(4)法的实现是将法的实施过程性和法的实效结果性结合的一个概念;
(5)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法作为一种通过规定人们权利、义务关系来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只有将抽象的行为模式转化为人们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6、司法
司法即法的适用,是法律实施的一种方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
1(1家权威性: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运用法律处理案件,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从以上特点
(2)司法原则
①。司法公正
它既包括实质公正,也包括形式公正,其中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法的内在精神要求,是由其司法活动裁判案件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公正司法也是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保持其公正性,司法机关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社会基础。我认为有一句话怎么说都不为过:公正是司法的生命!
②司法独立
在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在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阻止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都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它体现了如下含意:司法权专属于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而且不受他们的非法干涉,但是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卡尔。马克思这样说过:法官时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在贯彻
司法独立的同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要正确处理司法机关与党组织的关系;b.在全社会进行有关树立、维护司法机关权威与尊重、服从司法机关决定的法制教育;c.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7、法治
法治是指依据法律治理。社会主义法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⑴。法治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性。法治是众人之治,在我国,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协调和统一。法治的中国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⑵。法治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⑶。法治还表达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法治与专制对立与民主联系,维护公民自由,符合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要求。所以在当今中国建立法治,具有空前的意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正确抉择。1999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这一修宪,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8、法治的制度要求
(1(2的法律机制。是法治国家;
(3的司法队伍;
(49、法治的思想条件
(1)法律至上
指法律在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所有的社会规范都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法律至上能够维护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的权威,又能够使每个人享受到法治社会的公民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权利平等
指全社会范围内人们的平等,承认所有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有人认为在立法活动中人们是不平等的,其实在我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们选举人民代表,代表他们行使立法权,这就极大程度地体现了人们在立法权地平等;
(3)权力制约权力
权力制约指所有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地公共权力(主要是国家机构地权力)在运行地同时,必须受到其他公共权力地制约。实践证明,不受制约地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然被滥用。权力制约就是要依靠法律地规定,界定权力之间地关系,使权力服从法律。在我国,在保证效率地同时,应建立有限政府及责任政府使不可抵挡地历史必然。在我国权力制约地核心使监督。那么,监督体制地完善也势必成为法治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4)权利本位
综上,当前加强法治建设,须更着眼于制度创新,一定的法治观念必须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上。
10、法与道德
(1)法与道德的联系
在人类社会早期,法与道德浑然一体,互相补充地调整
(2)法与道德的区别
但在作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地
2011司考法理学重点笔记整理导语:2011司考法理学重点笔记整理。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关于法理学的学习,法律·教育网的老师们总结了......
家庭教育的十个重点方面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编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家庭教育的十个重点方面,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校安全工作十个重点发布时间: 2008-01-22 15:34:52作者: 陈卫东来源: 学校管理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内容很多,需要管理者讲究管理策略,从而防微杜渐。我校在实践中狠抓了以下十......
2011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2011年1月11日,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