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4个重点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主义法治司考”。
2012年司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4个重点试题
1.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部分法院开通了网上诉讼系统,对于民商事案件,只要登录特定网站,就能递交诉状和证据材料;审理中发现新证据,同样可以在家中提交,图片、声音、录像均可上传;对判决或执行不满,仍可通过网络反映,承办法官将在24小时内答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法院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司法效率,这是各级法院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B.采用网上诉讼系统,加强法律监督,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司法权威
C.法院应当积极探索司法便民措施,实现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
D.科学技术对法律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直接决定着法律的变化和发展
【答案】AD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法院应当做好诉讼风险提示工作,在接待立案时向当事人提供诉讼风险提示书和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巡回审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法院行使司法权,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这表明,人的利益需要对法律发展有根本决定作
B.巡回审判是保障人权的要求,法院能否真正保障人权,关键是看能否进行巡回审判
C.诉讼风险提示有可能违反司法被动性原则,因此司法实践中并不可取
D.司法便民工作要求树立能动司法的理念,兼顾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
【答案】ABC
3.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正确的有?
A.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集体真正认识到,实行法治是治国之道和理政之策
B.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C.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这表明,限制和约束国家权力是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
D.社会成员要知法、信法、守法、用法,这是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和法律万能论
【答案】A
4.下列关于执法为民的表述,正确的有?
A.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执法为民的理论基础之一
B.坚持执法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是法治的主体,把“保护生命与自由,推动发展与进步”视为法治的终极追求
C.改善民生是人民最直接的愿望,是执法的第一要务
D.坚持执法为民,必须牢固树立“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倡导绝对自由
【答案】ABC
5.下列关于公平正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执法司法的目标,与立法没有直接关系
B.所有社会成员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一律平等,禁止任何歧视与特权,这是法律的基本价值
C.公平正义要求注重法理与情理,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
D.在法律制定及其适用中,对特殊地域以及特殊群体应当作出区别化对待,实现法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答案】BCD
6.下列关于服务大局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必然受制于经济基础,这是服务大局的理论渊源
B.追求执政党和国家根本利益,并服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全局,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
C.实行服务大局,必须充分强调法律的社会职能,无需强调法律的政治职能
D.司法实践中,要把党和国家政策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政策的补充作用
【答案】ABD
7.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回顾了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历程,同时也指出要重新认识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此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有?
A.政法工作的开展,要求在思想、政治以及组织等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B.政策是法律的灵魂,党的政策与我国法律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C.坚持党的领导,需要处理好司法的独立性与党的领导的正当性问题
D.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实践中必须要协调发展
【答案】ABCD
8.《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2011年最高法院出台了大量司法保障意见,各级法院审结金融纠纷案件59.3万件,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制定了适用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司法解释,及时解决公司资本维持、股东资格认定等疑难问题,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涉诉案件,尽可能采取调解、协调、和解方式化解纠纷,在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发展生产。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法律实施具有开放性,法院必须主动能动提供司法服务,解决因社会变动导致的法律滞后问题
B.法院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司法和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都担负着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
D.法院应当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可以突破“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答案】ABC
9.自觉接受监督是政法机关的职责。2011年,我国各级法院系统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邀请8个省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西部基层法院视察,走访、接待或以其他形式听取代表意见989人次,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及其他事项730件。认真接受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及时通报法院工作情况,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332人,办理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及其他事项136件。下列评论正确的有?
A.实行依法治国,要求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
B.政法机关既要接受国家监督,又要接受社会监督,其中社会监督最具广泛性
C.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这直接体现了司法效率的根本要求
D.建设法治国家,要着力构建既利于相互监督与制约,也利于相互合作、彼此支持的法治运行体系
【答案】ABD
10.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人称,被告人向其借款620万元,并出具了被告人签名的欠条,请求法院判决偿还。被告人称,当时其与原告人系热恋中的情侣,由于在恋爱中原告人恃宠生娇,为讨其欢心,便经常以欠条来化解矛盾,但未实际借款。法院审理后发现,原告人对于借款场景及借款过程的描述前后有较大矛盾,并且,双方及父母均为普通工人,除工资外没有其他财产来源,原告没有大额款项出借能力。法院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认为,原告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实际交付借款,借贷关系不成立。关于法院的做法最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哪项内容?
A.程序正义
B.司法效率
C.以人为本
D.实体正义
【答案】D
11.近年来,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某区人民法院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结合民众的司法需求,针对本地家事案件突出、当事人情绪复杂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法治有较大冲突等情况,专门抽调有生活经验的法官,设立家事审判合议庭,对于有效解决本地家事纠纷起到重要作用。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A.法院要能动的履行职责,通过能动司法,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局
B.法院应积极探索司法改革的具体方式,努力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C.法院应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促进矛盾高效解决
D.我国司法的功能主要是“解决纠纷”,追求形式意义上的公平正义
【答案】ABC
12.*在“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座谈会”上指出,各级政法机关要强化人权意识,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要强化程序意识,确保程序合法公正;要强化证据意识,保证刑事案件办理质量;要强化时效意识,确保刑事司法活动公正高效;要强化监督意识,防止刑事司法权滥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构建以社会成员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权利保护体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在不损害实质法律利益和不违反法定程序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置执法流程,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C.程序正义是法治的内在目标,实体正义是法治的外在保障
D.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这表明秩序是法律的最高价值
【答案】AB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出题点分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考了四年。从2009年的考试大纲开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法理学科中分出来进行充实,单列为一编,其重要性不言而......
2012年司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出题热点时间:2012-09-12 14:01来源:中法网作者:司考名师自 2007 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首次收录到司法考试考试范围以来,该部分内容就年年会出现在......
司法考试分类真题全集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2009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
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法治通常的理解就是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同时,法治又是指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评讲(1--5讲)第五讲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试题1、为什么对政法机关要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政法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中国,政法机关是人民......